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科创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3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机动车辆飞快增加,引起了对燃油的大量需求,机动车在将燃油燃烧转化为机械能时,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也随之排放大量的SOx。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硫醚、噻吩、苯并噻吩等[1]。在油品所含的含硫化合物中,硫醇所占的比例最高。在石油化工行业,硫醇能够和铁反应,生成硫醇亚铁,对石油化工设备及管路进行腐蚀。除此之外,硫醇具有难闻的恶臭气味及能导致炼油催化剂中毒的特性[2]。硫醇的这些缺点危害了石油的炼制及使用,因此必须从油品中除去。
二十世纪初,人们发现了一种具有漂亮颜色的物质[3],后来将其命名为酞菁,由于其颜色鲜艳,一直作为染料使用。随着人们对酞菁的深入研究,发现酞菁含有18π电子大环共轭体系,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4]。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得酞菁在光动力学治疗、非线性光学、催化、气体传感器等许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5]。
基于人们对酞菁的认识,本文合成了2-硝基酞菁铝,然后以2-硝基酞菁铝作为一种脱硫催化剂,测定了2-硝基酞菁铝对乙硫醇的去除率,同时也测定了2-羧基酞菁铝和四硝基酞菁铝去除乙硫醇的催化活性,最后讨论了结果出现的原因。
邻苯二甲酸酐、4-硝基邻苯二甲酸酐和硫酸铝均为分析纯,国药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分析纯,科密欧化学试剂公司;所有原料及试剂使用前未经处理;2-羧基酞菁铝和四硝基酞菁铝,实验室自制,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仪确定结构和纯度。
元素分析仪(德国Elementar);红外光谱仪(德国Bruker);紫外-可见光光谱仪(美国PE公司);气相色谱仪(安捷伦)。
2-硝基酞菁铝的合成参考文献[6],合成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在干燥的250 mL三口烧瓶加入100 mL溶剂硝基苯,固体试剂提前研磨均匀备用。搅拌下,依次加入6.5 mmol 4-硝基邻苯二甲酸酐1.25 g、19 mmol邻苯二甲酸酐2.8g、硫酸铝2.2g、催化剂(NH4)6Mo2O70.2g、2g NH4Cl、10.0 g尿素,在 200 ℃回流 5 h,静置,冷却到室温。
将生成的混合物从三口烧瓶中取出,除去硝基苯后在180℃烘干,然后将其球磨均匀。接下来分别在40 mL水、40 mL三氯甲烷以及40 mL乙醇中回流5 h,并趁热过滤,最后,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滤饼并烘干,然后将滤饼球磨均匀后在100 mL1.0 mol/L的NaOH溶液中回流3 h,静置,冷却到室温后,过滤,最后120℃干燥。
图1 2-硝基酞菁铝的合成
干燥之后,得到墨绿色粉末,此粉末能溶解在DMF和DMSO中。质量0.97 g,产率24.87%,熔点大于300℃。利用德国Elementar元素分析仪对2-硝基酞菁铝(分子式为C32H15AlClN9O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为:C,62.36;H,2.65;N,20.57。而 2-硝基酞菁铝(分子式为C32H15AlClN9O2)的理论值为:C,62.00;H,2.44;N,20.33,从结果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基本接近。采用KBr压片,通过德国Bruker红外光谱仪对2-硝基酞菁铝的红外光谱进行测定νmax/cm-1:3 446、1 673、1 608、1 520、1 345、1 246、1 084、924、736。 以DMF为溶剂,用美国PE公司生产的紫外—可见光光谱仪测定2-硝基酞菁铝的紫外可见光谱,结果为:264、328、632、664 nm。
配制浓度为5 mL/L乙硫醇的乙醚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0.3 g 2-硝基酞菁铝,将其作为去除乙硫醇的催化剂,在搅拌下,不断通入流速为5 mL/min氧气,用安捷伦气相色谱仪对乙硫醇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过程为:起初每隔10 min测定一次,连续测定6次,然后每隔30 min测定一次,一直测定到乙硫醇的含量增大,最后再测定2~3次。采用相同的方法,以2-羧基酞菁铝和四硝基酞菁铝作为催化剂,测定此催化剂对乙硫醇的去除率,然后将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比较、讨论。
采用德国Bruker红外光谱仪对2-硝基酞菁铝的红外光谱进行测定,采用KBr压片,红外光谱如图2所示。从2-硝基酞菁铝的红外光谱中可以发现以下特征吸收峰:2-硝基酞菁铝在合成时吸收了水分,水分子中的O-H由于伸缩振动,使其在3 446 cm-1处出现了一个很宽而且强度很大的吸收峰,1 673 cm-1处的吸收峰归因于NO2的对称伸缩振动吸收产生的特征峰,单独就硝基而言,这个吸收峰应该出现在1 500 cm-1,但由于硝基的结构中存在着p-π共轭,和酞菁环一起形成具有p-π共轭和π-π共轭的大共轭体系,使得2-硝基酞菁铝吸收能量增大[7],吸收峰向波数增大的方向移动。1345 cm-1,1 084cm-1和924cm-1处的吸收峰是由于酞菁环的振动吸收引起的,而736cm-1、1 608cm-1和1 520cm-1处出现的吸收峰归因于酞菁中两个苯环的振动吸收,酞菁环中的C-N=键和硝基与酞菁环中间的C-N键的伸缩振动出现的吸收峰在1 246cm-1处[8]。
在紫外光谱中,四硝基酞菁铝出现了两个很强的吸收区域:一个是264 nm和328 nm,这是酞菁位于紫外区的B带(250 nm~350 nm)吸收峰;另一个是632 nm和664 nm处的吸收峰,这是酞菁的Q带(600 nm~700 nm)吸收峰[9]。和无取代的酞菁比较:由于硝基吸引电子的结果,使2-硝基酞菁铝的紫外吸收向短波方向移动。和四硝基酞菁铝进行比较:四硝基酞菁铝出现了两个很强的吸收区域:一个是240 nm和318 nm,另一个是610 nm和656 nm处的吸收峰,这主要是由于酞菁的数目减少,吸引电子的能力减弱,使得2-硝基酞菁铝的紫外吸收向长波方向移动。
图2 2-硝基酞菁铝的红外光谱图
2-硝基酞菁铝和2-羧基酞菁铝及四硝基酞菁铝去除乙硫醇的催化活性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2-羧基酞菁铝催化开始时,就达到了62%,而2-硝基酞菁铝刚开始只有24%,但四羧基酞菁铝的催化活性刚开始仅仅只有21%,随着反应的进行,三种催化剂的活性都在增强,2-羧基酞菁铝最高达到了97.1%,2-硝基酞菁铝最高达到了91.6%,而四硝基酞菁铝最高达到了88.6%。而从催化活性增长时间来看:2-羧基酞菁铝一直增长到450 min才开始下降,2-硝基酞菁铝增长到330 min就开始下降,而四硝基酞菁铝增长到270 min就开始下降。
从三种催化剂的去除率可以看出:2-硝基酞菁铝的催化活性比以前制备的四硝基酞菁铝的催化活性好,但没有以前制备的2-羧基酞菁铝的催化活性好。这种结果可能归因于硝基是一个强的吸电子基团,硝基吸电子的结果会降低酞菁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对氧气氧化乙硫醇时电子的传递是不利的。诱导效应具有叠加性,酞菁环上连接的硝基越多,吸电子作用越强,酞菁环上的电子云密度越低,越不利于电子的传递,因此2-硝基酞菁铝的催化活性要比四硝基酞菁铝的催化活性好。对于羧基而言,首先,羧基也是一个吸电子基团,会降低酞菁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其次,在羧基的结构中存在着p-π共轭,加之酞菁环是一个具有18个π电子的共轭体系,两个共轭体系相互叠加,形成具有p-π共轭和π-π共轭的大共轭体系,会使酞菁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两种因素相互影响,会将酞菁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减少得少一些,有利于电子从乙硫醇传递到氧气,因此2-硝基酞菁铝去除乙硫醇的催化活性没有2-羧基酞菁铝高。
图3 乙硫醇的去除率
本文首先合成了2-硝基酞菁铝配合物,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对2-硝基酞菁铝的结构进行了确定,然后以2-硝基酞菁铝作为去除乙硫醇的催化剂,测定其去除乙硫醇的催化活性。最后的测定结果表明:在2-硝基酞菁铝催化作用下,乙硫醇的去除率能达到91.6%,而且催化活性可以持续330 min。和四硝基酞菁铝比较,由于吸电子基团硝基的数目减少了,酞菁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比四硝基酞菁铝高,对电子的传递是有利的,因此2-硝基酞菁铝催化活性比四硝基酞菁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