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祖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发可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不适症状, 甚至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而心绞痛是冠心病发生后常见症状之一[1,2], 由于其对患者的影响较大, 故而临床应给予及时治疗和干预,帮助患者恢复。本次研究则主要针对化痰逐瘀汤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应用效果实施分析, 目的在于总结经验供临床参考,现将研究详情整理并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3例, 女27例;年龄58~82岁, 平均年龄(66.32±5.2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34例, 女26例;年龄58~81岁, 平均年龄(66.86±4.7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即选择单硝酸异山梨酯(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270)指导患者口服, 20 mg/次, 3次 /d, 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 本次共计治疗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给予化痰逐瘀汤治疗, 其药方组成包括甘草5 g、桃仁10 g、法半夏15 g、生枳壳5 g、台乌药15 g、陈皮5 g、当归10 g、丹参10 g、赤芍5 g、茯苓10 g, 药物均混合煎熬, 熬制为300 ml左右关火并滤出上清液, 指导患者分服, 2次 /d, 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 本次共计治疗1个疗程[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 按照组别整理后进行对比;此外对两组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例数进行记录,进行整理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肌梗死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发生0例心肌梗死, 发生率为0;对照组发生8例心肌梗死, 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 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生情况比较( x-±s)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会使得患者表现出显著的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 在未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心功能严重受损[4,5]。目前临床常用的单硝酸异山梨酯对该类患者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 但是其主要是改善患者的血流状态进而减少心绞痛发生, 对患者无根治效果。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分析时将其归为“胸痹”范畴, 认为其病发和患者机体的痰湿、血瘀、寒凝、气滞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 故而治疗时应该主要进行化瘀、驱寒、活血等干预[6]。本次研究在中医理念指导的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化痰逐瘀汤治疗。该方剂中含有的桃仁属于活血良药, 能够对患者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丹参则在活血的基础上, 帮助患者血瘀情况得到改善, 赤芍则具有凉血、止痛等功效, 对于患者的胸痛症状可有效缓解,同时能够发挥一定的行瘀作用, 进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下, 可活血化瘀、行气益血、通经活络, 进而使得患者得到显著恢复[7-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发生0例心肌梗死, 发生率为0;对照组发生8例心肌梗死, 发生率为13.33%;观察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 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和肖雪等[10]的研究存在一致, 均证实了化痰逐瘀汤应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将化痰逐瘀汤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 可获得良好效果, 即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 故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