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审计动因的思考

2018-09-04 07:40朱琳莉
财税月刊 2018年5期

朱琳莉

摘 要 现代社会对审计动因存在着多种的动因理论,本文从主流的审计动因理论到新兴的产权理论等,对审计动因的多种理论观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审计动因;审计理论;审计本质

审计动因是指审计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动力与原因。对审计动因进行研究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审计的本质,从而揭示审计本身的发展规律,最终结合现实情况对审计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

审计理论界由于理解角度的不同,对审计动因形成了多种观点。接下来,将对审计动因理论进行简要分析。

一、审计动因主要理论

1.受托责任论

受托责任论认为审计因受托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并伴随着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当受托责任关系确立后,客观上就存在委托人对受托人实行经济监督的需求。审计恰好独立于受托责任关系的双方,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于是审计便成为受托责任关系实现的必要手段和保证机制。该理论认为审计的本质就是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将受托责任作为审计的动因还存在不足之处。首先,受托责任论只强调了经济责任关系的一个方面,即物质资源所有者,而忽略了在当今市场上日益凸显的人力资源。其次,受托责任论没有办法解释在没有明确的委托人和受托人的情况下,审计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2.代理理论

在代理关系中,委托方和代理方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代理人不会总为委托人的最大利益行动,由此产生了道德风险,导致了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出现。委托方委托外部审计人员对受托方的契约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而受托方则通过审计来审查和鉴定自身业绩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审计产生是社会选择的结果,是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共同需要。审计的本质是促进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最大化。

代理理論的缺陷在于:代理理论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促进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最大化,但这又与审计人员所面临的“诉讼爆炸”和“深口袋理论”的经济现象相互矛盾。

3.信息理论

信息理论认为,非对称性的信息是民间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企业管理当局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信息不对称,而审计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经过审计的财务信息可以降低潜在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降低产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更加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决策,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但审计实际上并没有减少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审计所带来的新的经济信息并不是会计信息,这种信息的价值在于通过审计报告的形式提供了会计信息是否可信的信号,引导社会资源的配置。

4.保险理论

保险理论建立在风险转移的基础之上,审计被看作一种保险行为,是一种转移或分散风险的行为。保险理论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为了降低风险,审计是一个将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风险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的过程,而审计人员所收取的费用则可以看作是信息使用者为了防止信息提供者对相关信息进行舞弊而进行保险所支付的费用。

保险理论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它无法解释潜在的投资者并没有支付相关的“保险费”,却可以利用审计后的信息,成为“受益者”的问题;无法解释保险市场普遍存在的“逆向选择”的问题会使审计不复存在,而审计依旧在发展的这一事实。

5.冲突理论

冲突理论认为利益冲突是普遍存在的,而审计存在的根本原因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冲突主要存在于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公司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以及财务报告的使用者之间。为使每一个财务报告的预期使用者都信赖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财务报告必须保持中立,不能以牺牲一方的利益为代价而使他方收益。基于此,要求有独立于利益关系各方的审计人员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进行鉴证,以维护各方的利益。

虽然冲突理论解释了关于审计独立性的问题,但是它并不能充分地解释审计的产生,因为审计并不是解决冲突的唯一方法。

二、审计动因的其他理论

1.产权理论

产权理论认为审计的目的在于实现各相关产权主体的一种均衡状态。产权理论既认可物质资本产权,也认可人力资本产权,认为审计的作用在于对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进行界定,对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因而委托受托关系存在于审计人员与多元产权主体之间,为审计的独立性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虽然产权理论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却忽视了债权人、消费者等与企业有着利害关系的其他人。

2.多因素理论

审计活动本身是在社会需要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受到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各领域的制约和影响。与此相应的,审计需要综合各方面,变得更加复杂。多因素理论认为,单纯用一种审计动因是无法解释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分权管理、信息不对称、交易复杂、时空间隔、利益冲突、交易的安全保证、专门技术以及专业人士的主观趋利动力。

多因素理论虽然对不同的审计现象都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但其也存在着缺陷。首先,审计产生发展的多种动因中,应该有最主要的动因,而多因素理论没有指出最主要的动因。再者,多因素理论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审计的动因进行概述,并不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将会不利于审计活动和审计理论学科的发展。

三、衡量审计动因的标准

衡量一种理论是否能够很好地解释审计动因,并用于指导审计工作、完善审计服务,还需要运用系统、全面的观点加以剖析。因此,对现代审计动因的研究需要建立一定的客观标准:能回答审计源于并满足了何种社会需求;能解释审计产生的原因和审计发展的推动力;能推导出审计的本质、职能、目的和责任;能解释从各不同角度划分的所有类型审计;能解释对审计进行管制的合理性;能说明审计为什么需要保持独立性;能解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审计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原因。

对审计动因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审计动因的把握来讨论审计活动的发展规律,可以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可以使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得审计工作更加有效,减少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

参考文献:

[1]张秀烨.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审计导因[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5):18-21.

[2]周莉.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审计动因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7):35-37.

[3]熊林峰,林君芬.审计发展动因探析[J].财会月刊,2005,(10):51-52.

[4]邓慧宇,徐美玉.对审计产生的动因探讨[J].财会月刊,2004,(10):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