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欢
【摘 要】中国绘画中的意境之美在美术教学中意义重大,尤其对于美术欣赏课程来说,中国画作品的欣赏尤为重要,中国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和国之瑰宝,让学生了解并懂得如何去欣赏中国画中“似与不似”这种美的意境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主要研究中国画中意境美的艺术价值及意义表现在哪里,同时,在教学中如何描绘这种意境美,如何让学生学习欣赏这種“似与不似”的意境美,也是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11-0106-01
在初中美术教学领域中,“欣赏·评述”总是作为每学期的第一个内容,其中七年级下册教材中第一单元第二课内容就是“营造艺术的情趣与意境”,可见意境之美在美术教学中的意义之重。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而意境则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中国画中意境美能够使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合后体现出艺术的境界。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空灵飘逸、虚实相生、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韵味,能够令观赏者回味无穷。追求意境美不仅是每一位中国画家的毕生所求,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
尤其在中国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连绵不断,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回味悠长,山间云雾缭绕,小路曲折蜿蜒,亭台楼阁耸立其中……画家通过笔墨运用、构图安排、虚实处理来实现画面中对意境的营造,体现意境美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重要与独特的艺术传统。
南宋画家马远的《独钓寒江图》就出现在中学美术的课本中,教材通过这幅画想要学生体会并学习这幅作品画面中表现的意境。学生对此展开了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就有同学说:“这幅画让我想到了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就是中国画意境美带给我们的直观感受。画面中只有一叶扁舟和一个渔翁在船头垂钓,周围寥寥几笔水波荡漾,其余大面积的空白。画家马元在这幅作品中运用了大面积的留白,这样的空白恰好体现出了湖水的辽阔,也衬托出了垂钓者在这湖中的悠闲自得。同时,这种构图方式还表现出了空蒙蒙的空间感和浓郁的诗意。画家是以“空”当“实”,这让我想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大大的增加了空间的表现效果,使画面境界空灵,意趣盎然。
在中国花鸟画中意境的表现更是不俗,中国现代画家齐白石就是中国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之一,而齐白石老先生对于艺术的主张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并且他的作品题材新颖,有着颠覆中国传统花鸟画作品选材的意义,他的很多作品都来源于生活,将一些从未出现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物品表现在画面中,比如做农活用的工具笊篱、柴耙还有稻草垛等,都能出现在齐白石的画中,而鱼、虾、蟹、蛙在他的作品中出现的最多,如何将这些颠覆传统的题材画出新意与意境则是对这个画家的一种考验。
作品《青蛙》是齐白石先生在九十一岁高龄时创作的作品,画面中右上角有一只青蛙被芦苇缠住了脚,正在挣扎,样子十分有趣,而画面下方三只青蛙悠闲自得的姿态,与那只被缠住了脚的小青蛙囧相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效果。这就是花鸟画带给人们的意境,也是“齐式幽默”带给我们的感官享受。其实,美术作品的意境就像是作品的语言,通过意境表达作品的含义,让观者产生联想,使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与审美情趣得到延续,就是意境美的价值所在。
就拿美术教学来说,在教学领域当中“欣赏·评述”的意义就是希望学生在对画家美术作品的意境美进行揣摩与推敲的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思维,美术的意义在于创造,创造美的前提就是先要发现美,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达到发现美的目的。七年级学生在欣赏齐白石的《青蛙》后写下的感受:“《青蛙》这幅画,很有意境,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象,一只青蛙被草绕住了腿,向下面的三只青蛙求救,画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仿佛这一情景就在眼前,像是童年的美好生活似的”。值得一提的是,她最后写道:“像是童年的美好生活似的”。在齐白石的画笔下,那些青蛙就像是淘气的孩子,自由自在、活泼可爱,不正是意境美带给我们的意义吗?
中国画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从最初的象形字奠基到现在的浓墨重彩、百家争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将诗、书、画、印完美结合的独特表现形式,使中国画在世界艺术舞台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极高境界,是西方油画和诗歌无法匹敌的。而这些都归功于画家对意境美的执着追求,同时,这种不仅注重画面感受,还将画面与诗词、书法、篆刻相互结合的表现形式,使得中国画不仅具备艺术价值,还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这对画家的文学修养也是极高的考验。正如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