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荣贵
本院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所收治的30例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椎旁-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实施麻醉, 其结果较为显著。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本院行下肢手术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平均年龄(69.43±2.00)岁;平均体重(65.20±4.00)kg。观察组男18例, 女12例;平均年龄(69.37±2.18)岁;平均体重(65.00±4.21)kg。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神经刺激器定位下椎旁-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患者术前30 min均进行肌内注射(肌注)地西泮10 mg, 术中紧密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行静脉通道, 取仰卧位, 且患肢在上;采用神经刺激器及神经阻滞穿刺针行椎旁-坐骨神经联合阻滞, 从患者两侧髂脊与脊柱棘突连线的交汇处寻找其腰丛神经, 并沿术侧约5 cm处行穿刺;从股骨大转子-骶裂孔连线间的交汇处、股骨大转子间的中点下方及髂后上脊连线寻找其坐骨神经进行穿刺。电流及频率分别为1 mA、2 Hz, 释放电流前需将穿刺有效连接, 致使下肢四头肌肌群有效收缩;将坐骨神经阻滞后促使腓肠肌与踝关节肌群收缩;电流设置成0.305 mA, 使肌群收缩、针尖抵达阻滞点。经回抽无血后注入1.0%利多卡因与0.5%洛卡因;腰丛神经、坐骨神经注入量分别为20~25 ml、15~20 ml, 且术中麻醉药镇静治疗需依据患者临床情况实施。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12、24 h VAS评分、BCS评分, 两组患者均采用VAS评估其疼痛程度:在纸上划一条长10 cm的横线, 一端表示为0分, 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分, 表示剧痛;并通过BC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舒适程度[1]。②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 麻醉后20、25、30 min的HR、MAP水平。③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包括呼吸抑制、头晕、嗜睡、下肢运动障碍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BC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 h 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HR、MAP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后20、25、30 min HR、MAP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 对照组麻醉后20、25、30 min HR水平升高, MAP水平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 低于对照组的3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比较( x-±s, 分)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BCS评分比较( x-±s, 分)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HR、MAP比较( x-±s)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能力及耐受能力较差, 故临床手术治疗极为重视老年患者麻醉的安全性。而大多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素质及器脏功能的减退, 极易合并其他并发症。进一步导致手术麻醉耐受度降低, 敏感度提高。为此, 老年患者极易在麻醉过程中因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而发生医疗事件[2-5]。
而老年患者在麻醉诱导过程中, 气管插管可导致其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提高, 引发应激反应, 影响其预后效果。故采用有效且安全的麻醉手段对降低医疗事件具有积极的影响价值。而神经阻滞镇痛主要通过对患者的解剖标志、异感进行准确定位, 对于操作医师的主观感觉能力要求较高, 故盲目性较大。但神经刺激器仅需通过客观指标, 即电流与肌肉运动, 便可精准定位与穿刺, 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故阻滞成功率较高[6-10]。为此, 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刺激器对神经阻滞麻醉进行精准定位后, 其术后6、12、24 h VAS、BC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R、MAP水平变化幅度不大,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0.00%。由此可说明, 神经刺激器定位具有更高准确度, 可保护患者血管与神经。
综上所述, 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椎旁-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具有更高麻醉效果与安全性, 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