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方向 妙做推论

2018-09-04 09:55张忠森吴晔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

张忠森 吴晔

[摘 要] 论述文写作是近几年高考作文考查的主要趋势,中学作文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论述文写作。而从目前学生的论述文写作现状看,仍存在许多论述不足的问题。从高考作文题材料本身出发,研究其材料的类型,从而确定论述文的写作方向。在确定好写作方向之后,针对方向,提出如何做好论述推论的策略。

[关键词] 论述文;高考作文;命题材料;立论方向;推论策略

论述文写作是近几年高考作文考查的主要趋势。检索近几年高考作文题的写作要求,不难发现,“感悟”与“思考”类的字眼出现的频率较高。以2017年高考作文为例,如“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全国Ⅱ卷),“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浙江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山东卷)。有的省虽然没有出现,但隐性要求甚至所给材料中就已暗示写作的倾向。如“江苏卷”的材料,“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全国Ⅱ卷”中“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其中,“我看高考”带有一种看法观点性表述,也带有着明显的文体写作倾向。当然,也有如“北京卷”那样,“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明确要求写议论文,正是因为高考对议论文的如此重视,所以,很多地区中考甚至小学阶段就要求学生写论述文。训练学生写论述文,可以说,学生对“论述文”(一线教学中通常称为“议论文”)写作并不陌生。可是,学生的论述文写作成效并不是很好,无论是平常的习作还是大大小小的考试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学生写论述文的水平低下,思维推断能力欠缺。推论的过程空泛,很难以理服人。其实,学生也知道,论述文推论的过程至关重要,但在写作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没办法展开丰富而又清晰深刻的推论。于是,他们在写作中,只能以叙代议,罗列现象、举事例,以凑满字数为先。这种写作状况是令人担忧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曹刚老师在一次研讨会上也明确提出,要关注考生答题时的思维推断过程。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在论述文中的“推论”能力呢?这是笔者写此文的重要目的。

在探讨如何提高学生推论能力这一方法论之前,我们必须先厘清什么是论述文,论述文的核心是什么。

那么,什么是论述文呢?笔者看来,所谓论述文,它的前提是“文”,是一篇文章。既然是文章,则需有文章的基本特征,有一个中心观点,并且能围绕着这个中心观点展开,讲究着结构的层次性及完整性,而且层与层之间需要自然连贯,不可生硬。因此,写论述文肯定不是答诸如历史、政治等方面的论述题。怎样才能称得上是自然连贯呢?笔者认为在层次与层次之间要有一定的过渡语,这就好比砌墙时所说砖与砖之间的水泥混凝土般黏合剂。明白了“文”的道理,接着需要关注的就是“论”与“述”。“论”是阐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而“述”则是阐释自己的观点态度。“论”与“述”二者不可分割,没有“述”,“论”则成了无据之说;没有“论”,“述”则成了无头之鱼。胡勤老师在《论述类文章及其写作》一文中也提出:“论述类文章是指以阐释、议论、论辩为主的说理文章,其写作目的,是针对有争议的问题,模糊不清的现象,谈认识,提出自己的立场、观点,让别人接受。批评某些现象,否定错误的观点与看法,促使社会进步。简言之,就是用来阐释事理,论述主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社会与人。”可见,论述文是一种阐释性的说理文,即将你的看法观点阐释,即阐明解释。具体来讲,就是一种推论,推理论证,既要呈现自己的观点,又要论证自己的观点正确。而学生推论的现状则是一种简易证明题,通过事例或现象来证明,A是这样,B是这样,C也是这样,所以要这样,这犯了推论中“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而推论则是一种科学周密的推理过程,重在解释A为什么这样,B为什么这样,C为什么这样,然后得出结论,为什么这样,而这个结论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又具有普遍价值的结论。这样,推论出来的结论才能达到以理服人,使人信服。

那么,如何才能巧妙有效而又清晰丰富地运行推论过程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思考问题。

一、推论进行的方向思考

如何展开推论是写好论述文的关键,而如何展开,这要看作文命题所给的材料本身。不同的命题材料,其推论的方向是不一样的。这正是“文无定法”的印证,根据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笔者认为大致可以按以下几个角度将作文命题的材料进行分类。

(一)从材料所陈述内容的角度分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题中的材料,我们大致可将其分为事实或现象陈述类,对某一事情或现象不同看法类,名言警句类。不同内容的材料,要求展开推论的方向不尽相同。

事实或现象陈述类的作文题,这类题多为新闻时事类,紧扣时代脉搏。材料以叙述为主,不掺入命题者个人的情感倾向,只是客观地将事情描述出来。当然是简洁地进行描述。这里要注意的是,有的材料中事实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事,而是命题者根据自己预设的主题虚构出一个真实场景。

如2017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讲述了24小时经营模式的一家书店新闻事实,这家书店可吸纳各类人群,从不驱赶任何人,当然最后引述工作人员的话,似乎就是立意之所在。这类题,所给材料非常具体,有事件情况。这样的作文题,我们该如何去展开自己的推论思考呢?笔者认为,这类题应从具体事件入手,先分析事件中的是非曲直,再上升到抽象层面,分析事件所折射出的共性問题,探究其背后的本质或原因,进行详尽推论,其他则作简要分析。

又如2015年“全国卷Ⅰ”作文材料:“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这也是一则新闻材料,命题者未对其作评价,需要考生从中提炼出抽象立意的点进行推论,先从具体事件入手,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电话,这事本身是错误的。错误的本质是什么?这就上升到抽象的层面,即不懂得珍爱生命,而女儿的举报,则又是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这样,我们就找到推论的方向,即“珍爱生命”这一方向展开推论。

对某一事情或现象有不同类看法的命题材料,如2016年“浙江卷”中“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这样的材料,对同一现象产生不同的做法,且这些做法是相互排斥的。在写作时,我们要先确定方向,是拥抱,是远离还是保持距离。确立好方向之后,再进行推演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一方向。

而针对名言警句类的作文题,我们进行推论方向的思考,首先要理解其所给材料的内涵,再挖掘其所包含的外延。如2017年“江苏卷”中的材料:“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这段材料中的“车”看似很具体,实则很抽象,针对这样的材料,则须先联系具体实例,深化对材料或观点的认识,再对材料或观点做思辨考量。材料中的“车”是该作文题的写作载体,是考生一切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联系具体实例,对具体的车展开联想,车有很多种,不只有汽车、电瓶车、自行车,还有古代行旅的马车,农民耕田的牛车,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风车、水车等。由具体实例生发开去,展开自己的思考与推论,这也是材料中所提示的。第一组提示词是发展、真情,第二组提示词是观念变迁、人生哲理。“车”其实是反映生活的载体,但是考生不能就车写车,关键是要引出第三部分的发展、真情、观念和哲理。命题人没有明确这些概念的具体内容,但只要与车有关即为切题。这都是我们在进行推论之前应作出的方向性的思考。

(二)从材料内部要素关系的角度分

有的作文命题材料内部要素本身就是关系型表达,针对某种现象或问题,命题者提出不同人的不同看法或者是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看法。从关系上看,这些看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互为补充互为说明关系,另一种则是矛盾对立性互为排斥的关系。

针对第一种关系型的作文题,我们该如何展开推论?如2017年“浙江卷”的材料“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很明显,这位作家所说的三句话是一种互补关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是人成长中需关注的三类书不可偏废其一。这样的作文题,考生如何展开推论?笔者认为,先读清读懂其间关系,是并列还是递进,如是并列,它们又如何互补;如果是递进,又是如何互补的?在推论的方法选择上,我们则可放在推论它们三者的关系上。

又如2017年“北京卷”中“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这段材料共有三句话,第一句是对“纽带”的定义界定,第二句是说“纽带”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第三句则是将“纽带”具体化。可见,后两句是对前一句的补充解释说明的。命题者要求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这道题推论方向如何确定?首先要对这三句内在关系把握之后,则需确定三句推论的核心,应为第二句,即“纽带”的重要意义。推论过程中,需以其意义论述为突破口,推论出其意义表现在哪些方向,如何发挥其意义。

针对第二种关系的材料,矛盾对立型关系,首先我们确立自己的观点作为自己推论的方向,矛盾型的句子,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自己推论的根基。这就要求做到观点明确,切不可做“骑墙派”两边倒,观点不明确,在矛盾的漩涡中打转。确定好了观点之后,再思考自己观点存在的现由,作为自己推论的方向。

确立好了推论方向后,接着就是如何进行推论,这是论述文写作的核心。如何进行推论,这涉及到推论的内容及推论运行的结构。当然,运用什么样的内容来进行推论,这恐怕不是一两篇文章能说清楚的。毕竟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问题,不同的作文题内容不同,内容是随主题而行的,内容的选取为着主题服务,内容本身无所谓好坏,只要是能有效度有力度服务于主题的内容就是好内容。因此,我们需要重点探讨的便是论述文写作的第二个问题,即结构运行问题。

二、推论运行的结构方式

推论运行的结构,实际上就是思辨思维的呈现过程。先讲什么后讲什么,怎么讲,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是弄不清的,尤其是思辨说理性的文字、理性思维很强,抽象性重,学生不知如何着手。于是,学生在写作论述文过程中,思路混乱,结构不清晰,从而导致说理不清楚,不能以理服人。有的同学甚至更为简单,举几个例子凑了800字就算完事。由此可见,教给学生推论运行的结构技巧非常重要,也很有意义和价值。作为初学论述文写作的学生来讲,笔者认为,让他们掌握一些常規的运行结构,并让学生多训练即可。常用的结构运行方式有两种,一是例证式结构,二是纯说理式结构。

(一)例证式结构运行方式

所谓例证推论,就是通过举例子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选择例子的前提能为观点服务,在能为观点服务的基础上再去思考。选择好的例子,选择经典的例子。然而这些例子从何而来?笔者认为,这需要学生平时的素材积累。素材积累的渠道主要有两种。一是自己去积累,平时阅读要有意识地去积累,看一些杂志,如《意林》《读者》《素材积累》等杂志,还有一些报纸上的素材。素材积累时,可以按主题的不同进行整理。二是老师自己帮助学生整理出来,印发给学生。老师的素材整理要求很高,既要经典又要精练,最好是针对某一个素材,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它。然后针对某一个主题,如何利用这个素材,如何把素材的内容朝自己主题方向进行裁剪。按照一种什么逻辑思维把它写成连贯的一段话,从而给学生以借鉴。当然,这里特别要指出,学生在用例时,一定要回避一些陈旧老套的例子。有的例子,虽然经典但很陈旧,没有新意,这样会降低文章的档次。在用例时,应选一些陌生化的经典名人。所谓陌生化,是指绝大多数的同学都不知道的,或者不是文学领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积累中多关注其他领域的名人轶事。

有了“米”,当然还需要“巧妇”,才能做出香甜可口的“米饭”。这就是论述文中的推论结构运行方式技巧。例子多少没有统一要求,但不宜过少,如果全篇只用一例,就会陷入“以叙代议”的陷阱之中。当然,也不宜过多,这样会给人一种堆砌之感。对于多数同学来讲,最常用的是三个例子三段论式,这样的写法虽老套,但也无可厚非,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去写。也就是说,这三个例子之间到底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笔者认为,这三个例子既可以并列,从不同角度选择来丰富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是递进,在选择角度上呈现层次递进。递进可以在主题上不断升华,也可以在角度范围上不断扩大加深。

确定好了例子之后,如何利用例子进行推论,这是例证最核心最主要的。利用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要从例子本身出发,朝自己观点立意的方向进行概括性引述,然后再根据立意的主题,以例子为基础进行推论。推论的常用方式如“因果推論法”“假设分析推论法”“发展、联系、一分为二的辩证推论法”“多角度推论法等。用不同的推论技巧来分析例子,一方面是为了说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是达到推论的全面丰富,从而使之成为普遍性规律而不是特例。例如:

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这一段采用例证式推论运行方式,除开头与结尾为自己的观点外,中间举了两个例子,即贝多芬与司马迁。但他也只是停留在举例子上,对例子缺少必要的推论分析,导致其说理性不强。如果对这两个例子采取“因果推论法”,会使得其推论更深刻更有说服力。根据这样的思路,可以将上段改为:

有时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成为一代“史圣”]。

由此可见,例证式结构运行,虽然是举例论证,但也要讲究运行技巧与方式,在推论过程中,呈现自己对观点的思考过程,避免“以叙代议”的写作误区。

(二)纯说理式结构运行方式

所谓纯说理式结构,是指不借助任何事例,而是通过讲道理的形式来推论自己的观点。纯说理式推论展现出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它更重要的是呈现一种思辨思维,不仅是一个流畅表达,更是一种精致思考。好的说理,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但作为初学论述文写作的中学生,说理性思维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他们的写作应从模仿开始,在读中习得,在模仿中实践。同时,我们还需指导学生一些推论的推进技巧,常用的有“并列式推论”“递进式推论”“正反式推论”“假设式推论”。为了使自己的推断更流畅,需要用一些关键性的过渡语,来呈现自己的思维推进,常用的思维过渡语有:“何出此言——不仅如此——反过来说”“这个问题有两个原因——最主要的——其次”“为什么这样说——换个角度说——最后还想说”“问题绝非偶然——另一方面——难道仅仅是他们的问题吗”“之所以这样说——还有——更重要的是”“为何这样说——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他们这种行为——还想说的是”“当然”“同时我们也看到”等。

我们可以以一些例文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尤其要选一些思辨性极好的文章作为学生学习的范本,教给他们应从例文中习得的东西。如《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法国作家帕斯卡尔)中的开头: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文段开头对人的定位,人是能思想会思想,但它不是一般的定义界定,而是采用了比喻,形象生动又具有文学性。接着,承上句的喻体“苇草”,说人的生命脆弱,随便什么东西都有可能致命。然后又进行转折,进行反面推论,采用让步假设,“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但人却是高贵的,最后再阐释原因,说人是有思想的。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就这一段短短的,却有着“起承转合”的文章思路,又呈现出说理性思维的美妙。

虽然就目前学生水平来讲,纯说理性思维很难,但纯说理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未来发展极其重要。因此,在平常教学过程中,需要逐步渗透,有意识地增强。

[参 考 文 献]

[1]陈建新,胡勤.论述类文章精选精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6.

[2]丁帆,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5年高考作文趋势分析和备考建议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2019年高考作文必背30篇范文
分层引导 关联照应 开放选择——近三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写作提示”分析
2018年高考作文必背30篇范文
2016年高考作文必背50篇范文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读者〉高考作文素材》《〈读者〉高考作文OK》上市
《〈读者〉高考作文素材》《〈读者〉高考作文OK》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