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扎染工艺研究

2018-09-04 09:15杨琦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手工艺品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

杨琦

摘 要:扎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以扎、缝、缚、缀、夹等繁杂工艺,利用植物染料绘制出颇受云南人民喜爱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大多以桌布、衣物为主,也很受年轻人的喜爱。扎染作为云南白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支,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大多以蝴蝶、植物等样式示人,在互联网的发展下已经被众多人所知,但其繁杂的工艺能否被后人传承仍然是个挑战。

关键词: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云南白族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最后由于不同方式的扎、缝、缚、缀、夹导致的布料不同程度的染色,形成了晕色丰富、变化自然且有规律的图案效果。

说起扎染,不得不提的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大理。早在2006年,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就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在随后一年中,云南大理周城的张仕绅被确定为扎染国家级传承人。今天,扎染不仅仅是大理商品的代言词,更是外人了解大理文化以及云南文化的渠道。

大理擁有丰富的扎染、蜡染手工布艺和饰品,由于以板蓝根、蓝靛为染料,则作品大多以蓝色调为主。扎染匠人们将淳朴素雅的蓝色进一步渲染和艺术加工,使之成为艺术化、抽象化和实用化融为一体的工艺品。其工艺由手工针缝扎,用植物染料反复染制而成,产品不仅色彩鲜艳、永不褪色。这类传统染料根据来源被称为植物染料,与化学染料相比,植物染料色泽自然,褪变较慢,不伤布料,经久耐用,穿着比较舒适,最重要的是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不良刺激。据说,像板蓝根一类的染料同时还带有一定的消炎清凉作用,对人的健康有益。在回归自然、提倡保健的今天,扎染布被广泛用来制作衣裤、被子、枕巾、桌布等与人体肌肤相亲的用品,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扎染起源于黄河流域,有着悠久历史。现存最早的扎染制品出于新疆地区。据记载,早在东晋,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生产。公元408年东晋时期就已经出现成熟的作品,当时绞缬产品有较简单的小簇花样,如蝴蝶、腊梅、海棠等;也有整幅图案花样,如白色小圆点的“鱼子缬”,圆点稍大的“玛瑙缬”,紫地白花斑酷似梅花鹿的“鹿胎缬”等。在南北朝时期,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搜神后记”中就有“紫缬襦”(即上衣)、“青裙”的记载,而“紫缬襦”就是指有“鹿胎缬”花纹的上衣。到唐代,绞缬的纺织品甚为流行,在唐诗中可看到当时妇女流行的装扮就是穿“青碧缬”,着“平头小花草履”。在宫廷更是广泛流行花纹精美的绞缬绸,所以“青碧缬衣裙”已成为唐代时尚的基本式样。北宋时,发达的外交使得绞缬产品在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甚广,但后因扎染制作复杂,耗费大量人工,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从而导致扎染工艺衰落,以至消失。不过据考证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仍保留这一古老的技艺。除中国外,印度、日本、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有扎染手工艺。在20世纪70年代,扎染成为流行的手工艺,广泛应用于服装、领带、壁挂等。

大理周城地区的白族扎染工艺拥有繁杂的工艺过程,由于朝代更替时匠人们的奔波迁徙,很多复杂的扎结手艺已经失传,如今人类已经经历了工业革命,赢来了电器时代与信息时代,工厂大型流水机器代替人力,像扎染这样复杂的工艺逐步没落。白族扎结样式复杂,外表有像鱿鱼一样的多足动物,也有像花蕊花絮,而扎染的内容大致为蝴蝶花式。扎染的过程首先为印刷图案:先将棉白布铺平在桌面上,用刷子在布面上刷上小粉并盖上一层塑料布,用笔蘸碘酒在塑料布上绘制图案,再用小针把塑料布截通,使碘水渗下。这样碘水遇到小粉变蓝色,棉布上就留下进出的所需要的图案了。其次是扎花:扎花就是进行绞扎,就是用手工缝扎布料的工序,依据预先刷印的图案造型,采用折、叠、挤、缝、卷等方法在白布上缝扎各种花纹的图案。扎好的布料因线被收紧缩成一团团的疙瘩,民间因此也形象地称扎染布为疙瘩布。第三步是浸泡:把绞扎好的棉布放入清水池中浸泡,目的是把棉布上的小粉退去,并把要染的布洗干净,有的时候还要用脚踩帮助棉布洗涤干净。第四个步是染布:把浸泡好的布料放入装满染液的木质大缸中,进行浸染。传统的白族扎染使用的自制的靛蓝溶液,使用这种纯天然植物染料染色通常要进行多次浸染。浸染一次需晒干后又再次浸染,反复多次,直至布料呈现所需染色的深度就可以了。第五步就是晾晒:布料经过多次的浸染后,出缸滤水,并且要在清水缸中过一遍,然后就可以进行晾晒了。第六步是拆线,拆线就是将扎花时缝、扎过的地方的线拆掉,使图案花纹显现出来。这道工序不复杂,但一定要细心,否则拆破了布料,就前功尽弃了。第七步为漂洗、脱水:就是将浸染后拆线的布料放在水中反复漂洗。所用器具一般是木缸,也有用水泥砌成的水池。漂洗的程度也要因所需布料的颜色的深浅而定,漂的过多或漂洗不够都会影响花纹图案的成色。第八步骤为碾布:传统工艺在漂洗、晾干后还需用一个鞍形的石碾把经过扎染的布料碾压平整。现在,白族扎染户多用烫平取代了石碾。

云南少数民族有对蝴蝶图腾的崇拜。扎染之乡喜洲镇周城村是白族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宝库。遐迩闻名的“蝴蝶泉”就在距村落一里之遥的西北边点苍山东麓,古往今来被作为朝圣地。除了蝴蝶本身,蝴蝶树、蝴蝶花、化蝶等也是白族人民心中幸福与好运的象征,因此诞生了许许多多有关蝴蝶的图案。这类蝴蝶纹饰有单体蝶纹,双体蝶纹,四体蝶纹,还有围蝶成圈,是无数蝴蝶组成的复杂图案。无论是单体蝶纹还是复体蝶纹都是朝着象征、抽象的蝶纹演变,是比现实的实体蝴蝶更高更美的艺术形象。色彩缤纷的蝴蝶以样式频繁出现在各种工艺品中,也自然成为扎染的主要内容。扎染上的图案也并非类似画家动笔墨和灵感的结果,而是依靠扎结与染色的完美配合诞生的艺术,因此想要形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图案就要经历复杂的思考,而传统扎染艺术品种一般都有众多蝴蝶存在,可见扎染文化的独特与宝贵。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与生活用品的极大同化,扎染艺术品大多以地步、桌布、床单、衣物等方式出现,心灵手巧的匠人甚至能够通过复杂的扎结创造与时尚结合的完美图案,将传统工艺与时代接壤。不过由于扎染本身工艺复杂,染料取材植物,难以大批生存,也造成了工艺品本身价格昂贵的现状,不过随着社会物质文明极大发展,更大的问题并非扎染艺术是否会被群众欣赏,而是这样复杂的工艺是否因为难以得到丰富的经济效益而受到摒弃。难能可贵的是扎染艺术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艺遗产中,接下来就是后人对扎染技术的传承与认可,网络的极大发展也可以提高扎染艺术的国际欣赏价值。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手工艺品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
扎染对对画
神奇的扎染
精品意识是手工艺品价值的基础
卖手工艺品
VALENTINO TIE & DYE 扎染系列限定展览登陆北京 SKP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