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教育无痕

2018-09-03 03:50曹晓婕
神州·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差异

曹晓婕

摘要:本文以纪录片《大师来访》为例,以中西方教育观念为切入点来看我国教师与西方教师围绕学生音乐创作这一事件在言语与行动方面的表现。由此观照二者之差异,并试图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模式探析我国现行教育观念在具体实践中的优势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大师来访》;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

教育伴随着人类文明而起,不仅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在当下这个知识爆炸、人才辈出的时代,如何树立正确有效的教育观念、怎样更好更全面地培养下一代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家们共同关注并探讨的话题。

中国最早的“教”字出现在甲骨文中,属于象形文字。根据其形象把“教”字可以理解为,用鞭打的方式迫使孩子学习知识。故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中国的教,简言之,即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强调的是教师将知识单方向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在西方,“educ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ducare”。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ducare”在拉丁文中是“引”的意思,合在一起可以理解为“引出,导出”,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育则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是将学生原有的智能或潜在的素质启发出来的过程。诚然,受历史起源、传统文化、民族性格等的影响,中西方的教育(诸如:教育方法、教育观念、教育工具、教育模式等)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于此,我将以纪录片《大师来访》为例,以中西方教育观念为切入点来看我国的教师与西方的教师围绕学生音乐创作这一事件在言语与行动方面的表现,由此观照二者之差异,并试图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模式探析我国现行教育观念在具体实践中的优势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缘”起平时课上欣赏的一部记录片《大师来访》。你相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没有得到任何特殊指点、没有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练习、甚至从未掌握过专业谱曲知识的背景下能够在三天内谱出和谐美妙的乐曲吗?没有起承转合,没有矫揉造作,甚至不懂世事,你见过如此的音乐创作吗?

那是来自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的大师在三天时间内指导来自上海少年宫的五位毫无作曲基础知识的孩子实现自己作曲,让他们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自己擅长的乐器传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尽管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这位来自西方的音乐大师在这短暂的三天里实现了一步步拉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展现个性与发挥想象力、通过彼此合作、鼓励、平等交流的形式尽情遨游在音乐的海洋中,最终完成个人作曲的目的。来自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的大师和他的团队们用自己的方式燃起了五个孩子的求知欲望,激起了他们的创作灵感,用一种几近“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得孩子们在一种舒心愉悦的氛围中交流、收获与成长!

何以体现呢?这位来自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的大师和他的团队们在“帮助”五个孩子完成个人作曲目标的过程中,在以下这些方面使我记忆犹新、受益匪浅。首先,大师和他的团队们自始自终都营造着一种自由、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和谐的氛围。”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们由内而外地感受到了自由、轻松,如此,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从而有助于促进师生间富有默契的交流以及和谐愉悦的相处。从纪录片《大师来访》中,可以看到:在第一天大师第一次给五个学生上课的时候,他并没有采用死板、机械式地互动和交流,而是通过与少年宫的五个孩子一同做游戏:先按次序介绍自己擅长的乐器,并且互相了解各自乐器的特色,为后一阶段的音乐交流打下基础;再由大师的助手和大师配合用语言、手势、图画、线条等各种沟通符号来表达助手老师心中试图想传达的音乐,抒发心中的情感,从而达到拉近彼此的距离,使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到这个集体中的初衷。其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师比起关注学生的音乐技术能力,更多的是关注到孩子们作为一个个体、作为一个人的特有想法与个性发展。在他第二、三天与孩子们之间互动、交流、指点的过程中,他可以说从来没有否定、批評过任何一个孩子提出的关于音乐创作方面的“奇思妙想”,他总是以“很好,可以,坚持,加油!”这类语句进行积极及时地回应,并且极力激励、支持孩子们的点子并给予一定的专业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他更多承担的是一位倾听者、朋友的角色,他用自己的真诚、精湛的技巧开启了孩子们不断创作的欲望和坚持下去的信心与勇气。当我看到在最后的展示成果的音乐会场中,听到孩子们所谱写的作品被生动美妙地演绎时、看到他们脸上所洋溢着满足、喜悦和自豪的神情之时,我的内心不知怎么的也是一番热血沸腾!我想,孩子们三天完成作曲的成功并非偶然的,除了他们自身对于音乐的热爱以外,更多是来源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帮助。在这个纪录片里,我所看到的有益的外部因素来源于大师和他团队的教学方式、所营造的教学环境,而这些又何尝不是他们教育观念的直接反映呢?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现行我国的教育以及它背后所折射出的教育观念。无独有偶,在纪录片最后几分钟,出现了如下的画面:视线回到我国,当其中一个孩子兴致勃勃、满怀期待地拿着她的作品试图向她的少年宫老师寻求意见与帮助的时候,那位中国老师以简单“这怎么能行,你什么都没学怎会作曲,等你以后学了基础知识再说吧”的回应拒绝了女孩子的请求。脑海中,女孩的无奈、失落以及双眼噙满泪水的画面久久无法抹去……

毋庸置疑,仅仅是西方大师和中国少年宫老师的行为就可见: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是多么的迥然不同啊!诚然,中西方的教育观念的确存在较多的差异。上官子木在《教育的国际视野中》就曾谈过:“西方人试成功的标志为培养了学生的自信以及符合自己潜质的兴趣;中国人视成功的标志是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以及即使在不感兴趣的学习领域里也能刻苦用功的毅力。中国人对能力的理解比国外要窄得多,我们的基础教育认为学生应该学的内容比发达国家要范围窄的多。”我想,由于历史文化、国家体制等方面的不同,在教育理念上存在差异是无可厚非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应停留在承认差异的阶段,更重要的是:能否做到及时反思、借鉴并且改善呢?将西方正确积极有效的教育理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学以致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

那么,中西方的教育观念存在哪些差异呢?出路何在呢?通过查阅了相关文献,并结合记录片《大师来访》中所涉及的内容,我归纳了如下几点:

其一,中西方教育理念在个性与共性方面的侧重点不同。总的来说,我国更强调学生共性方面的发展,而西方国家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当然,这与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不无关联。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群体文化为主要文化特征的国家,中国人的群体意识来源于农耕为主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习惯于集体作业,成为我国典型的人生体验和一种约定俗成的典型情境,从而造就了中国人的群体文化心理。在群体文化中,群体的整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唯一参照物,是个体利益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教育中更多培养学生“别人怎么看”,因而常用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来获得群体的融合和认可。在思考实际问题和处理实际事务的时候,我国教育所灌输的往往是强调追求共性,即儒家思想的“求同”。具体表现在:一个标志、一个模式、一张试卷、甚至连学生上课的坐姿、举手的姿势都有统一的要求。在学校中,在统一的课堂标尺之下,学生往往被剥夺了合理有效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同时对知识的好奇心、自发的学习动力也会逐渐丧失。所以,中国的学生在创新意识方面可以说比较缺乏,这与我国更强调共性的追求有一定的关系。反观西方,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个体主义,个体主义更着重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人的特色与差异,提倡新颖和个性发展,鼓励自由的独特风格。这种特征助长了西方人对个性的追求,造就了以多样性为特征、培养学生个性成长和学习的西方教育观念。例如西方学校的教学氛围相对我国而言更加自然灵活、较少形式主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没有太多必须遵守的强制性的规则和统一要求,在教与学的设计、内容和方式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学生在这种氛围下相对而言会感到比较轻松与自在,一般来说,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上课的积极性,发挥其自由表达和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其二,中西方教师与学生之间课堂地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认为,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性在处理师生关系以及各自课堂角色扮演方面有着很好的体现与反映。我国教育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大多崇尚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课堂管理上,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教育学生的出发点,往往忽视学生个人特殊的需求与能力的诉求;在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上,习惯于道德说教和批评训斥、不习惯坦诚协商。传统的课堂,基本以教师的单一讲授为主,以教师主导课堂进度和秩序为多。中国的传统教育尊崇“师道尊严”,这就必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强调教师的权威型和学生的服从性,构成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师生关系的突出特征。不得不说,权威型管理因适用于当下的应试教育而满足了现行教育的现实需要,应试教育需要的是挖掘了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的潜能,更多的是技能方面的知识,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积累或者记忆尽可能多的信息,而来自权威的强权式的压力能够“恰到好处”地迫使学生在短时间集中精力,抛却一切杂念靠爆发力与冲劲取得所谓的最佳效果。但这也导致了部分学生难以形成民主精神、平等意识、自主学习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并有依赖性强、选择能力低和缺乏客观的判断力的发展趋势,致使限制部分个体的独立发展及潜能的开发。我想,这就容易产生:在孩子们最有勇气发表见解的时候压制了他们的表达欲望,也正是在他们最有可能培养自我表达能力和产生一个属于自己的想法并且希望得到老师的点评和指导的时候处于“闭门羹”和无处可寻、无人求助的尴尬境遇。而在西方,无论是在纪录片《大师来访》和以往看到的影像中还是基于一些文献的阅读,关于西方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把握更多侧重于以学生为主的倾向。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的所思所考更值得被关注和评析。老師在大多数情况下承担了一种引领、解答、课后指导的作用,他们把更多的机会和时间留给了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期间,学生靠个人的感觉、凭借个体的经历去探求未知的可能,去完成老师设置的任务甚至在此基础发现更多的奥妙、挖掘属于自己更多精彩的可能。

以上我所提到的只是中西方教育观念方面存在的部分差异。当然,我也没有完全否定现行我国的教育观念。只是,或多或少,和西方的一些教育方式和理念相比,在某些具体问题中我国教育理念的确存在一些弊端,值得反思与改善。我不禁扪心自问: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我们(所有从事教育事业的群体)究竟能够给予他们什么帮助?教育究竟应该给他们什么呢?什么样的教学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健康(在这里更多指心理与精神方面)发展呢?我想,这些问题都是充满实际意义的,并且亟待思考和付诸于实际行动去解决的。与我而言,是否能够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在不改变现有我国课堂讲原则、守秩序的环境下,教师试图转变一下以往灌输、强制的教学方式,运用倾听、引领、指导的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让更多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平等和轻松的氛围收获知识,取得成长!对于孩子而言,他们所面对的不再是机具外在形态的工具的强加和知识的灌输,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汲取所需要掌握的本领并且有效地得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老师的一个微笑的给予、一次眼神的肯定、一次及时的点评和指导,更具有价值和激励性!而这些种种,看似是“稍纵即逝”的教育方式却在不知不觉中以“细无声”之势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灵,带去了如沐春风般的温暖与帮助……教育无痕,润物无声。美哉!妙哉!

参考文献:

[1]李璇.中西方教育文化差异的根源探究及对我国教育观念转变的启示[J].才智,2011.

[2]易凌云,庞丽娟.教师教育观念:内涵、结构与特征的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

猜你喜欢
差异
相似与差异
平等的意义
应用导向下的标准成本法综合案例构建
南北过冬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差异”作文导写及例文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大家不同,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