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宗茹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收录了美国著名作家莫顿·亨特的一篇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文中他回顾了自己小时候一次和小伙伴去爬悬崖,结果因胆小被困山腰,最后在父亲的帮助和指导下,一步一步走下悬崖的事。他在文章最后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就像莫顿被困山腰,试着“走一步,再走一步”,或许能事半功倍。
一、“走”得有目标,有方向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作者的目标是从山腰下来,回到山脚。语文教师在教学作文时也应做到“心中有丘壑,指导有方向”。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在《语文教学论集》中提到“中学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细确切、能够如实地表达自己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也对初中作文教学目标有了明确阐述。它既要求学生掌握驾驭写作内容的能力,也对学生驾驭写作方法和语言文字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教师应深入研究、理解和把握,大到学段目标,小到课堂目标,都要心中有数。能够针对自己所带的年级,结合教学课本,为自己的作文教学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走”要脚踏实地
教学中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常常捉襟见肘,深觉自己的词汇量和阅读量不够,写作素材匮乏。其实他们并不缺少可以写入作文的材料,而是缺少对生活事件的理性的思考与认识,缺少一种潜心思考生活的精神,这是受其阅历和情感所限,这就需要教师正确引导。
教师应高度重视“写前指导”和“写后评讲”这两个环节。“写前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构思,有效选擇、合理组织材料,从而避免偏题、跑题等现象。“写后评讲”是对学生作文的及时肯定,教师应将此项工作做细做足。现在许多学校仍是大班额教学,教师在进行作文讲评课的时候须要根据作文的主题,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来进行重点讲评。比如,以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为训练重点的作文,在批阅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具有这个意识,做好案头记录,搜索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优秀作品和须改进的习作,批阅完毕后,对这些材料进行筛选、分类后加以归纳,列为几点,在实际讲评过程中就以议论为基础,重点讲评,切忌过多。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步步落到实处,学生作文水平就一定能有所提高。
三、“走”的步伐不能过大
教师在每堂作文课前,都应当注意量体裁衣,力求课堂内容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每次训练,都应确立重点。因此,每一次习作要切重训练重点,把重点讲得透彻,讲得明白,并科学地设计练习题,强化思维,从而使学生领会要旨、掌握方法。
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设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去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触动学生心灵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单元后还有总结。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爱”为主题,选了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等五篇文章,都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尤其表达了对弱者的关注。相信每个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一单元时都会提到刻画人物的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去留心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在生活中为写作积累素材。但在教学生刻画人物形象时,一堂课上如将所有的人物描写方法贯穿其中,只能是蜻蜓点水,犯了“贪多嚼不烂”的毛病。2015年我在阜阳观摩“安徽省初中语文优质课教学大赛”时,有几位选手在教学中就注意从小处出发,或一堂课只讲一个外貌描写,或一堂课只选择心理活动的刻画,运用不同形式将知识深深刻进学生的脑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也轻松。
四、“走”的步态要灵活,形式要多样
一堂作文指导课,如果一种方式贯穿始终,学生就会产生审美疲劳,有厌学情绪,如果课堂上讲解、指导方法多种多样,学生自然集中精神,兴趣大增。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动作描写展现人物形象时,首先选择一段学生感兴趣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人物动作,然后请几位不同水平的学生口头描述,其他学生认真聆听,想想与视频是否有出入,是否有疏漏之处。教师再结合视频讲解动作描写的要点。接下来教师又采用举例、对比、纠错、抢答等多种形式指出学生在进行动作描写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当堂练笔时又让一位学生上台演示。整个过程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效果非常理想。
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教师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动机。如,清明带领学生祭扫烈士陵园,活动课上开展运动比赛,建立写作兴趣小组等。平时强调学生养成随手记录的习惯,利用日记、周记的形式,将生活的点滴记录在册。虽然有些内容可能只是生活的简单再现,但天长日久,这些素材一定会绽放出美丽的作文之花。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南屏中学(239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