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丹 姚成立 吴柱国 林清惠
(1.漳州正兴医院,福建 漳州 363000;2.东莞台心医院)
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制定的《医院评审标准》(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for Hospitals,简称JCI标准)中国际患者安全目标(Inter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IPSG)的重要内容之一[1,2]。我院于2016年11月通过评审,被授予JCI标准认证医院。在创建过程中严格按照JCI标准修订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制度、再造流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
1.1.1 在启动创建JCI标准认证医院的工作后,按JCI标准的章节进行分工,选拔章节负责人,严格按照IPSG.4“确保正确的手术部位、操作和患者”[1],深入解析其目标、标准、含义和衡量要素,查找现行制度及流程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根因分析 (Root Cause Analysis,RCA)。
1.1.2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发布的《Surgical Safety Checklist》[3],修订《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制度》、《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表》及流程再造,同时建立了量化考核的督查模式,确保有效落实及持续改进。
1.1.3 设定院内手术/有创操作的区域,包括:住院部手术室;门诊手术室;导管室;放射科;功能检查科;内镜中心;门诊口腔科;门诊耳鼻喉科;病房等。
1.1.4 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项培训,组织拍摄、制作了8部不同场景的 “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视频教材”,深入科室,模拟场景,实地演练,人人过关。
1.1.5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建立了护理部、医务科,二级临床学科的大小循环相套,共同围绕着实现IPSG.4目标,协作分工、相互促进。
1.2 方法
1.2.1 基本要求
1.2.1.1 实施精细管理,全程无缝对接。由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术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配戴腕带、完善病历、知情同意书、手术风险评估、手术部位标记、影像学资料、药品等;将患者送至手术室/有创操作室进行交接时,核查信息,确认资料,双人签字,保证护理工作的可及性、连续性及完整性[4]。
1.2.1.2 统一核查原则,设立改进目标。借鉴其他医院的经验[5],制定《医院手术分级/有创操作目录》,凡列入目录内的手术和有创操作项目均须执行安全核查;设立目标值为执行率100%、合格率100%。
1.2.1.3 固定核查人员,确定责任主体。明确参与人、主责人、发起人及主导人;未取得执业资格证、未办理执业注册者,不得参与安全核查。
1.2.1.4 设定核查时机,规范核查流程。把握核查的时间节点,按照步骤逐项核查;统一核查用语,采用提问→回答所提问题→回答 “核对正确”的规范性语言;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参与核查工作。
1.2.1.5 同步填写表单,及时签名确认。按照顺序,边查边填,三方确认后分别签名,按时归档,纳入病案管理。
1.2.2 手术安全核查
1.2.2.1 麻醉实施前,启动Sign In(入室核查)。由麻醉医师发起、主责并主导,手术医师、护士参与,依次核查: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手术知情同意;麻醉知情同意;麻醉方式;麻醉设备安全性;皮肤完整性;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1.2.2.2 手术开始前,启动Time Out(术前暂停)。由手术医师发起、主责并主导,麻醉医师、手术护士及整个手术团队共同参与,依次核查: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预计手术时间;预计失血量;手术关注点;麻醉关注点;物品灭菌情况;仪器设备;术前术中特殊用药;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相关影像学资料等内容。
1.2.2.3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启动Sign Out(离室前核查)。由手术护士发起、主责并主导,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参与,依次核查: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检查各种管路(中心静脉通路、动脉通路、气管插管、切口引流管、胃管、尿管等);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
术后若发生低血压,应尽快实施扩容治疗。若血压无法很快恢复正常,应该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直到恢复正常血压。
1.2.3 有创操作安全核查 需要麻醉医师参与的有创操作,按照手术安全核查的三个步骤执行;不需要麻醉医师参与、或仅有一位操作医师时,须执行Time Out程序,可邀请护士参与,并填写《有创操作安全核查表》。
1.2.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创建JCI标准认证医院之前,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时执行率低、合格率低的缺陷进行RCA,其根本原因是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培训不到位、落实不得力、考核不严瑾及绩效未挂钩;创建JCI标准认证医院之前、创建初期及创建后期3个阶段中的原因分析,见表1。
表1 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执行率、合格率低的RCA(例)
2.2 分别选取创建JCI标准认证医院之前、创建初期及创建后期3个时间段,采取定期、按比例、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现场实地、实时及全过程追踪式检查。通过三轮PDCA循环,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的执行率、合格率显著提高,见表2。
表2 PDCA循环实施前、后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情况[n(%)]
3.1 IPSG.4的重要价值及意义 JCI标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保障患者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医疗质量为宗旨[6]。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是IPSG的六项重要内容之一,早在1998年第一版的JCI标准就包含其中[7]。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Association of Perioperative Registered Nurses,AORN)从2004年6月14日开始,每年发起一次“全国术前暂停确认日”(National Time Out Day)活动,今年是第13次,旨在提高手术安全意识,确保患者安全。在JCI标准中“机构和临床伦理准则”的章节里,将不执行Time Out列入“不顾及后果的行为”,提升到伦理管理的高度来对待,要求医院对此确立“零容忍政策”[1]。而且,在JCI标准认证评审过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即专家现场评审时,如该项检查不合格,则导致整个评审无法通过[1]。
3.2 实现IPSG.4的措施及成效 我院在创建工作中,按照PDCA管理工具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开展RCA,查找问题,摸清现状,制定方案,设立目标,限期整改。在计划阶段(Plan),重新修订制度、再造流程,设立量化考核模式。开展强化培训,使医护人员知道为什么要建立新的制度和流程,如何按标准、规范、流程执行。在实施阶段(Do),明确任务,责任到人,重点把握安全核查的“五固定、五确认、五告知、三步骤”。“五固定”,即:固定参与人、责任人;固定发起人、主导人;固定时间节点、步骤;固定表单、内容;固定提问语言、回答方式。“五确认”,即:确认患者身份;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医疗文书、植入物及仪器设备;手术室、或操作场所。“五告知”,即:向患者及或家属告知诊断;手术方式;手术部位;操作者;风险及签字。“三个步骤”,即:麻醉实施前(Sign In);手术开始前(Time Out);患者离开手术室前(Sign Out)。每一个步骤、环节、项目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核查,不得出现跳跃式核查、不得遗漏核查项目、不得提前填写表单及签字。在检查阶段(Check),主要是由护理部、医务科及质量控制办公室派出专员定期深入科室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现场纠正,按照标准量化考核,并将结果纳入绩效管理。在改进阶段(Action),主要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奖优罚劣及持续改进,进入下一轮PDCA循环,形成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螺旋式持续上升。
因此,以JCI标准为准则,修订手术/有创操作安全核查制度、再造流程,应用管理工具,创新管理方法,大大提升了执行率、合格率,有效杜绝了手术/有创操作时患者、部位及操作发生错误,确保患者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