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井喜 吴修利 张莉弘
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此理念是对国家发展方向的定位,是对未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预告。“创业、创新”应该成为这个民族的思想状态和生活状态。然而,目前传统的“精英式”、“研究型”、“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早已受到严重挑战,促使新建本科或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提升发展提出了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与方向。如何创建具有应用型教育特色与创新特色突出的地方高校食品类专业,成了当前食品类专业在转型综合改革建设中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工作。
课程是学校改革与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和直接载体,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基础。如何将先进的理念、知识、技能引入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实现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教学改革破解的难题。食品工艺实验属于设计性实践课程,在这种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对高校食品工艺实验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就更为迫切。然而,当前食品工艺设计实验教学仍沿用传统的食品制作加工工艺过程,重点在于验证和感知食品加工各工艺单元操作的内容,学生实验都是在教师和教材的“精心指导与安排”下进行的,只需照方抓药、机械操作,没有机会使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性实验则是指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设计题目,通过查询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独立完成实验,进行数据处理并撰写报告。设计性试验除了具有验证性实验的作用外,更侧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探索精神,提高创新能力。《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的创新性改革以岗位工作任务和能力需求为依据、以典型食品生产工艺设计任务为载体、以拟设计一个能生产出高质量产品、管理方便、效益较好的食品工艺为目标,采用案例分解、任务分配、全过程全方面参与的项目教学模式,减理论,多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院实验室具备多种实训设备,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场所,此外,我校已与长春皓月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吉林华正牧业集团、吉林乳业集团广泽有限公司、长春米旗公司、中粮集团等多家著名食品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可为学生实践设计提供良好的前提基础,通过实验实训可加强科研和教学互动,提升专业内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及技术领域的专门人才。项目主持人本科及硕士在读的院校均为食品专业重点院校,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多年来一直担任食品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并且熟悉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具备一定的思路;项目组成员主要来自食品科学教研室,多为“双能型”人才,长期工作在教学、工程及科研的一线,相信在预定时间内能够顺利完成该教研项目,为社会和市场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应用型型人才。具体措施如下:
课程内容改革
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课程重新构建了以工艺设计、配方设计和工厂设计为主的三大板块。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产品方案设计与优化、食品工艺设计与优化、食品配方设计与优化、工艺衡算与设备的优化选择、食品生产车间布置设计、技术经济概算与投资优化等六个项目内容。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避免了学科化课程中教学内容的重复和脱节,使得工艺设计教学内容连贯性提高。
教學方法改革
本课程采取“学生分组与项目认领→基本理论知识导入→案例教学→任务驱动→资料咨询→现场教学→分组设计与讨论→成果汇报→教师分析补充→相关视频扩展”逐级引导式教学方法,同时利用我院实训中心以及企业资源进行情景式教学。
教学过程改革
采用统一组织、集中管理、分组设计的组织形式,集体辅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教学过程分为:方案设计;方案修改与审批;实验研究;数据整理与撰写实验报告、答辩与考核等阶段。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工艺参数设计和品质分析,完成数据整理,并提交实验设计说明书和实验报告一份,最后采用多媒体完成答辩。
以实际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将校企合作管理融入教学,提高学生企业认知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自主完成生产任务,在生产过程中培养职业素质,强化专业知识及技能,从而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因此,校外实训以及实习课是对校内课堂专业理论知识的补充与提高。此外,校企双方共同管理,专业教师全程参与,企业技术工程师边讲边示范,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及管理,既发挥了企业技术工程师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优势,又使教师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H170168,课题名称:《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创新性改革——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