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情感加湿”策略

2018-09-04 02:43程明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长点诗歌文本

程明

诗歌教学中的情感体验是教学重点,但常被教师烦琐的讲解挤出课堂中心。语文课堂应让诗歌教学回归情感本位,合理进行“情感加湿”,还原作者的情感、激活读者的情感,使文本的情感和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使教学更好地进行。本文就以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为例,对“情感加湿”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缺席率”较高的版块。诗歌以情感体验为主,但传统的课堂教学常以教师讲解为主,读读背背的单调教学方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作者、读者的情感沦为说教。

如何让初中诗歌教学的情感体验落到实处,笔者认为“情感加湿”是一种有效手段。所谓“情感加湿”,是指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行为,还原体悟作者的情感、激活辐射师生的情感,使文本的情感和师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增加课堂中文本、学生、教师三方的情感热度,从而使教学更好地发生的一种教学策略。

“情感加湿”能使课堂情感呈现生态活力,是教学的一种常用手段。由于教学的核心要素是人,学习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教学行为是人的发展的行为,教育环境是人的思想自由的教育环境,而诗歌教学中的“情感”离不开人的要素,所以“情感加湿”策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这样不仅能使教学效果更佳,同时也能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更加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

下面介绍几种笔者在诗歌教学中常用的“情感加湿”策略。

一、碰撞诗歌的情感思辨点

所谓“情感思辨点”,是指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体悟并激活学生思考辨析能力的教学原点。这种原点主要出现在文本中,是以思维的弹性来开辟新的理解空间,实现课堂生机。

课堂的生机首先来自于师生情感、思维的生机,只有双方的情感、思维都处于“高频共振”的状态,课堂外显的氛围才能充满活力。情感虽然和思维一样是内在要素,但在课堂教学中常比思维更外显。一定意义上,情感的活跃呈现了思维的活跃,思维的活跃也能影响情感的活跃。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准诗歌文本的情感思辨点,以“情感加湿”激活学生的思维。

例如,执教北朝民歌《木兰诗》,笔者备课时就反复思考:诗歌本身有没有值得争议探讨的碰撞点,能提升思维的“思辨点”?学生的年龄状态会对诗歌中的哪个点感兴趣?思辨点和学生兴趣能否融合?最后,笔者采用了“辩论”这种教学行为,课堂的一个主环节就是分两大组辩论这个“思辨点”:木兰究竟是“小棉袄”还是“女汉子”?辩论题一抛出,群情振奋,探讨激烈。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高度活跃,激辩之中,将木兰的人物形象细读了,将写作的详略探究了,将主题的定位揣摩了。品读的过程中,属于“小棉袄”的内容,就鼓励学生用柔和婉约之情的语调读;属于“女汉子”的内容,就鼓励学生用雄壮豪迈之情的语调读,思维内化成一种实在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长出了深层的根。“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经过自身主动思考与探索获取了知识。”因此,用心研读诗歌文本,找出文本的思辨点,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过程,整个课堂就会思维和情感双重活跃,焕发课堂的生机。

二、培育诗歌的情感生长点

所谓“情感生长点”,是指能促进师生的情感体验不断生长融合的文本的情感起点。这种起点要隐含后续的种种变化,是后面课堂情感升温加湿的动力源。

不少诗歌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单一的情感处理,不易把握作者真实的处境与状况。沿着一个情感起点不断培育,不断生长,不断丰富,贯通情节,提升思想,作者的心路历程就一一呈现还原。语文教材中,尤其是诗歌文本中,天然具有凸显三方情感交织的课堂“生长点”。用心找到并培育这样的生长点,传统课堂忽视的情感体悟,就能在课堂实践中成为现实。

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舍身取义的情怀一直是后人学习的重点。传统教学只是贴标签讲,没能找出情感的生长点。笔者从名句问起,“这个名句中表现作者现实处境最清晰的一个字是什么?”“围绕这一个死字,你感兴趣的问题有哪些?”同学们立即议论纷纷:“文天祥为什么会面临死境?”“面对死亡,他会怎么办呢?”“他死了这么久,为什么还这么有名?”将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派代表发言。第一个问题的陈述,代表们自然处理了文天祥抗元的历史知识,这就把背景与作者介绍,紧扣文本自主解决了。还把几处关键语句品读了一遍,理解了关键语句的含义,不用教师代劳。第二问,学生的发言聚焦到名句上,认清了他肯定不想死,否则不会用否定句式“无死”表达。不得不死时,光照史册就如同生,所以他的生死观就是甘愿选择以死为生。

第三问的探讨,学生们意识到,有东西比生死更重要,但是他们讲不清是什么。这时教师出示文天祥的《衣带赞》“孔曰成仁,孟日取义,而今而后,庶幾无愧。”让学生品读,文天祥为何不怕死?拈出“取义成仁”四字,这就是传统人格中高于生死的内涵。整个教学过程清晰简洁,逐层加深,生长自然。课堂教学找到了一个好的生长点,自行体悟了三层情感:死——凄怆之情;生——激愤之情;生死观——豪迈之情。轻松深刻地让学生靠自己丰富的情感体验,呈现出课堂教学中的情感魅力。

三、比较诗歌的情感可视点

所谓情感可视点,是指教学中紧扣诗歌意境能充分承载作者特定情感、引起师生生活经验调动的可视物。

情感不管在现实中,还是想象中,终能可视的。这种可视呈现为传统诗论的意境,没有包容情感的景不成意境。诗歌中包含丰富情感的这些可视点、可视物,就是教学中情感体验的重点。光靠阅读,只有景,感情体验不深。光靠朗读,能用声音还原情感,但对学生个人素质要求较高。如果教师调整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的体会,有利于各个层次的学生调动审美经验,提升自己的情操。

例如,《天净沙·秋思》的教学,教师可先在多媒体中展示枯藤、绿树、昏鸦、野鸭、流水、朝阳、夕阳、农夫及断肠人等多种意象,不断替换改组可视点,体会情景组合出的情感差别,探讨诗歌中不同名词的特点及蕴含的情感,带领学生更快地进入原诗的意境中。再以“小桥流水人家”这句为例,单看这句,很容易让人体会到恬静闲适之情,但联系上下文整体组合可视点,就能体会到一种苍凉之情,“恬静的氛围更能突显景物的萧瑟和作者个人的沮丧”。在不断比较、筛选、替换的过程中,三方的情感就融为一体。

总之,诗歌教学不在于为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情感体验的时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深入文本,独立思考,陶冶情操。

猜你喜欢
生长点诗歌文本
混合:教学模式的生长点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诗歌岛·八面来风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Ⅱ)
不断蓬勃发展 不断涌现新生长点的无机材料
--先进无机材料论坛例记(Ⅰ)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在党史资源中寻找民主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