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模式、特色与思考

2018-09-04 09:15赵彬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赵彬

摘 要:近年来,我国各地公共图书馆纷纷开展多种类型的总分馆服务体系模式的建设与探索。通过对赣榆区图书馆依托乡镇文化站、农村农家书屋,在总分馆体系模式建设中所具备的优势及面临的困难,对现有成果与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待更好的建设公共图书馆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总分馆;通借通还;赣榆区

一、总分馆体系模式建设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对城市规划以及公共基础设施要求的不断提高。为此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相匹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等诸多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解决方案的考量:.总分馆体系模式

总分馆制:总分馆之间存在隶属关系,分馆是总馆的组成部分,有共同的读者群,实现统一的流通规则,以统一采访和分编为主,使用同一个业务管理系统。

市县区乡镇街道总分馆建设目标:建立以市级及县区级公共图书馆为总馆、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社区图书室和村农家书屋为基层图书阅读流通点的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实现地区内图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流转,使得所有读者都能享受到均等便捷的现代图书馆服务。

总馆责职:总馆是本地区读者服务中心,为本地区所有的读者提供借阅服务、数字服务和延伸服务。总馆负责总分馆图书的选购工作,集中资金选购内容质量好、能满足本地群众需求的图书。总馆统筹安排图书编目和加工,总馆是本地区总分馆制的数据处理中心,所有的图书数据、读者数据和流通数据都在总馆,分馆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络与总馆连接,实现实时数据处理和业务管理。

分馆责职:乡镇分馆按照服务要求为本乡镇读者提供图书借阅服务,也可以向其它乡镇的读者提供借阅服务。乡镇分馆积极宣传、努力发展本地读者,为读者办理读者证,读者证在全县通用。在总分馆建设阶段,各乡镇分馆在总馆的统筹和指导下一起参与图书加工入库工作。分馆利用公共电子阅览室服务阵地及相关设备为读者数字服务,共享国家、省、市县各级中心提供的数字资源。

村级分馆(农家书屋)建设:在技术、功能和处理能力方面南京图书馆开发的力博图书借阅系统完全可以满足县、乡镇、村多级总分馆制的需求。村级分馆除了分馆数量更多外,在具体的加工流程和服务方式方面基本上与乡镇分馆相同。所不同的是,村级分馆的规模大、分布广、情况更加复杂和多样化,在组织实施时更具有难度。

混合模式总分馆架构:市、县之间总分馆联邦制建设,每个县的总分馆制是相当独立的系统,保证与本市县管辖内乡镇、农家书屋的一卡通通借通还服务,同时各个独立的市、县级总分馆制之间也可以很方面地实现读者一卡通服务,只要各县之间达成读者一卡通通借或通还协议。目前:赣榆区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与连云港市图书馆、连云港市少儿馆就是建立的如此的混合运作的总分馆模式。

二、赣榆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

2014年开始,赣榆图书馆响应号召,在总分馆体系建设中迈出了实际的第一步,建设总分馆工作小组,开始探索构建总分馆建设,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已有图书、场馆、电脑等资源,通过互联网技术,利用南图力博图书借阅软件系统,率先在连云港市建立了18家乡镇文化站分馆,图书资源实行统一编目,全部录入力博系统,实现了县、镇级别的通借通还。

2015年赣榆图书馆再接再厉,按照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建设,在赣榆区420家农家书屋中择优选取30家管理规范农家书屋,由赣榆图书馆派出6人工作小组,业务副馆长带队,深入基层农家书屋,历时三个月,圆满完成30家农家书屋总分馆体系建设,得到了省文化厅和省新闻出版局的一致肯定,并受到嘉奖。

2016年为响应农家书屋提升工程建设和总分馆体系建设相融合,赣榆图书馆在全区择优选取50家基层农家书屋,进行总分馆体系建设,重点对柘汪镇、宋庄镇这两个乡镇实行农家书屋总分馆体系建设全覆盖,上半年柘汪镇23家农家书屋总分馆体系建设完成,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乡镇全覆盖,在连云港还是首例。在区内重点建设了赣榆区总工会、赣榆区公安局两家分馆,由赣榆图书馆总分馆工作小组,到这两个单位,进行统一指导编目,排列图书,教会所在单位分馆管理员操作力博借阅系统,实现了分馆与总馆的通借通还。

2016年下半年赣榆区图书馆将会和连云港市图书馆、连云港市少儿图书馆进行总分馆建设,赣榆区图书馆作为市级分馆,在连云港地区真正实现市、区、镇、村四级分馆体系建设。

1.赣榆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优势

1.1共享资源

在总分馆体系模式下整合了全区所有图书资源,真正实现了通借通还。

1.2 统一采购,统一编目

赣榆区图书馆在总分馆建设过程中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章程规则与管理办法,实现了我区总分馆体系模式中图书资源的统一编目,各基层分馆依托区图书馆,形成了由区图书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将各分馆的编目方式统一化,规范化,分发到各基层分馆,这样既提高了编目质量,将各分馆的编目方式统一化、规范化,便于图书资源管理的同时,也解决了劳动成本。

1.3 业务交流

由于基层分馆依托农家书屋建设,农家书屋管理员多属于村干部兼职,赣榆区图书馆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培训、下基层指导等方式对管理员进行培训,制度操作规范,统一各分馆的服务标准。为加强各分馆间的联系,区图书馆还依托网络交流平台,建立工作交流QQ群,通过网络平台交流工作,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同时安排专人及时处置分馆运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保障了总分馆业务运作的流畅性、便捷性。

1.4通借通还

因为分馆图书资源都是统一采购,统一编目,从而为通借通还的服务模式扫清了障碍。目前,所以在总分馆体系模式下的图书馆,读者只要持赣榆区图书馆借书证都能实现借阅操作。同时,任意一座分馆的图书都可以在任意一座分馆实行归还操作。

2.赣榆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问题

赣榆区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模式虽已运行一段时间,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在总分馆体系模式的过程中,在实际操作中遇到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如下:

2.1分馆管理人员编制

在赣榆区总分馆体系模式中,总馆与分布各机关单位、社区、乡镇分馆在资源上实现了共享与统一管理,然而各分馆在行政、人事等方面隶属于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因而馆际之间交流合作,缺乏自主性。

2.2 队伍建设

各分馆分布于各社区、乡镇,因而各基层分馆准入门槛不一,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良莠不齐,对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服务规范带来了诸多问题。而部分基层分馆管理人员多数是基层村官兼职,年龄偏大,能熟悉掌握计算机操作的人少,人员流动性大,导致管理人员积极性降低,即使组织统一培训,也很难取得相应的效果,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总分馆体系中人员队伍的建设,不利于体系的长远发展。

建设总分馆体系模式时,对拟定加入总分馆体系模式的分馆,一定要做好前期调研考察,在其监管、资金、人员等方面条件不够成熟时,不能随意将其纳入整个体系中来,总分馆体系模式建设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标准化服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尝试建立或加入到总分馆体系模式中去,以实现更大范围服务的覆盖、资源整合、充分共享以及规范服务。

参考文献

[1]金武刚,李国新.中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起源、现状、与未来趋势,2014(5)

[2]陈辉玲,王宏鑫.政府主导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公共政策分析.图书与情报2013(6)

[3]张娟,倪晓建.我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模式分析.图书与情报,2011(6)

[4]邱晓东.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思考.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3)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图书馆)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公共图书馆在引导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