儿童肥胖的危害研究进展

2018-09-05 02:51庞随军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哮喘胰岛素患儿

闫 冰,庞随军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陕西 延安 716000)

近年来,我国肥胖儿童越来越多,上海市1985~2014年7~18岁学生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呈持续增长趋势,低年龄段男生超重情况较为严重,已处于国际高位水平[1]。

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我国7~18岁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 12.1%和7.3%[2],高于2011年的调查结果(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10.98%和6.08%[3])。2017年,一项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济南市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已高达21.0%和19.9%[4]。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大城市的肥胖儿童的比例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且农村肥胖儿童的比例也在增加[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地域因素或肥胖的判定标准不同有关,而更多的是因为经济快速增长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不合理饮食、睡眠时间过多等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可以使儿童和青少年出现超重和肥胖[6]。并且,儿童期肥胖是成年期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及某些类型的肿瘤等[7]。不仅如此,儿童超重或肥胖也会给自身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及运动系统带来影响,进而产生心理影响。肥胖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8]。本文就肥胖对儿童呼吸、心血管、内分泌系统,及生长发育、心理状态等带来的危害进行综述。

1 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定义

儿童肥胖主要是由多种原因(遗传、环境、饮食)导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因为体力活动减少降低了能量消耗及经常静坐增加了进食的机会,使能量的消耗和摄入不平衡[9],能量摄入过多或消耗减少,会使儿童体内脂肪细胞数量增多或体积增大,导致体内脂肪过多的积聚,从而产生肥胖。儿童肥胖中又以儿童单纯性肥胖居多,儿童单纯性肥胖是指排除内分泌紊乱、服用药物、继发肥胖所引起的肥胖。目前,常用的儿童超重和肥胖计算方法是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的身高别体质量法,即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BMI在年龄别第85百分位数以上者定义为超重,在第95百分位数以上者定义为肥胖[10]。

2 肥胖对儿童的危害

2.1肥胖对儿童呼吸系统的影响肥胖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主要通过外在的机械阻力和内在的炎性因子产生影响。脂肪组织堆积于腹部或膈肌,使膈肌上抬,潮气量减少,肺容量降低,严重时导致肺通气量下降,氧分压降低,甚至出现低氧血症。另外,脂肪组织代谢活跃,需要供给更多的氧气,进一步加重肺部负担,若肥胖儿童再参加体育运动,会使肺部不堪重负。呼吸运动负荷增加、呼吸肌功能障碍、肺顺应性降低、呼吸肌呼吸泵功能改变等均可造成肺功能损害[11]。并且,夜晚仰卧位睡眠可使肺容积减少和氧气储备下降,导致睡眠期间的呼吸功增加。

若脂肪组织堆积在颈部皮下,可在睡眠期间出现部分或完全的上呼吸道梗阻,从而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使气体交换障碍;另外,呼吸暂停可引起间歇性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儿童睡眠质量下降。有研究表明,肥胖和OSAS可能有着最终导致各器官发病的潜在共同途径,二者可以相互促进,肥胖可以增加儿童患OSAS的风险[12]。OSAS引起的反复的呼吸障碍会削弱肥胖儿童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另外,肥胖可以使体内的炎性因子增加,增强机体的炎症反应[13]。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与体内的慢性炎症相关,而肥胖会导致患者体内炎性指标升高[14],因此,超重儿童发生哮喘的风险高于非超重儿童[15],哮喘并发肥胖患儿比单纯哮喘患儿的症状更严重[16]。有研究显示,伴有超重或肥胖的哮喘患儿在经过规范治疗后,肺功能相关指标缓解程度低于正常体质量哮喘患儿[17],说明肥胖可降低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肥胖可加重哮喘患儿肺功能损害程度,哮喘伴肥胖患儿经治疗后呼吸道功能改善及哮喘控制状况较正常体质量哮喘患儿差[18]。肥胖儿童多伴有维生素D缺乏[19],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与肺组织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相关,因此,体内维生素D水平降低也被认为是肥胖影响哮喘发生和治疗效果的机制之一[20]。脂肪因子也参与炎症和过敏的调节,肥胖会减少肺容量,增加气道阻力,诱发哮喘样症状。肥胖与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皮炎的患病率增加有关[21]。另外,BMI越大,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越高[22]。

2.2肥胖对儿童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肥胖儿童因脂肪细胞增多,体质量和耗氧量增大,外周循环血量、血浆容量和心排血量随之增加,使心脏的前后负荷增大,导致心室扩张、肥厚、顺应性降低、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进而使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出现心力衰竭。肥胖儿童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等发病率高,且随肥胖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3]。北京市一项调查显示,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约为30.7%,血脂异常检出率约为43.3%,糖尿病检出率约为1.3%[23]。若肥胖儿童成年后仍肥胖,则患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增加;若成年后不肥胖,则比成年后肥胖者患病的可能性下降[24]。有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者的左心室直径和质量高于正常体质量者[25]。肥胖可加重心脏负荷,增加心脏做功,降低心脏代偿能力。儿童期肥胖是成人左心室质量增加的主要预测指标,脂肪细胞可产生促进心脏重塑的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左心室扩张可造成左心室代偿性肥大和舒张功能障碍,若不及时干预,最终可发展为收缩功能障碍,导致心脏病[26]。另外,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因素[27]。

2.3肥胖对儿童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胰岛素是体内三大物质代谢的关键激素,其水平与脂肪细胞大小和个体肥胖有关。在肥胖儿童体内,要维持机体基础血糖及进食后血糖的稳定,胰岛素β细胞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长期的胰岛素过渡分泌会使胰岛素β细胞功能亢进,胰岛β细胞易劳损甚至衰竭,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发生。另有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儿童易产生胰岛素抵抗,且儿童BMI越高,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就越大[28]。而且,脂肪组织具有内分泌功能和免疫功能,受神经系统支配[29]。有研究指出,肥胖儿童体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童[28]。瘦素是一种已知可调节能量稳态和免疫功能的多效激素,能降低食欲。但是,肥胖儿童食欲并未下降,是因为肥胖儿童体内存在瘦素抵抗,使内源性瘦素未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学功能[30]。另外,瘦素减少或瘦素受体缺陷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肥胖患儿免疫功能低下[31]。脂肪细胞分泌的另一种活性多肽脂联素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抑制肝糖生成、抗炎等作用[32],是哮喘发生的保护因素,脂联素水平升高可预防哮喘发作[33];另外,循环血中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标志。有研究显示,肥胖儿童脂联素平均水平低于正常体质量儿童[28]。胰岛素抵抗会使儿童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尿酸水平与儿童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呈正相关[34]。高尿酸血症与血脂异常、肾脏疾病及高血压等存在相关性[35]。高尿酸与高血压及血管性疾病血管内膜改变紧密相关[36]。

2.4肥胖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儿童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生长激素水平降低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有研究证实,肥胖儿童血清生长激素自发的分泌及释放减少,且肥胖越严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越低[37]。肥胖也会导致儿童青春期发育障碍,BMI增高可使青春期提早发生并加速青春期的进展[38]。BMI增高的女性儿童的月经初潮年龄、乳房发育年龄及阴毛出现时间相对提前,而在男性儿童中的作用目前尚不确定[39],肥胖可能会引起男童青春期发动时相推迟,或出现轻度性功能降低。青春期发育提前会给儿童带来更多的疾病,已知的如月经初潮早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初潮年龄越早,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越高[40];还会使行为相关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升高[41]。青春期发动提前及初潮年龄提早还会增加患多毛综合征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风险。肥胖儿童因为体质量过大,关节的承重部位容易受损,削弱了运动能力,使儿童不喜欢运动进而更加肥胖。

2.5肥胖对儿童免疫系统的影响各种类型的血脂紊乱均可使肥胖儿童出现明显的免疫功能低下,混合型血脂紊乱肥胖儿童免疫功能受损更为显著。研究显示,肥胖患儿存在显著的免疫功能紊乱[42],肥胖儿童较正常体质量儿童的免疫力低,更易患感染性疾病。在免疫反应中,自然杀伤细胞起着抗感染和肿瘤免疫监视的作用,CD4+T淋巴细胞起辅助及诱导免疫细胞作用,CD8+T淋巴细胞起杀伤和抑制免疫细胞作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CD4+/CD8+明显降低,CD8+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从而导致机体产生免疫功能障碍及免疫性疾病[43]。

2.6肥胖对儿童心理状态的影响儿童肥胖不仅可造成机体一些器官的功能性损伤,使活动能力和体质水平下降,还能导致一些心理问题或行为偏离,严重影响儿童心理健康。超重、肥胖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躯体自信较低,存在社会适应障碍、行为障碍[44]。肥胖儿童经饮食干预后,随着体质量的下降,自信心随之增加[45]。肥胖也是影响儿童自尊与攻击性的重要因素[46],因为外形原因被其他孩子讥讽嘲笑的肥胖儿童会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而引起抑郁,并更易出现不良行为[47]。超重、肥胖儿童的执行能力(抑制能力、工作记忆、认知灵活等)要低于正常体质量儿童,肥胖儿童可能存在执行能力缺陷[48]。执行功能的好坏关系到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水平,表现为认知、智力水平相对低、学业成绩差等[49]。超重和肥胖与抑郁症状存在关联,并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女童表现更加明显。因此,女童更易因超重和肥胖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这与女性更看重身体外形有关[50]。

肥胖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其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控制儿童体质量,儿童时期好的体质会减少成年以后肥胖的发病概率,应该正确认识儿童肥胖带来的危害,积极合理的安排儿童的饮食及生活习惯,进而解决儿童肥胖。

猜你喜欢
哮喘胰岛素患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哮喘32例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