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友根
“智趣语文”中的“智趣”不是“智”和“趣”的简单相加,而是充满智慧的趣味和充满趣味的智慧相互生成。“智趣语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从教材文本出发,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突出智慧引导和趣味驱动,让语文充满情境趣味,评价智趣语文课堂,注重突出适度表扬性、 委婉批评性和激励生成性如果运用好数据,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一、数据评价,表扬先行
表扬是教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能使课堂迅速生成和谐的环境氛围。适度表扬,能使学生在受到更多关怀的同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表扬学生,能使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30%以上。
适度表扬能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研读探知。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评价中,建议学生根据刘和珍被害的内容,鼓励他们就其中的细节进行分析。课文中写道:“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在那时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学生对此纷纷表明自己的观点。有学生认为:“一系列的短语描写,使得描述更有针对性和真实感。”有学生认为:“这样的场面描写本身就很残酷,令人发指,也真实再现了北洋军阀的残暴不仁。”还有学生觉得:“这样的描述未使用任何修饰词汇,却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更凸显了作者的文字功力。”我根据学生的讲述分别表扬他们发现的精彩。通过这样的引导,课堂学习气氛更加热烈,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比较明显。在随后的课堂反馈数据中,绝大部分学生都答对了要点。由此可见,适度表扬的确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适度表扬,还应体现在有效性和分寸上。通过数据分析,按照分层施教的要求,教师应表扬学生的闪光点,多给他们相应的鼓励支持,切实提高他们的学习激情。
二、数据反馈,批评为辅
没有批评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但批评要有一定的艺术性。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予以评价。在既看到问题,又能找到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深刻感知。
数据反馈可以让教师所提问题更有针对性。如在学习食指的《相信未来》中,针对作者所采用的一系列物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景物有冷暖色调之分,作者却在微妙转化中找到切入点,使诗歌散发应有的活力。經过数据统计,91%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调不一致,不应该成为未来的一种意象。毫无疑问,错误的解读也就成为教学的难点之一,根据数据我马上调整教学计划。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整体理解诗歌,草率做出结论,这无疑是“断章取义”。我没有立刻批评学生的问题,而是推荐学生阅读《相信未来》的姊妹篇《热爱生命》,让学生从中发现背后的故事。很快就有学生在旁敲侧击的引导下主动认识到了自己的思维问题,认识到在语境中理解诗意。所以在批评中结合数据,可以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有深度和广度。
在结合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好批评艺术,就是要让学生在发现自身问题中找到更多的弥补方法,做到有针对性的完善。
三、数据引导,激励生成
运用好激励评价让学生在备受同学关注的基础上收获更多丰富认知。激励诱导,能使得学生在有的放矢地探知运用中获得更多的深刻感知。数据化运用,让学生在找到更多的运用方法基础上生成不一样的思维感知,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
数据确定方向,引导激励生成,让学生发扬自己的闪光点。如在《荷塘月色》教学中,围绕“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的表达主旨,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心情。63.5%的学生从当时的白色恐怖说起,认为这是深受其害,迫于压力而独自散步排除心中苦闷;近20%的学生则认为这是作者自己心理活动的真实写照,此时作者的心境和荷塘彼此之间有密切的联系;18%的学生说,这是作者想借用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很显然,大部分学生都只是根据课文阅读提示得出的结论,思维上缺少探究性。但我还是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初步认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利用散文的“人、事、景”三个维度来建议他们探究:美好的夜晚是景,生活中的琐事是事,人由何产生的苦闷?又该如何来排解?很多学生思维得到了拓展,也就能多角度进行深层探究,如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一切,或者是否要逃离现实,等等。拓展了思维之后也就解决了散文的“神”的问题。
通过数据,在学生“欲说又停、想写又止”的过程中多给他们相应的指导和点拨,帮助他们从相应的激励中获得更多深刻感知。激励能促使数据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
如前所述,智趣的课堂能更多展现生成特征,也是学生积淀深厚语言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数据对比分析,能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分析数据,并采集信息运用到学习中去。教师也就更需要多总结多反思,找到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 (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