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阳城的“小延安”

2018-09-03 09:25赵秋生
文史月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阳城县委抗日

赵秋生

暖辿村位于阳城县西南约35公里之处,析城山之北。该村地处中条山东麓,山川交错,沟壑纵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相传,古代商汤王乘坐人力车祈雨路过该村时,正值寒冬腊月,偏巧在这个山凹里避风又暖和,便住了下来,待到来年春暖便登上圣王坪进行祈雨。为留念想,他便赐名此村为暖辿。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中共晋豫区党委、八路军豫晋边联防司令部、中共阳南县委县政府以及阳城县第六区分委区政府都曾驻扎于该地,写下了抗日战争史上的不朽篇章。这里也是我党我军重要领导人抗战时期往来于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与北方局、太行八路军总部的主要通道之一,故该村被誉为阳城革命斗争史上的“小延安”。

1938年3月上旬,中共晋豫特委(1939年1月改称为晋豫地委)在阳城县横河镇下寺坪村成立。1940年1月,中共晋豫地委改为中共晋豫区党委,聂真任区党委书记。不久,晋豫区党委和太南区党委合并为中共太南区党委(后又更改为中共晋豫区党委)。1942年初,中共晋豫区党委与太岳南进支队司令部在聂真书记和王新亭司令员等率领下挺进阳城,4月初,中共晋豫区党委进驻暖辿,自此到1943年3月,晋豫区与太岳区合并,中共晋豫区党政首脑机关基本长驻于暖辿村。在这小小的山村,区党委、区政府领导晋豫边区抗日军民开展建党、建政,加强武装建设,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推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实行民主选举,改造政权;动员全县人民群众筹备军粮,支援前线;发动有志青年参军参战,壮大了抗日力量。在较短时间内,开辟了以阳城为中心,东连晋城南部、沁阳西北部;南连济源、王屋北部;西连沁水南部、翼城、夏县东部的晋豫边抗日根据地。

1942年4月初,中共晋豫区党委奉上级指示,在济源县邵源镇成立了豫晋边区人民抗日联防区(简称“豫晋联防区”),由刘忠任司令员,中共晋豫区党委书记聂真兼任政治委员。同月中旬,豫晋联防区司令部进驻暖辿村,一直到晋豫区与太岳区合并为止。豫晋联防区下设三个军分区,同时辖管原太岳南进支队的十七团、十八团、五十七团以及各县的地方武装,还相继成立了济源、王屋、沁阳、翼城、阳城、沁水等县的抗日大队。

1942年5月间,日军发动了所谓“第二期驻晋日军总进攻”,出动第三十六师团、独立第十六混合旅团共7000多人,“扫荡”岳南及晋豫边抗日根据地。5月7日,中共北方局委员、太行军政委员会书记、八路军129师政委邓小平同志,在王新亭同志陪同下历时四十余天,视察中条山地区的工作,多数时间住于中共晋豫区党委机关驻地暖辿村西头上院,并在此上院东南小楼召开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会上聂真书记代表晋豫区党委汇报了开辟中条山根据地的斗争过程和工作进展情况。邓小平同志肯定了晋豫区党委的工作成绩,赞扬了区党委开辟岳南及中条山时的进军部署和党组织所采取的“精于隐蔽、利用合法”的斗争策略,并指出要继续巩固这个地区,要进一步发动群众,反奸除霸,减租减息,扩大武装,整顿队伍,安定群众的生活;要配备小型武装或武工队,深入游击区、敌占区活动,打击汉奸,宣传党的政策,并对下一步的工作任务作了客观的具体分析,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意见。

早在1942年2月初,中共阳南县委在河北的坪泉村组建成立,时隔不到一年,1943年初转驻暖辿村,直到1945年4月阳城解放,基本驻扎于此地。当时县委书记先后为王竞成(女)和李敏唐。阳南县委下辖六个区分委。与此同时,阳南县抗日民主政府于1943年2月初也由桑林乡的辉泉村转入暖辿村,直到1945年4月阳城解放。阳南县先后两位县长为魏维良、刘裕民同志。阳南县政府下设民政科、财政科、教育科、通讯邮电班、生产建设科、司法科、公安局、看守所、粮食科、武装科、交通站、工商管理科12个政府职能机构,全部驻于暖辿村。全县还设立了六个区政府。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阳南县委书记王竞成同丈夫、县长刘裕民一道,领导全县人民为粉碎日军的疯狂进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遵照邓小平政委的指示和区委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力,派出得力干部深入农村进行党组织整顿与恢复;建立“双减”委员会,对全县各村双减骨干人员进行培训,将减租减息斗争推向纵深;面对根据地极端困难的局面,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各区成立互助组,开展大生产运动,惩处汉奸恶霸,扩大根据地,缩小敌占区;积极组建青年抗日先锋队、支援前线运输队,动员全县有志青年参军参战,奔赴抗敵战场。先后在暖辿村举行全县民兵三大技术训练和爆炸运动训练以及联防作战训练,在该村召开县、区、村干部、民兵和附近群众数千人参加的反“扫荡”胜利祝捷大会,表彰了在反“扫荡”中英勇杀敌的县独立营以及一些勇敢斗敌的民兵和群众英雄,大大鼓舞了全县人民奋勇抗敌的胜利信心。阳南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英勇奋斗,为阳城抗日斗争的胜利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暖辿村也曾是阳南县六区分委的所在地,从1943年至1949年,长达六年。历任分委书记为:张镇东、丁野、原英、杨启章、赵诗元、阎效忠、张保玉等。战争年代,阳城六区在抗日斗争、教育兴学、减租减息、生产自救、开展大生产、进行土改、征兵等各项工作中走在全县的前列。区里办的第六高级小学曾为全县乃至全国培养了优秀人才。作为区政府所在地的暖辿村,在战争烽火年代,当地人民群众积极支持与配合各级政府的工作,在六区政府直接领导下,大力开展生产运动,热情为八路军服务。该村成立“暖辿村青年剧团”,编排了《围困白桑》《割电线》《王贵与李香香》《出路》等主要剧目,在全县巡回演出,进行抗日救国宣传,鼓舞了全县军民不断开展抗日斗争的士气。一批批热血男儿在政府号召下,参军参战,奔赴杀敌前线;一批批英雄健儿为全国解放足迹踏上大江南北,血洒长城内外,先后有不少优秀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牺牲。

暖辿村具有古老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特别是红色经典文化。许多史料遗迹都表明,该村是一个典型的古村落,村中的老四合院大多为明清时期建筑,村落古朴,民风纯正,民俗典型,环境优雅,是理想的休闲之地。村内有26处阳南县委县政府机构旧址和邓小平、聂真、王新亭、刘忠等老一辈革命家工作旧址。只因近七十多年的风雨侵袭,风吹日晒,很多古房和革命遗址已倒塌损坏,年久失修。这些年,暖辿村为加强老区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的保护,正千方百计申请寻求资金进行革命遗址的抢救维修,力争把该村打造成一个具有山区特色的红色革命老区村,为阳城县委县政府实施的“全域旅游、全民旅游、四季旅游、红色旅游”增添光彩。

猜你喜欢
阳城县委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天下为家
矮奴
台江县委离退局传达学习十二届县委常委会第17次(扩大)会议精神
山西阳城焙面娃娃发展现状及其商业价值
阳城的善政
黔西县委离退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
赫章县委离退局组织离退休干部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