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莲治
作文是由语言文字组合而成的,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总结,再通过组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因此,在作文课上,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语言文字按照规定的要求将作文的主题表述出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重视读书和观察,积累作文素材
好的素材是学生写出一篇优质作文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积累素材,使他们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出一篇优质的文章来。
高中阶段的作文主要以议论文为主,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大量素材与材料来支持观点,所以需要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优秀作品增加知识储量。为此,教师要多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抽出一节语文课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自习,在课堂最后十分钟时同学之间进行分享交流。学生也可以从生活观察中积累写作素材,尤其是对社会现象、时事新闻的了解,要密切关注周围生活。教师可统一订一份杂志,如《南方周末》或其他报纸,让学生传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需要的素材,拓展自己的眼界和心境。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越丰富多彩,学生的写作素材也就会越充足,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就会越丰富。
二、引导学生做好文章批注
随文练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随文练笔,就文取材,能够突出文章写作的宽泛性。写作不仅仅是长篇大论,呈现的形式也不一定是作文性质的文章,广泛的写作还包括句子创作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指导学生随笔练习,巧妙地将写作内容渗透其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隨文练笔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实际,将学生练笔的欲望激发出来。
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读书批注当作课堂生成的宝贵教学资源,多鼓励学生运用批注开展阅读交流,提升教学效果。将批注式阅读引入课堂教学中也是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创作水平的最佳途径。随文批注式指的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在书页上用特定的符号或者醒目的标记将自己读书时的所得、所感、所想记录下来。这样的随文练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分享体验,强化学习驱动力
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依赖于作文教学规律的掌握。作文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切身体验,分享成果,引导学生交流经验、心得,才能实现进步和提升。教师可以先自我剖析,强化自身的语言教学魅力,师生共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从中获得启发。
另外,教师也可以尝试“下水”,将自己的随笔呈现出来,向学生展现个人的内心情境,在语言的运用与表达方面提供更多的形式供学生参考,用自己丰富鲜活的资源带给学生感同身受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提升作文训练的驱动力。
教师也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创造发表佳作的机会和平台,从学生的作文中选择一些佳作拿到课堂中加以欣赏和点评,以鼓励肯定的话语给予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为推动学生写作效率的提升做好充分准备。
四、增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实用性作文教学的展开能使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将写作能力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而且还能把握得分点。这种模式化教学并不会阻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高考作文分数是非常有效的。
教师可以从实用性的教学理念出发,传授给学生一些得分的关键点。比如,鲜明且新颖的开头定会给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之感;完美的结尾能将文章划上一个完整的句点,自然能在同类作文中脱颖而出。因此,从实用性方向出发,教师可以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指导学生练习作文,先练习作文的开头。不同类型的文章练习不同的开头,进行随笔、周记等练笔,慢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对不同类型文章的得分点及其亮点加以分析。比如,象征性的文章,需要通过叙事的方式,找到象征的主题,突出主题,使写出来的文章达到一定的高度。
如某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父亲的肩膀”。像这种类型的话题作文,要求较宽泛,学生可选择的写作方向也多,发挥空间比较大。但是,这是一个象征性的作文题目,假若学生只是写父亲的肩膀,理解就太过狭窄。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出发,由父亲的肩膀想到更深层次的意义,肩膀其实只是一种责任的象征,父亲的肩膀曾经让我们获得支撑,父亲在尽自己的责任,将来的我们是否也像父亲的肩膀一般肩负起这样的责任呢,甚至是建设发展祖国的责任呢?以小见大,掌握了话题作文的象征性,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会在同类作文中脱颖而出了。
综上,高中作文教学“无定法”,作文教学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运用之妙,存乎于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办法把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出来,多引导他们进行写和练,注意吸收好的教学经验,并适时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真正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总而言之,作文教学“路漫漫其修远兮”,仍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