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燕 石小强 高思宇 吴梦梅 杨小川
摘要:当代各高校大学生的信用意识薄弱、违反诚信的现象随处可见,如大学生拖欠助学货款问题。高校全面展开征信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征信意识,从而有利于国家征信体系的建立。本次研究主要围绕四川各大高校征信教育方面存在的教育部监管力度弱、银行对高校投入不够、高校无有效措施、学生接收程度低,对这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有理、可行的建议与对策,帮助征信教育的建设及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将为四川以外的各大高校提供参考。
关键词:四川高校;诚信知识;征信知识
征信是指专业化的机构,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并在向经济活动中有合法需求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服务,帮助市场主体判断控制风险、进行管理的活动。当代各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信用意识,违反诚信的现象、行为也随处可见。如大学生作业不按时交、使用蚂蚁花呗等信用借贷不按期还款、考试作弊、拖欠助学贷款等现阶段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都将记录在学生的档案中。这些不光彩的记录不仅仅严重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埋下隐患。本文在以四川高校样本,充分调查现阶段高校征信知识普及情况后深入研究,发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为各高校各部门普及征信知识提供参考。
1 高校普及征信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养的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发展趋势,因此,大学生的诚信度如何不单与个人的品性品德有关,更是关乎国家发展的大事。所以,倡导大学生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深入贯彻《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诚信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银发(2015)283号)、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關于征信、诚信、信用体系建设文件精神尤为必要。
近年来,社会各群体意识到征信教育的重要性,高校也纷纷展开了与征信有关的教育,现阶段高校所展开的“征信教育”主要是以“诚信教育”为主。但目前不管是征信还是诚信知识教育都主要以宣传形式的教育为主,专业教育为辅,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教育机制,所以教育效果也并不明显。本文以了解高校大学生征信知识普及情况为主要目的,了解开展征信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相关建议,为高校开展、加强征信教育摸清现状、找到方向。
2 高校普及征信教育的现状
至今我国只有部分高校开设征信相关课程,一方面,我国高校众多,要全部落实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各部门下发的文件和政策并未详细规定执行过程中的细节,在实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学生对于征信的概念、征信体系的作用、在征信体系中的注意事项等大多数的高校学生是不清楚的,甚至有些高校从没开展过关于普及征信的课程,对于征信这个概念,他们其实是比较模糊的,征信体系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他们基本上是不知道的。
高校学生对于征信普遍不重视问题突出,许多高校学生对于征信,诚信和信用之间的差异不了解,一些学生则直接认为这三者是相同的概念。大多数的学生都在使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等影响个人信用的借贷工具,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地了解到这些借贷方式对个人信用的影响以及与个人今后的生活有何种重大的关系。
3 四川高校征信普及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教育部对高校征信普及状况了解滞后
教育部早在2015年就下发了关于高校征信教育普及的文件,但就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普及状况并不乐观,许多高校的学生对于征信的理解依然停留在诚信教育、贷款、信用卡等最基本的阶段。致使征信的普及率不能有进一步的提高,满足不了当代征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
教育部不能实时的了解高校的普及情况、大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情况等,不能及时更新调整关于普及征信知识的计划,制定出更符合目前高校普及情况的一套完善的实施方案。
3.2 与银行合作普及次数少
银行是征信体系中的主要执行者,但在高校征信教育普及中,有一些地方银行并有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发挥出自己的作用。银行与高校的合作较少,对于征信教育方面未能与高校保持流畅且持续的信息交流,对于大学生现在的征信普及状况不了解,对于大学生现在的征信知识了解情况没有基本的掌握。
3.3 高校不重视征信课程的开展
高校征信普及以高校为主要传播者,要求高校应在大学生中推广普及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但经过调查,62.28%的学生反映学校并未开设征信或其它相关课程,24.56%学生所在的高校开设过于征信相关的课程,其中只有24.56%的同学上过征信课,远远低于37.27%。高校开展征信教育的可较少甚至不开展;对于开展征信教育普及的效果难以预期以及普及质量难以保证;对于一些高校,大量专业课与选修课占去大量学分与学时;没有征信方面的专家来授课,这一系列的问题造成了目前征信教育普及率低的现象。
高校开展征信教育太过于理论化,目前大学生的征信教育主要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将征信教育与知识教育混同起来,较多的停留在原理的的灌输和规则的阐述上,内容单调。
3.4 大学生不重视征信与自身的紧密联系
大学生是高校征信教育的主要接收者,征信教育的普及也是围绕大学生而展开的。调查发现,学生们对学校开展征信课后依然不了解征信的高达21.93%,很大一部分同学(占33.33%)对征信的了解是模棱两可,仅有少部分人(7.98%)认为通过学习后对征信很清楚。
学生往往只关心本专业的专业课与必修课,对于学校开展的征信课不认真听讲或者不去上课,也不注意或者关注身边有关于征信方面的知识。学生即使在学习征信知识后,也不能将它带入到生活中,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4 四川高校征信普及教育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4.1 教育部监察力度不够导致高校征信教育工作停滞不前
教育部对教育成果的反馈不够重视,没有对高校的征信教育普及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监察制度。在有关征信教育的文件下发后,没有及时跟进高校的普及状况。现在的教育部是处于被动的接收高校传来的信息,而不是主动了解关于普及状况的信息,信息没有及时的对接与更新。
教育部与高校尚未形成流畅的信息对接机制,以致于信息无法及时更新,无法对高校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教育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制定出更加行之有效的征信普及教育的方法,反而是让各个高校各自制定教育方案,使得各高校的普及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差距。
4.2 银行的趋利性,忽略了与高校的合作
银行每天的工作量与事物都较多并且在社会征信普及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忽略了对高校征信教育的普及。银行更倾向于在乎业务量多少,而忽略了根本的教育。银行鼓励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征信记录,但却并未告知大学生征信记录的建立所涵盖的内容以及征信体系建立的相关知识。
4.3 高校不重视征信知识的普及切断了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来源
许多高校不重视征信教育的普及,将征信课设为通识选修课,给予课外学分,或者不开设征信课。学校的不重视也会使得学生对于征信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征信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征信教育的主要途径,没有肩负起传播知识的重任,高校不了解目前的征信教育状况,只关注高校征信教育的开展情况,而忽视了学生的接收情况,对于目前征信普及率低的情况没有实施有效的整改措施。
4.4 征信作为新兴的学科,尚未形成系统的传授方法
征信在高校中作为才兴起不久的学科,除了专业经济院校,许多授课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讲解的知识太过于书面化,以至于让学生觉枯燥泛味。学校的老师都是处于金融体系之外的非专业人士,讲解的知识不够贴合实际,让学生们即使在学习知识之后,也不能很好的与实际相结合,感受到征信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而在金融体系工作的专业人士并不能长时间的对大学生进行征信教育,长时间一次的专业征信教育对大学生起到的效果并不显著,所以现在对于开展高校征信教育的师资力量并不雄厚。
4.5 大学生对征信的不重视导致征信普及效果不佳
许多大学生有这样一个错误观点,他们认为征信对于自己来说是很遥远的领域,对于还在校园中的自己是根本接触不到的。大多数的学生都在使用蚂蚁花呗、京东白条、以及信用卡等影响个人信用的借贷方式,但他们却并不知道这些借贷方式其实也属于信用体系中的一种,也与个人信用以及个人今后的生活有重大的关系。
许多学生因为高校将征信教育设置为非必修课程或者因为自身对于征信的了解过于狭隘,在学校开展征信教育时不认真听讲、逃课等,使得征信教育没有达到让学生理解接受的效果。
4.6 学生的居住地及家庭导致每个学生对于征信的理解状况不同
经济发达的地区,接触了解到征信知识的机会也越多;并且对于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来说,受家长经济活动的影响,也能更好的理解征信知识,同时也更重视日常征信相关活动。但大部分的同学在上大学之前都没了解过征信知识,对于征信的知识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困难,或者说对于征信这方面就会不太重视。
5 建议和对策
5.1 教育部积极指导征信教育的实施和开展
5.1.1 加强对征信的重视程度
虽然教育部早在2015年就下发了关于高校征信教育普及的文件,但就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普及状况并不乐观,各个高校具体执行情况也不明确。因此,在制定普及征信教育方案前,可先根据现阶段的情况做一次大规模的征信知识普及情况调查。在了解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之后,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不同类型、不同培养模式的高校做征信知识相关方面培养规划。
除此之外,将征信教育纳入各高校的教學范围,因地制宜地安排具体人员、提供资金支持、按时进行效果评估、及时接受高校的反馈等方面制定详细说明。教育部下发相关文件后,定期主动考察高校执行情况以保证高校有效执行相关政策。
5.1.2 加大对学校征信教育的资金支持
加大对高校征信教育的资金支持,可以通过筹集政府财政资金和社会组织机构的公益基金,高度支持高校征信教育。为高校征信教育提供足够的教育资金,保证征信知识在高校中有效普及。
加强征信课程体系建设,颁布相关文件指导高校的日常教育计划中增加征信教育,引导各高校积极主动地向在征信教育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学校借鉴,指导高校将征信知识编写成通俗易懂、层次清晰、内容齐全的书本,制成教材,指定高校按要求使用。
5.1.3 搭建好金融机构同高校之间的桥梁
教育部要搭建好金融机构同高校之间的桥梁,加强金融机构同高校之间的联系,三方积极配合,形成配合高效的征信教育工作格局。加强征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各金融机构优秀人才、就业指导教师、高校征信授课老师们积极开展征信知识教育研究。
支持金融机构里面的优秀人才到高校挂职,讲授征信知识,从社会各界邀请融精英人士、征信教育专家学者同在校老师研究讨论后,制定出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案。增强征信教育师资力量,高效配置征信教育资源,促进高校征信知识的普及,不断提高学生的诚实信用意识和能力。
5.1.4 进行督导评估
在督查过程中,对高校的征信教育普及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监察制度。并且在有关征信教育的文件下发后,及时跟进高校执行状况。主动了解关于普及状况的信息,使信息能及时地对接与更新。
对高校征信教育的开展进行不定期调查,督促指导,推动征信知识普及工作长期有效持续开展。设置相关的奖励、惩罚制度,对完成情况好的高校给予奖励,对敷衍执行任务甚至忽略任务的高校给予相关惩罚,以保证各个高校重视征信教育的普及。
5.2 银行增加与各大高校的合作
5.2.1 积极开展“征信知识宣传进校园”活动
银行积极主动走进校园,向广大师生宣传大学生征信记录的建立所涵盖的内容以及征信体系建立的相关知识,向同学们讲解征信基础知识,小到个人信用大到企业信用,让学生们了解征信知识,防范信用风险、增强自身的诚信意识。
各银行分行也应该建立征信知识咨询点,通过同学们主动咨询,银行相关负责人员热心解答的互动,让同学熟知征信对个人的影响,鼓励并刺激同学们积极主动了解征信知识,推动社会征信体系建设。
5.2.2 宣传形式要多样,内容要丰富
邀请影响力较大的金融、财务精英人士主讲,讲座的过程中可以设置“有奖回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补充完善征信知识;从信用卡、助学贷款等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实际出发,贴近同学们的个人征信应用,加深同学印象,达到优良宣传效果。
设计PPT课件,将图文和视频结合吸引同学的注意力,选取经典案例向同学们展示征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同学们能出了在课堂上学习征信知识也能自觉主动拓展征信知识,使同学们能从校园到社会自觉维护自身信用记录。在宣传中提供暑假和寒假大学生的实践项目,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去银行切切实实地了解个人征信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5.3 高校积极设置有效措施普及征信教育
依据教育部下發的征信教育文件,高校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普及征信教育的目的。
5.3.1 设置征信课程为必修课
将征信课程属性设置为必修课,教学中穿插理论教学以及案例分析,以达到学生全面理解透彻,并且教学过程中可邀请人民银行征信科的工作人员为学生带来一至两次的分享,这样可以让在校大学生了解到征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征信。
5.3.2 设置实践项目
高校可推出“推优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应用征信,具体表现在与当地人民银行以及各个商业银行合作推出关于普及征信的活动。学校“推优”是有针对性的选拔,且因为是“推优”,同学之间有一定竞争,选拔出的同学有积极性、愿意学习,真正在实践中也能够主动学习。
人民银行是征信的主要管理者,主要是根据国家的法律和人民银行的规章制度来负责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学校可推荐优秀同学到当地人民银行实践学习,了解企业以及个人日常所涉及到的征信相关知识的应用等,学习结束后回校开展实践交流会,将实践中所收获的经历以分享交流会的形式传递给其他同学。
各大商业银行以及金融机构是征信的主要执行者与记录者,商业银行不一定都单独有设立征信管理部门,但一定有金融、经济相关的部门直接与征信管理挂钩,学校推荐优秀同学到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学习,同学们在学习金融、经济相关知识的同时可直观了解到个人或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与征信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潜移默化之间将征信知识运用起来。
5.3.3 设置征信实践周
各大高校开设实践学习项目,高校可以利用在每个学期的实践周开设2-3天的课程,在课程中加入更多的项目实践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反复强调,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清晰认识征信的重要性以及征信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设置实践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征信的重要性,在一学期有效的时间内反复多轮次的对学生进行影响,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样有助于提高川内高校征信普及的速度。
5.4 要求学生组织积极配合,认真实施
5.4.1 举办活动
学生组织可以多开展关于征信方面的活动,例如征信知识竞赛、征信阅读活动等,让学生更加的了解关于征信的信息,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学习征信知识,培养学生对于征信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举办活动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学生能加参与进来,认真的完成一次这样的体验式活动,在活动中收获自己想要的知识或者技能,这样不仅巩固了征信知识还能够影响了更多的人。
5.4.2 加大学生组织的监督力度
学生组织在学生中起到了模范与领导的运用,学生组织可以加大对各班征信教育课程的监督,制作考核机制,与各班的评优相结合,每周把各班征信教育课程的情况如实汇总,每月定期检查,每学期期末发布结果。此评定结果可以作为班级征信考核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考核结果可以纳入班级的整体评奖中,这样各个班级都会重视征信的教育。
5.4.3 设置征信读书周
在高校设置读书周,倡导大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规定学生在这个周内阅读有关于征信的书籍,并上交读后感。同时设置征信周的最后一天为征信交流日,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所学习到的知识以及关于征信的应用等,丰富学生的征信知识架构。在这个学习征信知识的读书周内,可以根据感想的分享经验,制定出不同的奖项,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付出了,还可以收获实际的奖状以及奖品,能够使学生更加有激情去学习。
5.4.4 开展学生党员寝室宣讲
党员具有先锋模范的作用,许多学校都设置有学生党员带动群体的任务,可先集中对党员进行征信教育,再由党员对每个学生寝室进行征信宣讲与答疑,党员也是学生,可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讲解,方便学生更好的接受,学生也能够更加愿意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党员要定期向学校汇报学生们最多的疑问,再由学校统一制定教育方案。
6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征信重视程度的提高,发展征信教育是必要且不可拖延的。大学生处在步入社会的前一个重要阶段,且现当代的大多数大学生对征信的知识还一无所知,并且随处可见违反征信的事例。所以加大对各大高校征信教育普及的投入特别重要,不仅仅是接受教育的学生重要,更是教育部、银行和学校融为一体,制定出相应政策,并且使学生有兴趣、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能够认识征信的重要性,才能使征信教育的普及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现代征信学[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1.
[2]刘美春.我国房地产金融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
[3]《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诚信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银发[2015]283号).
[4]安雪玲.关于高校学生的诚信教育[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
[5]邓红彬,姚红.教育探索[J].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