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X”校本特色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以扬州大学“新闻英语”SPOC课程为例

2018-09-04 07:44梁丁强于建华
现代教育技术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本大学教学模式

梁丁强 于建华



“1+2+X”校本特色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以扬州大学“新闻英语”SPOC课程为例

梁丁强 于建华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是现代外语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聚焦高校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混合式教学,以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为指导,并以目前扬州大学开设的“新闻英语”SPOC课程为例,通过整合课堂线上自主学习、课堂面授和课外线上自主协作学习,设计并实施了基于“1+2+X”校本特色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解决传统ESP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的瓶颈问题,为高校创新ESP教学模式提供借鉴。

ESP;新闻英语;混合式教学;SPOC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迫切需要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懂专业又精通外语的国际化人才。为此,《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在继续加强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的同时,应加强ESP的教学。ESP教学在有些国家已发展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设置[1],在国内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短板”[2]。作为ESP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英语”教学得到了各高校前所未有的重视,“听懂题材熟悉或篇幅较长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并能读懂英语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成为考察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3]。然而,目前新闻英语ESP课程在教学的时效性、内容的丰富性、模式的创新性、学习的有效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有效应对上述问题,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ESP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融合,使学生朝着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4]。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学习和课堂面授有机结合,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的束缚,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成为ESP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本研究试图以“新闻英语”SPOC课程为例,探索ESP课程借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如何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深度融合,为解决当前ESP教学难题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 校本ESP课程借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1 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主动建构功能,认为任何知识的获取都不是依赖于传授,而是认知主体通过学习环境对认知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获得。在此基础上,Holec[5]提出自主学习理论,指出自主学习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能力,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确定学习目标;②确定内容进度;③选择方法技巧;④监控学习过程;⑤评估学习效果。徐锦芬等[6]结合我国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将中国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归纳为五个方面:①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②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③有效使用学习策略;④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⑤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过程。以上研究均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自主选择、自主监控、反思与合作的能力,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 教育技术资源支撑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由微视频、即时练习、互动讨论和学习测验等要素构成,与课程的教学对象、课程目标、难度和学生已有知识积累相匹配[7],构建了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研发的“清华教育在线”——THEOL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为实施SPOC课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该平台基于建构主义、认知主义等多种学习理论[8],集教学、管理、展示与评价于一体[9],操作简单、交互性好;师生互动社区支持在线讨论、在线测试和在线资源共享,使师生交流更便捷,营造出更加个性化、自主化和互动化的学习环境。优慕课(UMOOC)是与该平台电脑版同步的手机应用软件,为学生提供移动在线学习模式,真正实现随时随地的线上线下学习。扬州大学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高校,并在全国率先推行“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学校多年来依托THEOL网络教学平台,稳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网络课程建设,且成果显著,如“大学英语”课程于2008年、2013年先后被遴选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学校目前拥有覆盖各校区的数字化大学英语专用自主学习教室40个,自主制作的“大学英语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视频244课时,基于单元知识节点的微课教学视频30个以及若干与ESP课程教学配套的学习课件、练习测试等,为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ESP混合式教学积累了丰富的SPOC课程教学资源。

本研究充分利用THEOL教学平台中的SPOC功能和学校的教育技术资源,在不断探索实践的基础上,摸索出契合建构主义和自主学习理论且具有校本特色的“1+2+X”ESP混合式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作为认知主体和知识意义主动建构者的地位,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10],为学生课内与课外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打造广阔空间,并使之相互交融促进。

二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校本“新闻英语”ESP课程教学设计

扬州大学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自2016年起启动SPOC课程建设,立项的60门课程均开课时间长、资源积累丰富、教学效果良好。其中“新闻英语”是面向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学术英语应用类拓展课程,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课程之一。

1 教学目标

“新闻英语”ESP课程是通用大学英语课程的延伸,但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熟悉并掌握新闻英语的特点,了解国际前沿讯息和中西文化背景知识,提升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下新闻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树立全球意识,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 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全部取材于英美国家的主流新闻媒体,如《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美国之音(VOA)、英国广播公司(BBC)等,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语言文化输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新闻英语的兴趣,提高使用英语获取新闻资讯的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课程按新闻主题共分为12个单元,涵盖英美政治、今日中国、金融危机、教育制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文化冲击、国际争端、自然灾害、环境保护、科技发展和体育赛事。

3 教学组织

为探索高校ESP教学由传统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的有效路径,“新闻英语”ESP课程引入独具校本特色的“1+2+X”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校本特色ESP课程“1+2+X”混合式教学模式

图2 校本特色SPOC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

在这一模式中,“1”为平均每周1课时的网络学习课(大班化教学),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导学为辅的授课方式:学生在数字化大学英语专用自主学习教室,通过THEOL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有关新闻英语知识讲解的微课教学视频和时事新闻报道,浏览单元学习课件,强化对新闻语言的输入;教师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如单元导学、检查学习效果、实时答疑解惑、控制教学进度等。“2”为每周2课时的课堂面授课(小班化教学),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课堂上就相关新闻话题陈述观点、参与交流讨论、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等;教师则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重点突出其语言产出性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将接受性知识转化为产出性知识[11]。“X”为学生课外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每周总计不少于4小时;学生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登录THEOL教学平台电脑版或优慕课APP,开展新闻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技能训练,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根据各自的实际水平、学习进度以及教师的要求,随时在课程讨论区发布疑难问题寻求帮助、交流信息、分享资源、完成课程作业和提交单元测试等相关活动;教师则通过THEOL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多样化的课堂实践任务、多维化的师生交流互动,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有效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完成新闻语言从认知、理解到应用的全过程。

4 教学评价

新闻英语ESP课程考核将形成性评价(线上线下学习表现)与终结性评价(期末笔试和口试)相结合,两者比重各占一半。课程总成绩由五部分构成:在线测试占15%,在线讨论占10%,课堂任务占25%,期末笔试占25%,期末口试占25%。形成性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在线学习、课堂讨论、参与学习社区互动、作业提交及专题报告展示、专题视频(课件)收集或制作等。除传统的期末笔试外,终结性评价专门设置期末口试,全面考察学生新闻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 “1+2+X”校本特色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

“新闻英语”ESP课程在2016~2017学年春季学期实施了基于THEOL教学平台的“1+2+X”混合式教学模式。整个教学周期为16周,每周3课时,首批共167名学生修读该课程。本研究以“British Monarchy and American Presidency”单元主题为例,探讨一个完整单元的教学实施流程。

如表1所示,在“1”大班课教学模块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在线自主学习每单元若干6~8分钟左右的微课教学视频和课件,在熟悉新闻事件背景、常见新闻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同时,掌握听力策略技巧,消除对新闻英语听力的恐惧心理,逐步养成良好的视听习惯。

表1 单元教学实施流程-1(“1”大班课)

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进行语言操练、展示学习成果的场所[12]。“2”小班课教学模块精心设计新闻英语课堂实践任务,通过小组辩论、角色扮演、PPT呈现、视频制作、互动评分等活动,实现课堂面授和课外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如表2所示,在教师的组织和监督下,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从播客单元的新闻英语微视频库中选择视听材料,进行语音语调跟读模仿等口语练习。针对新闻报道中提到的国际热点问题,学生课前在课程讨论区各抒己见。教师课上选出几位持不同观点的学生代表进行观点陈述并展开辩论,最后进行点评总结。小班课通过营造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情境,旨在实现以听促说、以说促听,最终达到听说结合。

表2 单元教学实施流程-2(“2”小班课)

课外自主学习是课堂自主学习和课堂面授的延伸。如表3所示,学生相互沟通协作的能力在“X”课外自主学习模块中得以提升,并在协作中实现对新知识的梳理和内化。师生通过THEOL教学平台中的课程讨论区就某一新闻话题进行交流讨论和协作学习,学生随后进行成果展示和学习反思。教学平台也为学生设计了多样化的在线练习测试,如听写填空、选择、判断正误、问答等。教师从试卷试题库中选择并整合试卷,提取音频或视频,组成在线测试和作业。客观题由计算机自动阅卷,主观题则上传至教师用户端进行在线批阅。

表3 单元教学实施流程-3(“X”自主学习)

四 校本特色ESP混合式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学期结束时,本研究作者对“新闻英语”ESP课程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如图2所示,学生总体持满意态度。其中,92.23%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丰富,充满趣味性。而在学习自主性上,86.94%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表明该教学模式创设了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满足了个体需求,有助于自主学习的开展。在教学互动性上,超过93%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协作。在学习的有效性上,近90%的学生给予了肯定。不难看出,该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ESP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的瓶颈。此外,90.34%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提升了自身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说明教学效果符合课程教学目标。

为深入了解学生对本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感受,本研究采用系统抽样法对20名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结果显示,学生已由起初的不适应发展到基本适应目前的教学模式。一方面,他们认为新的教学模式“有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很考验个人的自觉性”,“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很详尽,有不懂的知识可以通过教学资源自己解决,很享受自己探索的过程”,“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互动,能随时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另一方面,他们也提出了诸如“网络不稳定影响视频播放”、“课外时间投入较多”、“相对课堂自主学习,课外自主学习的效率较低”等问题。

五 结语

基于“1+2+X”校本特色的ESP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着多维互动、富有弹性的特点,与传统ESP课堂教学相比,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空间、教学时间等方面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有效促进了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三者之间的互动融合。现阶段的实施情况表明:这种多维互动能够深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有效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入与输出,促进学生的语言内化,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ESP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探索在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体验和收获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如课前利用互联网熟练检索教学资源的能力、熟练使用信息化办公工具软件的能力以及熟练操作使用教室多媒体设备的能力等,都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ESP混合式教学不是信息技术和ESP教学的简单相加,而是涉及ESP教学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只有遵循ESP教学的规律,在实践中善于总结、积累混合式教学经验,才能不断提高ESP教学效果,推动高校ESP教学朝着更加个性化、实用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1]吾文泉,周文娟.基于“慕课”现象的ESP教学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57-63.

[2]王守仁.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促进大学外语教学新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7,(2):59-64.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4.

[4]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5]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3-4.

[6]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外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64-68.

[7]吕婷婷,王娜.基于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5):85-90.

[8]程璐楠,韩锡斌,程建钢.MOOC平台的多元化创新发展及其影响[J].远程教育研究,2014,(2):58-66.

[9]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8.

[10](美)拉尔夫·泰勒著.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8-13.

[1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4):53-57.

[12]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3):446-455.

Research on the School-based “1+2+X” ESP Blended Teaching Model——Taking “News English” SPOC CourseOffer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or Example

LIANG Ding-qiang YU Jian-hua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project in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aking constructivism and learner autonomy a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d on the college ESP blended teaching by researching the SPOC course offered in the author’s university.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in-class online learning, face-to-face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extracurricular online autonomous/collaborative learning, a school-based “1+2+X” ESP blended teaching model wa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his model aims to solve the long-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ESP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ESP teaching mod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P; English news; blended teaching; SPOC

G40-057

A

1009—8097(2018)08—0066—07

10.3969/j.issn.1009-8097.2018.08.010

本文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基金2017年度立项课题重点项目“不同学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7ZD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梁丁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和语言技术,邮箱为dqliang@yzu.edu.cn。

2018年3月12日

编辑:小西

猜你喜欢
校本大学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