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燕 马丽 姚雪莲 毛洪辉
【摘要】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种偏向技能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主要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激励程度、考核方式三种因素,并得出其影响程度,利用指导今后的教学。
【关键词】高职教育 学习模式 关联性
【基金项目】2016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职机电类学生职业能力培養与‘合作学习模式关联性研究”(2016
SJD880083)。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99-01
1.教学模式
百度百科中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模式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灵活性等特点。
在本次的实验中主要应用的教学模式有: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根据实验班的性质不同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实验。
2.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其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职业能力主要包含三方面基本要素:(1)为了胜任一种具体职业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表现为任职资格;(2)指在步入职场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3)开始职业生涯之后具备的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百度百科中职业技能,即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
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定位主要包括具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夹、量、辅具的能力;具有机械零件测绘及简单设计能力;具有识读机械、电气工程图纸的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具有针对常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机械结构、电气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能力;具有修改控制程序和针对常用工控设备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具有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能力。
本研究衡量学生职业技能情况,应用不同的考核方法来考核,职业能力表现为考核的及格率。
3.正交实验分析教学模式和职业能力关联性
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对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有深远影响。
教学模式功能中其中介作用是指教学模式能为各科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模式的这种中介作用,是和它既来源于实践,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形式的特点分不开的。
3.1正交实验
在任教的机制15、机电15-2、机电15-1三个班以不同因素做实验。实验条件为三个班的任课教师相同,教材一样,学生的基础相图,在此条件下选择3个主要因素教学模式A,激励程度B,考核方法C。因素水平如表1:
3.2实验设计及结果
选用正交表L9(34)来安排试验,试验方案及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中Ki表示任一列上水平号为i时所对应的试验结果之和;ki表示任一列上因素取水平号为i时所得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R=max{K1,K2,K3}-min{K1,K2,K3}。本实验主要应用手工计算得出其实验结果。
在本试验中,要求及格率越大越好。从表2中可以看出第1号试验方案A1B1C1是9次试验中最好的,及格率为 96%。A1B1C1试验方案是否是优方案还要经过极差分析。在表2中各列的极差是不相等的,也就是说各因素的水平改变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因为RA>RB>RC,所以本次试验所列因素的从主到次的顺序为:A(教学模式),B(激励程度),C(考核方法)。可以得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影响最大。
4.结论分析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影响教学效果即职业能力的所选因素中教学模式影响最大,其次是教师激励的程度,考核方式最小。本试验中综合评价各因素,较好的组合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经常激励学生、注重过程考核,此时及格率的值最大。
在注册入学情况下,学生的基本素质有所下降,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不同的激励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同,通过激励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同时在讲授课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则学习效果较好。在本次实验中,考核的因素影响较小,但教学中也不能不注重考核,过程考核可以方便的掌握学习的学习情况,以便对症下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经常性的激励学生、注重过程考核,这样可以更好的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掌握其技能。
参考文献:
[1]梁美健,吴慧香.高校会计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8(12):62-64
[2]李云雁,胡传荣.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庄燕(1981-),女,江苏铜山县人,讲师,主要从事数控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