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芬 赵丽莹 曾涛
脑血管病是一种危害巨大的神经系统疾病, 通过脑血管造影可快速明确诊断, 清晰显示病灶部位、大小、病变性质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是临床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在脑血管造影基础上行脑血管病介入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手段。本术式创伤小、效果佳, 但术后容易发生皮下血肿、脑出血、脑血栓等并发症, 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 术后的护理干预配合有重要意义。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通过提出循证问题, 查找科学依据, 进行验证分析, 制定个体化护理策略, 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治疗的90例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介入术标准, 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怀疑为脑血管狭窄, 经脑血管造影确诊, 符合手术指征;原发疾病中,颅内动脉瘤31例、颅内血管狭窄22例、脑动脉畸形26例、其他11例;排除合并其他脑部器质性疾病者、有手术禁忌证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5例。观察组男24例, 女21例;年龄44~76岁, 平均年龄(62.4±9.2)岁;对照组男20例, 女25例;年龄42~78岁, 平均年龄(61.8±1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术后做好基础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对不适症状给予对症处理等。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 具体如下:①提出循证问题, 检索循证依据。根据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术后护理特点检索知网、万方等数据库, 找出循证支持依据。②结合患者特点制定护理策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诊治情况, 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探讨临床问题、归纳总结有用的循证依据,制定个体化护理策略[2]。③循证护理的应用。护理人员术前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疾病及手术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手术可达到的效果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打消其疑虑;手术结束时手术室护士应增加穿刺点按压时间,有效预防皮下血肿的发生;术后密切监视生命体征变化, 尤其注意对血压的监控, 若狭窄脑动脉突然扩张可引起过度灌注;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等情况, 预防造影剂引起的副反应, 应及时给予处理;若患者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应严格限制术中造影剂使用量与浓度, 术后静脉滴注尼莫通以防血管痉挛[3,4]。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有无皮下血肿、脑出血、血栓形成、血管痉挛、造影剂反应、过度灌注等并发症发生;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评价术后生活质量, 采用SAS和SDS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x-±s, 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 x-±s, 分)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在临床使用优势明显, 其创伤小、痛苦感轻、恢复快、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在临床使用广泛。但其穿刺会对动脉血管与血管内皮造成损伤, 术中、术后采用大量抗凝剂也会导致患者凝血功能异常, 加之穿刺位置压迫时间不足、活动过早等因素, 均可造成术后发生皮下血肿、血管痉挛等并发症, 甚至发生脑出血、脑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5]。循证护理的实施, 将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及个人工作能力, 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人意愿等综合考虑, 查找科学循证依据, 为患者量身定制的一套护理方案,再根据临床实施情况, 及时调整护理方法, 尽量让各项护理手段适合每例患者。循证护理PDCA循环方式, 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关注患者的需求, 促进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6-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循证护理指导脑血管病介入术后护理的效果确切, 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减少并发症发生, 加快恢复速度, 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