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8-09-03 03:50段庸健
神州·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香蕉创设情境

段庸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开发智力和能力的前提和条件,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对于数学教学更具有特殊的意义。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

1.师生人格平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的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教师切忌认为自己是老师,高人一等,凌驾于学生之上,动不动就无端训斥、漫骂,甚至横眉怒对,冷眼相加,冷嘲热讽,而是要走近学生。同时,也要让学生走近教师,因为学生与教师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2.建立朋友关系

在课余时间,老师不妨当当学生的朋友,听听他们的心声,投其所好,关注一下他们的世界,和他们聊聊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你会发现你和学生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他们对你的接受和喜爱就会逐渐迁移到课堂学习之中。

3.亲其师,信其道

师爱的力量是神奇的。你对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很可能因此而喜欢你,喜欢你教的学科,爱上你的课。这就需要我们的工作细致入微,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比如,我在每天放学时总是重复同一句话:“路上小心,注意安全。”虽然是习惯性的叮嘱,却温暖了学生们的心。

二、利用课堂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1.巧设悬念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导入会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精心设计导语,为课堂创设浓郁的感情氛围,是引发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好的导语可以导引和控制学生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顺向心理定势,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产生良好的教学准备状态,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轨道。因此,教学时我注重从教材内容出发,以创设悬念来引入,如在小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中讲到《6加几》时,我就用一个悬念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咦,老师忽然听到了一片欢笑声,哪里传来的呢?哦,在这里,孩子们赶紧打开书本找到他们吧!”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攀比心较强,可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我们不妨把孩子们的攀比心正确引导为正常竞争。在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在教师的引导调动下,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积极参与到竞争学习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让孩子们来个创先争优。如在讲课堂练习时可设置闯关游戲,小组强大等。

三、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小学生非常爱听故事。小学数学的教学可以引进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通过讲故事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时要善于捕捉这一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内容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如:小猫钓鱼,小猴子吃香蕉,猪八戒吃西瓜等。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做好故事与教学的融入。一是用故事导入新课,激起学习的兴趣,有趣的故事,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稳定地发展。如在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的过程中,讲述了小猴子吃香蕉的故事,小猴由于贪吃,把妈妈留给他做午饭和晚饭的香蕉在中午的时候就全部吃掉了,于是小猴不得不吃完香蕉后去寻觅晚餐,在路上它看到了两棵香蕉树,一棵有香蕉,一棵没有香蕉,这时候树爸爸说话了“小猴呀,你必须算出这里一共有多少个香蕉才能把他们摘走!“你们能帮帮小猴吗?”学生的探索欲望及其强烈,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正确列出了算式。在汇报时提出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呢?怎样计算呢?新课就在故事留下的问题中开始了。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让他们懂得应该帮助有困难的人,乐于助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列式解答后他们有了成功感,情绪也十分高涨,随着小猴的行走路线慢慢前行……学生很自然的将自己融入到故事情境中,作为了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创设故事式的问题情境,激起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二是在故事情境中练习,提高解题兴趣。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度的练习是巩固新知,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思维的必要手段。在解题方法上基本同于课堂上的新授,或是在基本题上的拓展与延伸。如果只是机械的出示习题,按部就班地解答,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来说是很枯燥的,往往会引起反感、厌学的情绪。将练习寓于故事情节中,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实践操作,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特别好动。教师切忌“一言堂”,学生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差。而让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这一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的课堂应该增加一些实践操作来活跃教学,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朋友们排成一队,小明前面有6人,后面有4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许多学生很快做出6+4=10。此时不能马上说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来演练一下,把小明叫到讲台上来,再找6个人站在他前面,4个人站在他后面,让小朋友们自己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这时,学生兴趣盎然,还须加1,把小明给忘了。一个难点就这样解决了。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各种有效教学手段,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体会到学习中的乐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而掌握知识,增强技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地游弋于数学知识的海洋,才能品味学习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数学能力的欲望。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香蕉创设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快手香蕉饼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瓶里有香蕉
香蕉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