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玉芬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关于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相关研究的普遍性结论是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性,但是智力资本的不同结构维度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性存在差异。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全行业的研究、或者区分不同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智力资本;企业价值;相关性
智力资本从其产生之初,似乎就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专利。的确,人们刚开始认识智力资本时习惯将其与人的知识和技能等同起来,所以早期很多学者都是研究人力资本对价值创造的促进作用。
1 智力资本的内涵
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J.K.Gal-brainth)首次提出了智力资本一词。他强调,智力资本不再是“作为纯粹的智力”的含义,而是体现为一种智力性活动,智力资本在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还是有效利用知识的过程,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然而他并没有给智力资本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也没有界定智力资本的内涵要素。K.E.Sveiby(1989)定义了狭义的智力资本,即财务报告上不能显示的隐藏部分。Annie Brooking(1996)将智力资本定义为“对公司得以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和”。这两位学者将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等同起来。还有不少学者从知识的角度来定义智力资本。Edvinsson(1997)认为智力资本是对知识、经验、组织技术、顾客关系和专业技能的掌握,让组织在市场上享有竞争优势。Bell(1997)也认为智力资本是组织中的知识资源,包括组织用以创造竞争优势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心智模式。
国内学者对智力资本的研究从90年代才开始的。学者李忠斌(2000)认为,智力资本是突出高科技特征且具有独占性的、全新型(新理念、诀窍、管理技术、专利技术和新成果、新产品等)、扩张型的价值资本。朱学义,黄元元(2004)认为,智力资本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以智能和开拓创新为特征的,给单位带来竞争优势和巨大財富的资本。金帆(2005)认为,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其主体自身的创造价值的才能。李平(2006)将智力资本定义为企业拥有的、符合企业战略发展需要的、能够借以为企业创造价值、形成竞争优势的无形资产。
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智力资本的定义,无形性和价值创造性是大家都达成共识的,至于智力资本是否是企业内在的资源没有一致的看法,笔者认为智力资本应该是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另外,鲜有学者明确提出智力资本的动态性、学习性,而这两点恰恰是人们深刻认识智力资本很重要的方面。因为智力资本所包含的要素是随环境变化而自发或强制调整的,正是这种适应能力使得企业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在竞争中获胜。
2 智力资本的构成要素
对智力资本组成要素的阐述更是百花齐放。目前国外有几种典型的分类方法:Edvinsson & Sullivan(1996),Robin Roslender(2000)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性资本两部分。Sveiby(1997)认为企业的智力资本由三部分构成:员工能力、内部结构、外部结构,他实际上是将结构资本分为内部和外部。Brooking(1998)将智力资产与无形资产等同,认为智力资产应包括市场资产、人才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和基础结构资产。Sullivan(2002)认为组成智力资本的主要因素是人(具有内在的无声的知识储备)和外在的既有知识体系(智力资产),智力资本其实是人的无声的知识通过一定的媒介转化为的智力资产。国外最为权威的一种分类方法是将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Bontis,1996,1998;Bontis et al.,2000;Edvinsson&.Malone,1997;Edvinsson &.Sullivan,1996;Roos etal.,1998;Ssint-Onge,1996;Stewart,1997,1997;Svei-by,1997)。
国内学者根据国内实际情况和研究需要也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方式。郑晗(2000)将智力资本分为“知本、智本和人本”三个方面。刘文忠(2000)将智力资本的资产形态分为“市场资产、知识产权、人力资产和组织管理资产”四部分。洪茹燕,吴晓波(2005)认为建筑设计企业的智力资本应包含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知识产权资本和社会资本。蒋蓉华,闫春(2006)在研究知识密集型企业智力资本时提出了H-S-C-E模型,将经营者人力资本做为智力资本的一个单独的因素。屈志凤,肖志雄(2017)将智力资本的要素概括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关系资本。由于国内对智力资本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大部分研究者还是采用国外典型的H-S-C模型。
尽管众多研究者对智力资本的要素看法不一,但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地位是得到大家认可的,其它要素可以说是人力资本创造价值的桥梁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创造价值的作用。笔者也认同这一点。即使如此,对智力资本的要素的分类仍然存在界限不清,缺乏严谨的分类标准的缺陷,而智力资本会计要想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科学的分类方法是必须的。而且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智力资本各要素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3 智力资本和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Nick Bontis(1998)就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测量和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可以用因子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PLS)等计量方法来测量智力资本,并设计了模型用于管理企业的智力资本,而且认为智力资本的研究能使公司更具战略眼光。在此研究基础上,Nick Bontis还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马来西亚服务业与非服务业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认为在各行业中人力资本是重要的,结构资本的开发与企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Ahmed Riahi-Belkaoui(2003)从资源基础和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用《财富》杂志1991年评选出的美国100家“最大跨国”制造和服务公司81家为样本,发现智力资本对美国跨国公司的绩效有积极显著的作用。Marvidi (2004,2005 )对日本和希腊银行进行研究,证实了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积极的贡献。George Tovstiga & Ekaterina Tulugurova(2007)采用问卷调查研究了俄罗斯小型创新企业(SIE)中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得出结论是智力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对企业价值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国内关于智力资本各组成要素与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起步较晚。李嘉明(2004)运用VAIC模型研究了我国高度依赖智力资本的计算机行业企业的主要资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结构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物质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也有贡献,但在统计上不十分显著,而结构资本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负面影响。余海宗,邓倩(2007)运用VAIC模型对我国高新技术行业和纺织、服装业上市公司的智力资本构成要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类行业的公司物质资本增值率、人力资本增值率与企业的绩效显著正相关,結构资本增值效率与企业绩效显著负相关。王维、王越(2018)以2012-2016年469家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其实证结果表明: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研发投人对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刘英男(2015)以2008年14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新兴资本市场中,人力资本和关系资本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结构资本与企业价值负相关,结构资本没有有效地发挥出创造企业价值的作用。杨晓丹(2014)以2007-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智力资本各组成要素对企业价值贡献的有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对传统技术行业还是高科技行业来说,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程度最显著,结构资本基本不起作用。
4 文献评述
国内外关于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相关研究的普遍性结论是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确实正相关,但是研究同时也表明物质资本仍然是企业竞争优势重要的源泉。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我国国有企业较多,而国有企业通常没有巨大的财务压力,再加上国有企业享有的其它特殊待遇,因而他们没有强烈的动机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智力资本上。其次,由于智力资本会计还很不成熟,企业在智力资本的确认、计量、披露和管理上都存在困难,以致于使智力资本的价值无法通过有形的利润体现出来,造成企业家对智力资本的作用认识不足,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仍然优先考虑物质资本或财务资本的筹集和运用。另外,由于研究者所能得到的有关智力资本的数据非常有限,所以在进行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时仅利用年报中有限资料会使研究无法深入。
纵观国内外的有关智力资本构成要素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笔者发现绝大部分学者做的是分行业研究。这是因为智力资本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与知识有关,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型的企业被认为是智力资本集中的行业,而劳动密集型企业则是物质资本集中的行业,故研究领域选取知识密集型行业通常是合理的。但是,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知识密集型行业在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而财务资源又相对缺乏时,都要考虑如何挖掘和利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非财务资源,以创造一种无法模仿的竞争优势。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也不得不寻找新的创造价值的途径,进行智力资本投资和管理便成为一种必要的手段。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做全行业的研究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与此同时,智力资本的组成要素在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程度却可能有差别,区分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的研究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王维,王越.智力资本、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基于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8,(04):13-19.
[2]杨晓丹.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的有效性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01);35-40.
[3]Antonio Carmona-Lavado,Gloria Cuevas-Rodriguez,Carmen Ca-bello-Medina.Social and organizational capital:Building the con-text for innovation[J].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10,(39):68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