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涯 邹丽群
摘 要:电子商务越来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商的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但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供给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大多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仍找不到自己合适的电商岗位,本文希望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分析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电子商务;分类培养
1.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生源结构的多元化
生源是学校正常教学的重要保证,但随着高考生源数量的直线下降以及高职招生制度的改革,为保证教学正常,每个学校都在积极拓展生源吸收途径拓,高职院校生源呈多样化发展。目前,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生、通过单独招生考试选拔的高中生、3+2 高职本科分段培养的高中生、3+2贯通培养的初中生、对口单招的中职学校毕业生、通过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后注册入学的高中生是高职院校生源的主要组成。
在保证生源数量的同时,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充分调动全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对学生做出较全面的评价,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此现象已困扰多数高职院校教师。
1.2 师资缺乏
教师是正常教学进行的前提,但高职院校教师毕业于综合性大学,专业性强,理论性强,对职化教育的理念与经验比较缺乏,而电商专业又是门实操性很强的专业,实操重于理论。此外,大部分的教师很少参与企业实际运作,缺少电子商务实战经验,薄弱的实践教学师资直接影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师资的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1.3 电商实操平台的局限
电商实操平台是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掌握电商各类技能都需要借助平台。国内电商上,目前大多平台是B2C类型,淘宝网是为数不多的C2C类型平台;跨境电商上,速卖通、亚马逊等知名网站都只允许企业注册,电商平台的转型和制度调整,影响了电商技能的培养。
2 电子商务专业分类培养的意义
互联网自产生、应用以及到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不断推动着经济转型。近几年,国家明确表示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并进一步提出电子商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新空间。在这种大趋势下,电子商务类人才的需求较以往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从《2017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中可看出,2012年-2017年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从《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中可看出,电商企业存在大量的人才需求,其中企业急需运营人才、美工人才和客服人才。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供给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且专业人才能力跟市场需求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岗位与能力需求进行分析,为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提供参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分类培养模式建议
3.1 根据电商岗位的分类,进行专业定向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可以分为三大类:技术类、商务类、综合管理类。技术类下主要的具体岗位有:开发工程师、网站维护工程师、平面设计师;商务类下主要的具体岗位有:平台运营专员、平台推广专员、网络营销;综合管理类下的具体岗位有:产品经理、运营经理。可依据电商岗位的分类以及学生自身的能力与兴趣,进行电商专业定向培养,做好专业规划,提高就业能力。
3.2 依据职业技能竞赛,进行分类培养
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和标准一般是依据行业最新的职业岗位标准和社会用人技能需求设置的,并依据职业标准编写竞赛实施方案、技术技能理论和实际操作规程。竞赛试题既要符合国家最新职业技能标准,又要贴近生产实际;既能涵盖新知识,又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以电子商务专业的江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为例,在团队中所有成员除了掌握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外,还分别需要有精通运营、美工和客服等成员的通力配合与合作才可能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因此,也可在一定阶段,例如大一学年结束后,完基本教学,再依据职业能力竞赛的内容和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等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具体的分类方向根据竞赛项目确定。基于学科技能竞赛的分层教学模式旨在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化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能力的目的。
3.3 依据校企合作,进行岗位培养
可以采用冠名班模式,让电商企业提前介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从教学计划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实操指导、企业文化介绍等各个层面引入企业人才与资源。
结束基本教学后,可以根据企业和学生个人的双方意愿,建立了企业冠名班,每个冠名班实行坐班制。小班化教学,提供电脑及教室,按照各企业文化布置教室,设立部门,设置岗位,让学生有更多的实操机会。同时电商类课程的部分课时可邀请合作企业承担教学工作,将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大三阶段,学生可以选择去该企业实习并提前签订入职意向书,提前作好职业规划并积累工作经验,使校企合作贯穿于整个电商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4 结语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给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为了满足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必须进行电子商务的教学改革。通过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分类培养,以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跨界复合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变化,同时满足用人单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林宝川.基于学科技能竞赛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的“移动电子商务”课程为例[J].电子商务.2018.03
[2]孙从众.“互联网+电子商务”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分层分类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时间[J].价值工程.2017
[3]王鑫鑫,郑晓聪.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岗位与能力需求现状调查分析[J].电子商务.2017
[4]李亞玲.探索高职院校多样化生源结构下的教学管理模式[J].山东化工.2016
(作者单位: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