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0年以降,“悲催”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大报刊、网站及新闻媒体中,一度成为万千网民追捧和使用的网络热词。作为古代汉语书面语词,目前流行的“悲催”重新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焕发生机的同时,伴随着其语义范围的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和转移。从传统走向流行的过程中,也有着当代标新立异的年轻人崇尚新奇的心理需求这一诱因的促使。
关键词:悲催 悲摧 溯源 语义范围
“悲催”一词最早产生于东汉时期,出自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这里的“悲摧”即哀伤义。虽然此词古已有之,但从如今的使用情况来看,人们并没有沿用旧有的形式“悲摧”,反而更加倾向于使用“悲催”。201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新词语10000条》中收录的也是“悲催”二字,其释义为:“动词,表示不称意,不顺心,失败,伤心,悔恨等意思,带有较强的戏谑意味。”丁建川在谈及此问题时主张使用“悲摧”,他认为“悲催”的“催”是“催促”之义,与“悲”语义不符,在构词理据上也无法解释,因而认为“悲催”是“悲摧”的误写。
《广韵·灰韵》:“摧,阻也。”《广韵·语韵》:“阻,忧也。”根据递训原则,“摧”可训为“忧”。《文选》所收汉苏武诗四首之二“长歌正激烈,中心怆以摧”,“摧”与“怆”“悲”意义相近,是以“悲摧”属于同义连文。在古籍中可以找到许多“悲摧”的用例,如:
(1)亲朋乡党,尽切悲摧;闾里路行,咸増叹泣。(《唐代墓志汇编续集·文德·大唐故郭府君墓志铭》)
(2)虽身居重任,职当忧责,至于岁时称庆,子孙在庭,顾视悲摧,心情断绝,胡颜履载,负愧神明。(《周书·卷十一·列传第三》)
(3)邻邦犯顺,戈戟暗于中原,帝座移居,鸾舆辛于朝野。神人感愤,华夏悲摧。(宋·李纲《建炎时政纪》)
(4)至于事变恩移,不能无悲摧感蹙之情,其事足慨也。(明·文徵明《金宪伊先生感事诗叙》)
以上例句中,“悲摧”多位于小句句末充当谓语,用以陈述说话人内心的悲伤与哀痛。唯例(4)中“悲摧”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移至宾语前充当定语。尽管用例不多,但也可以看出唐以后“悲摧”的句法功能正趋于完善。
“悲摧”一词因其文言色彩浓厚,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直到最早以“悲催”这一形式在2010年网络上的风靡。如今其使用范围早已超出了网络,以燎原之势扩散到各种媒体和现实生活中。“悲催”最早出现于2010年,但当年用例尚且不多:
(5)世界杯期间,中文互联网又添新流行词汇,先是“ME AND KAKA”被广为传唱,接着“悲催帝”隆重登场,火爆异常。(《江南时报》2010-07-14第02版)
到2011年“悲催”的使用激增,甚至出现在一些严肃的报纸中:
(6)有不少年轻人在网上自嘲为“悲催族”。都市呆不住,家乡回不去,蓝领不愿干,金领干不了,面对“生活之重”,在阵阵“悲催”声中麻木了心灵、冰冻了梦想。(《人民日报》2011-05-31)
(7)可见假文物泛滥让绝大多数民间收藏者做了冤大头,无疑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文物市场乱象丛生,根本原因在于法律缺失。(《人民日报》2011-10-01)
“悲催”虽表示“哀傷”义,但其词义并不比“哀伤”浓重,因为其词义在语用中附加了轻松调侃的语义色彩。重新进入现代汉语视野的“悲催”,已成为当代年轻人表达不满情绪的流行词。如:
(8)俗话说,开源加节流。但是在这个连盒饭都连连涨价的年代,理财真是一个悲催年代的悲催话题――用和以前一样多的钱过和以前一样的生活,似乎很不可能。(《羊城晚报》2012-12-23)
(9)儿时的玩伴,永恒的经典,25年后华丽回归大银幕。这个怀旧牌打在了无数70后、80后的心坎里,蓝精灵、格格巫还有那只悲催的阿兹猫不知陪伴了多少人走过了难忘的童年。(《南方日报》2011-7-30)
(10)首先要吐槽一下某局万恶的“保护”政策,让电影《超凡蜘蛛侠》的大陆上映日期悲催地排到了八月底,足足比北美迟了差不多两个月!(新浪游戏2012-8-8)
作为古代汉语书面语词,重新在现代汉语中复活的“悲催”本应继承其庄重的文言色彩,用于正式语体。但从在网络上开始出现起,“悲催”的使用就有“小题大做”的修辞意图。年轻人若说某事很“悲催”,也就相当于承认或暗示了这些事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听者也并没有因对方的“悲催”而感到痛心疾首。
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悲催”词义中附加的“调侃”色彩成为语义焦点,比其概念义“哀伤”还要突出。古语词“悲催”的概念义反而被现实语境所削弱,从而消解了“哀伤”的程度,更加符合当前年轻人的真实生活,并产生了高于生活的夸张效果。而这种陌生化的略带夸张的修辞效果正是语言使用者所追求的,这也正是“悲催”成为流行热词的重要动因。
参考文献:
[1] 丁建川.“悲催”与“悲摧”[J].咬文嚼字,2012(1):38-40.
[2] 李馨.鸠占鹊巢的“悲催”[J].语文建设,2011(5):36-37.
作者简介:卢方舒,1997年,女,籍贯:河南商丘,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