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干诠释林业人的精彩

2018-09-03 18:47陈依妮
林业与生态 2018年8期
关键词:林场造林职工

陈依妮

中等个头,脸庞微黑,衣着简朴,行走如风,咋看都不起眼的李瑞颖却与荒山默默“较劲”了整整23年,把冷水江市远近闻名的“茅草林场”变成了“城市后花园”,把青春和汗水都洒向了葱郁的山林,谱写了一曲基层林业人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赞歌。

“既然来了,就要做好”

或许是受环境影响,自小生长在农村的李瑞颖,对山区、对林农、对林业有着特殊的感情。

1995年,李瑞颖从洞口县农业局调至冷水江市毛易国有林场当林业技术人员。初到这里,他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片片乱石荒岗,一丛丛茅草荒野,破旧不堪的办公楼。但即便这样,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因为在他看来,工作总要有人来做,既然来了,就要做好。

跟其他林场一样,九十年代的毛易林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主要依靠经营少量林木和柑橘等短平快的经济作物维持运转。为了寻求发展,1996年,毛易林场在原有基础上成立了县市级紫云峰森林公园,实行的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然而,由于林木资源少,景观质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每况愈下,职工工资日趋减少,林场逐渐陷入了入不敷出,背负着巨额欠款的困境。

工作环境的艰苦,并没有让李瑞颖的工作热情和绿色梦想有丝毫消减,他耐心地跟着一同种树的同事互相学习,挑选苗子、分析土壤、记录气温、总结树种习性,慢慢的成为了林场公认的“万能师傅”。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林场进退无所、彷徨四顾时,2005年和2008年两次突如其来的冰灾,给原本就岌岌可危的林场带来的几乎是灭顶之灾,冻雨形成的冰挂和暴雪使林场好不容易种下的马尾松、香樟、桤木等苗木被劈裂、折断或倾倒。望着漫山遍野的断树,一切心血付之东流,大家都欲哭无泪。

面对这遍体鳞伤、人心涣散的局面,怎么办?林场的出路在哪里?有些人提出了就地解散的想法,但更多对林场怀有深厚感情的职工选择了坚守,李瑞颖就是其中一个。

“绝不落下一个林场人”

2010年,李瑞颖被委以重任,成为毛易国有林场场长,这一干就是8年。

回忆起刚当场长时的感受,李瑞颖感慨万千。“长期以来,我们林场性质不明,不城不乡、不工不农、不事不企,缺少政策、资金的支持,大批职工不得不另谋出路,根本没精力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和培育。”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便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林场未来如何经营?产业如何发展?看着莽莽大山,李瑞颖明白,想要照顾好“面子”,就得先夯实“里子”,通过与林场新班子商讨,决定把惠民工程作为扭转林场被动局面、凝聚职工人心的切入点。

过去,林场职工大多蜗居在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低矮平房里,有些住房墙体倾斜,破烂不堪,新参加工作的职工想要个铺床的地方都没有,更不用提30年前自建的电网和水井了,线路老化容量小,时而有水时而无。

2012年,当危旧房改造项目正式启动时,李瑞颖抓住机遇,抱着“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工作大于天”的信念,四处奔波,苦心诉说,在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和需求后,在半山腰处修建了8600平方米的住宅楼和公共用房,多方筹集了16万元完成电网改造共3700米,改建公用变压器一台,实现电力部门直接供电。之后,林场又投资35万元,铺设管道2200余米,增添自动增压泵2台,让干净的自来水欢快的流进了职工的新居。

“你们看,现在的林场多美丽!不论生活环境还是工作环境,都已经改善了很多。”一说到变化,李瑞颖满脸自豪。

当时间的车轮行驶到2015年,国有林场改革的春风吹拂到毛易林场。这一年,林场被定性为一类公益型事业单位,解除了“身份不清不楚”的尴尬境地,核定全额拨款公益事业编制40名。这一年,林场全面解决全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富余职工通过提前退休、购买服务、提供政策和资金等方式得到了妥善安置。这一年,林场开始陆续将房屋产权置换、林木林地经营权转换,为林场整体发展清除障碍。

谈起这过程的艰辛,李瑞颖一度哽咽:“全场干部职工,都为林场的建设奉献了一生,为他们解决生活保障问题,我们不能落下一个人。”

“守护大山,只为绿满山林”

随着岗位、收入、保障、退休有了着落,大家都开心地笑了,内心也更踏实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干劲更足了。李瑞颖也开始思考林场长远发展大计。他和班子成员经过广泛细致调研,最终确定了发展以苗木为主、西瓜等经济作物为辅的近期产业和森林旅游为主的长远目标。

为搞好林场荒山绿化,扩大公园旅游效应,李瑞颖煞费苦心。在管理方式上,他带领班子成员打破常规,实行林场与职工联合造林,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将造林任務承包给职工,报酬与工作完成进度与质量挂钩;在造林模式上采取苗林一体化,把造林绿化和培育绿化苗木有机结合,景观林和珍贵树种林有机结合,采用高密度、精细化管理和多树种配置,由每公顷造林1500多株增加至3500~5000株,2至3年后郁闭度能达到90%以上,通过高密度的方式达到成林快、投入小、产出高、效益好的目的;在经济效益上,利用林场自然条件优势,在林下种植了约7公顷西瓜、香瓜、柑橘,这些绿色有机水果深受冷水江市百姓的欢迎,纷纷自发前来订购,有效的拓展了林场职工增收致富的渠道,也使农、林、牧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为节约生产成本,李瑞颖以身作则带领干部职工参加所有生产活动,并规定自己每个月不得少于10天的野外作业,饿了就同大家一起啃馒头,累了就席地而坐给职工们讲技术。2013年6月下旬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为保住新种下的40万株幼苗,李瑞颖带领林场班子成员把全体干部职工分为五个工作组,租用三台洒水车,布设2000余米水管,早起晚归,每天灌溉用水600吨,在车辆、管道进不去的高处或角落,大家采用最原始的肩挑手提方式把水送上去。在333.33公顷的山途中,摔了多少次跤、崴了多少次脚、身上划了多少个伤口,李瑞颖已经记不清了,只知道在得知苗木成活率到95%时,大家脸上那开心的微笑。

“一把锄头、一根扁担、一双套鞋、一顶旧草帽,这是每一位林场干部职工上山做工的基本装备。”林场人事股股长谢赞梅介绍说,在李场长的带领下,每一位员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无论做什么事,只要能促进林场发展,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更没有一个人退缩畏难。

凭着这股韧劲儿,毛易林场生态建设步入了快车道,每年造林都在33.3公顷以上。8年间,全场绿化造林和低产林改造达346.7公顷,共计培育各种珍稀树种22万株,景观树35万株,林木保存率达80%以上,满山的青翠让毛易国有林场成为了冷水江市的“绿心”和“生态氧吧”,也让职工的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1.64万元逐渐增长至2017年的4.135万元,年平均增长率达38%。

随着荒山上树苗越来越多,生态环境的好转也引来了大量野生动物,常有不法分子上山伐木和捕捉动物。为守护好生态成果,李瑞颖带领精干力量成立了专门的保卫队伍,实行日夜巡查,对违规放牧、盗伐林木、捕鸟、狩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不法分子予以严惩,并在破坏行为多发地段及必经出口树立森林动植物保护宣传牌及处理规定。在一次上山搜寻的过程中,李瑞颖不慎踩中暗藏的捕兽夹,所幸只夹破了皮鞋和衣服,但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保护这里的一草一木的决心。

林场的力量太有限,随着与附近村子百姓们相处越来越和谐,热心的群众纷纷成为了林场森林管护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遇见疑似盗猎份子就会积极通知林场。

“我知道有很多人恨我,但树木和野生动物都是林场的一份子,谁想偷伐盗猎,我就跟他过不去。”李瑞颖说。

“用实干初心,继续扬帆起航”

为进一步使林场做大做强, 2017年,毛易国有林场开创全省先河,在确保原有333.3公顷森林面积安全完整增效的基础上,与沙塘湾办事处的清塘村达成协议,将林场周边125.3公顷荒山林地委托给林场管理,期限50年,商定在将所托管的林地实施新造后长久定为生态林保护,永久保存,不得砍伐。

说起这次林地流转,李瑞颖相当自豪:“通过我们艰苦扎实的工作,单位稳定了,国有资产快速增加,周边乡、村老百姓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他们愿意无偿把林地流转给林场,是對我们的信任。”

对于林场今后的发展,李瑞颖也有着自己的设想:林场将继续流转周边林地,扩大植树造林的面积和范围,并在现有省级森林公园的基础上以紫云峰公园为核心景区和主体将大乘山优质森林资源合并规划申报“大乘山国家森林公园”,秉承生态性、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宗旨,建设一个集市民游憩、生态观光、自然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郊型森林公园,为促进世界锑都冷水江市的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谱写新篇章。

23年,从技术人员到林场带头人,李瑞颖一步步走得踏实,走得艰辛,走得坚定,也走得欣慰,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基层林业人的精彩。“用实干初心守护好这个绿色大家庭,我会继续下去!”李瑞颖说。

猜你喜欢
林场造林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职工“获得感”这样来
林场住宅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