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 伟
钢琴课在高等音乐教育中,是专业音乐教育及其体系中最具基础性的公共必修课之一,在各个专业中无论它是以“专业”、“副科”、“普修”或“选修”任何一种钢琴教学形态呈现,皆成为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随着数码钢琴性能的日趋完善,钢琴集体课这一授课形式在各个高校中也应运而生。
武汉音乐学院钢琴集体课在钢琴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钢琴集体课教学分两大类:一是钢琴副科的钢琴集体课教学;二是音乐教育学院的钢琴集体课教学。
钢琴副科集体课教学,是运用数码钢琴针对中乐系、管弦系、声乐系、作曲系和音乐学系五个系的本科各专业学生来上的指定选修课。对于此课程,需要说明的是在音乐学专业中,不包含音乐教育方向的学生,其他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中,不包含指挥方向的学生。每周是2学时,由于第一学期涉及新生的军训,总学时为28,第二学期总学时为36,总学分为4(每学期2学分)。这五个系的开课单位由钢琴系副科教研室的老师承担。
钢琴副科面对的学生除作曲系和音乐学系的学生外,中乐系、声乐系、管弦系的学生程度基本处于初学状态。音乐学系的学生由于在进校考试中,钢琴科目属于必考,并且有需达到“车尔尼299”以上的程度要求,所以这些学生基本有一定钢琴基础。作曲系的学生在进校招生考试中,属于有选择性的对器乐作品进行演奏,但是若选择钢琴这一乐器,也是以“车尔尼299”以上程度作为参照。根据学校招生记录,仍以选择钢琴作为必考乐器的学生居多,从这一层面上分析,作曲系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比较好的钢琴基础。
音乐教育学院一年级的钢琴集体课属于必修课程,由于考前对进校水平提出要求:一首“299”水平以上的练习曲,以及两首作品,所以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钢琴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基础。
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虽然都是钢琴集体课教学,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方面就存在差别,因此教材的选用也是各具特色。
钢琴副科所用教材是《新编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上、下册)》。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此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钢琴这门乐器的基本认知能力,通过一学年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藉以钢琴为手段,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再运用于自身专业的学习中,才能更好地进行二度创作表现出音乐的核心内涵。
音乐教育专业的教材选用《新概念钢琴教程(上、下册)》。此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首先,通过集体课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规范的演奏方法,加强理论水平及自身艺术修养,以提高音乐表现力。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培养严格的读谱习惯和练琴方法。学习非连音、跳音、连音及双音和三和弦等基本弹奏方法。正确掌握音乐的节奏、分句。并能倾听和辨别自己的弹奏,注重培养音乐的表现力。其次,加强教学研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弹自唱及视奏的能力,四手联弹和双钢琴的合作能力,培养符合具有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充分体现集体课教学的特点。
钢琴副科的教学内容因学生水平、程度和专业的不同,在教材的内容上自然具有针对性。而作为数字科技时代结晶的数码钢琴,钢琴系的祝炼坪、吴怡青、王琳三位老师以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对学生的考察以及教师们对教学情况的反馈和调研,不断进行材料的收集和更新,并在武汉音乐学院内部经过三个学期的试用,在总体反应良好的情况下听取建议后,对教程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三位老师通过反复比对、遴选出这些作品并经过教学设计编创出这套具有探索精神的《新编数码钢琴集体课教程(上、下册)》。
笔者通过分析该教程,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此教材共十章,每一章有三课,每一课中又包含理论知识与练习实例、节奏与伴奏音型、合奏三个基本点。每一个章节中都有基本弹奏知识的介绍,在注重基本演奏技能的基础上,加入键盘理论知识,老师从基础知识入手,规范弹奏技术,把基本演奏技巧与乐理、和声、曲式、视唱练耳等相关知识融入到技法训练中来,以此来促进键盘综合能力的掌握。
2.节奏训练与数码钢琴结合是此教材的一大亮点。为了突出数码钢琴的自身特点,把节奏训练和合奏训练贯穿融合于教材始终。为了让学生通过较短时间的学习就能够掌握实用性的弹奏方法,教材把音型节奏与音响编配进行结合,通过为期一年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为简单作品进行编配的水平。
3.在作品的选择方面,在体现艺术性与创造性的同时,教材注重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融入了当代钢琴作品的设计。并且,通过作品把相关的古典、浪漫等音乐风格的演奏技法融入其中,拓宽了学生对音乐本体的进一步了解。
音乐教育学院选用的是《新概念钢琴教程(上、下册)》,此教材是编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广泛的调查研究而精心编撰的一套具有新意的钢琴集体课教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上、下两册各有八个单元,每一个单元分为练习曲、乐曲、视奏与移调、四手联弹或双钢琴,以及歌曲伴奏五个部分。对音乐教育专业中非主修学生的教学培养有着循序渐进和循环上升的教学布局设计。
2.具有系统性,在布局与教学进度方面相得益彰,教学内容与学生定位准确,学生使用此教材比较得心应手。
3.教材从初级阶段就针对钢琴触键做了非常到位的讲解,通过练习曲、复调等方面的练习,使学生在演奏技巧方面得以较快的提升。编者为了让每一个单元的技术课题更加明确,在每一首作品后面都标注了简明扼要的“演奏提示”。在附录中对部分中、外音乐家进行了简要介绍。为了方便学生查阅,并对基本音乐术语进行标注,由此体现出编者的用心。
4.视奏与移调这一板块是此教材的一大特色。通过每一个单元的视奏与移调的训练,让学生尽快熟悉键盘之间各个调性的键位感和指法,有效提高了快速识谱的能力。
5.四手联弹或双钢琴这一形式非常适合钢琴集体课的运用,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演奏兴趣与合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这种协作的演奏形式,感受音乐中的配器、复调以及织体。
6.自弹自唱这一板块的加入为学生今后进入课堂教学做了及时的导入训练,对工作中实际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数码钢琴应用于钢琴集体课应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路来进行探讨。以往有些老师片面地从专业演奏的特性出发,否认钢琴集体课的授课方式。但是,从基础教学的视角来分析,数码钢琴集体课仍是一种较好的、有着自己特点的教学课程形式。
新型教学模式符合新时代的培养计划,在教材的内容等方面适合钢琴辅修和普修的学生进行学习。这种上课形式可以极大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协作精神。
笔者对三十位学习数码钢琴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数码钢琴课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见下表)。
序号 问题 结果1 钢琴集体课的喜欢程度喜欢17%不喜欢83%2 数码钢琴与钢琴在乐器方面的性质认同认同27%不认同73%3 最初学琴时是否选择钢琴品牌选择99%不选择1%4 初识数码钢琴有偏见,接触后产生变化同意87%不同意13%5 通过数码钢琴学到知识的程度认为多1%认为少99%6在数码钢琴课上,利用不同音色来进行弹奏,是否有兴趣有兴趣83%无兴趣17%7 数码钢琴课的形式让人相对放松,同意与否同意80%不同意20%8对数码钢琴是否存在偏见,从而直接影响课业的接受存在偏见(含影响)70%不存在偏见30%9 离调、视奏的加入对即兴伴奏是否有影响有影响90%无影响10%10 四首联弹的加入对合作的认可度认可99.9%不认可0.1%11 自弹自唱对综合能力培养的认可度认可96.8%不认可3.2%
1.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数码钢琴集体课的认知,从最初的不认可到通过学习认可度逐渐增加,体现了数码钢琴通过教师授课、教材合理使用,以及学生积极配合仍然可以达到接受的满意状态,这也说明了学生通过教学和学习,在观念方面的改变。
2.学生的专业课在考学前都是在一对一的教学状态中进行,进入钢琴集体课的普修学习,对授课人数的增加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是显然易见的,因此在心理上会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在对钢琴集体课不了解的的情况下,喜欢程度不高是可以理解的。而随着对集体课认知度的提高,学生的偏见也会随之改变。
3.在有关教材内容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移调、四手联弹、双钢琴,以及自弹自唱等内容感兴趣颇多,这也体现了教材设计方面的重要性。
4.学生对数码钢琴乐器的功能性认知力需加强。
(1)在数码钢琴上,学生可以利用乐器本身所拥有的音色功能这一优势,感受每一个乐句每一段落在色彩上的不同,这种功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色和各种乐器的感知力,还可以激发学生演奏作品的热情以及对作品二度创作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码钢琴的这一功能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声音色彩的感知力。
(2)最初接触数码钢琴,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触键方面,数码钢琴的触键感觉无法与钢琴相比较,在多层次的触键上更是达不到作品所要求的效果。但是,随着对数码钢琴使用和接触时间的增加,学生们没有了最初对数码钢琴的偏见和不认可,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和接受数码钢琴的教学。在传统和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方面均卓有成就的美国专家罕娜教授认为:数码钢琴和传统钢琴在触键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触键是在于你的身体、你的手,取于你怎么去用它,发挥它的特点,而不在于你弹的是什么琴。所以从笔者的综合调查和罕娜教授的观点来看,学生的确对数码钢琴存在偏见,但是这种偏见来源于对乐器的不熟悉,经过教学和实际使用之后,可以改变对数码钢琴的偏见。
(3)一般的数码钢琴教室有十至二十多架琴,当老师对重点问题和片段进行讲解时,同学们通过投影仪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师动作的运用和身体协调的配合。而耳机在数码钢琴上的出现,能解决老师单独进行一对一授课而不影响其他学生同时进行练习的问题,也有利于在练琴时可以更好地倾听和理解自己所演奏的每一个声音,这也是数码钢琴的优势所在。
(4)数码钢琴自备节拍器功能,可以根据老师的要求自由调节节奏速度,方便快捷,达到稳定和训练节奏的功能。而数码钢琴自身具有录音功能是传统钢琴不具备的,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馈和倾听而需要录音时 ,只需要一个按钮即可完成操作,让学生自己检验实际演奏中出现的纰漏,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改正缺点,更好地完成作品,因此练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这种录音方式的运用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练琴效果。
从钢琴副科和音乐教育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材的内容和特点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两种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进展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在课程类型定位和培养目标确定,以及教学对象都明确的前提下,这两套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又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点:
1.教材内容注重基础性。从两本教材进行分析会发现,每本教材都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来设置的演奏曲目,两本教材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就是皆从最初级的钢琴基础教学开始。在教学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钢琴基础,有的还学习钢琴多年,为什么还要从最初级开始课程设置呢?这也充分体现了各位老师对学生在课程设置上的良苦用心。钢琴集体课一方面对学生的基本弹奏方法进行规整,即使程度达到“740”甚至肖邦练习曲的学生都需要从头进行梳理,给学生明确最初入门阶段的一个正确的演奏状态。另一方面,教材的内容从多角度、多层次,以及多视角等方面体现钢琴集体课的优势,使学生在钢琴集体课中不仅收获演奏技术,而且可以了解到更多的与钢琴相关的系统的音乐知识。如教材注重演奏技能和键盘理论知识的结合,从基础知识入手,把演奏技巧融入乐理、和声、曲式视唱练耳等相关知识中,以此从多角度促进弹奏技术和键盘应用能力的结合。
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钢琴集体课作为音乐专业学生辅修或者必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在内容设计上明显区别于钢琴专业的学生。教材不仅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降低了钢琴演奏技巧的难度,还相应地增加了实用性内容,如增加了视奏、移调和音阶等内容,力求使学生通过短时间的学习,能够掌握实用性的弹奏方法,并且增加了节奏音型和音响编配等内容,使学生可以利用现有技巧进行简单的作品编配。
3.教材进度的合理性。教材进度的制定取于所授这门课程的性质、定位以及学习对象的特点。如《新概念钢琴基础教程》,分上、下册,各八个单元,程度好的学生,一学期可以完成上册八个单元的学习。程度略差的学生,一个学期可以着重进行前四个单元的训练,程度相当于“拜厄”到“599”。因此,教材进度可以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而进行选择。并且此教材在内容上由五大板块构成:练习曲、乐曲、视奏与移调、四手联弹或双钢琴和歌曲伴奏。这五个板块的设计不仅能够适应音乐教育专业非钢琴主修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教材进度也符合螺旋式上升的难简搭配,形成与教学进程相对应的合理布局。
4.结合数码钢琴特点,增强弹奏的合作性。在两套教材中,都注重对乐器性能的关注和利用,把节奏训练和四手联弹或双钢琴等内容以单列方式贯穿教程的始终。这样既体现了钢琴集体课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也丰富了钢琴教学,从演奏形式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团结协作的合作能力。
5.与时代发展结合,曲目涉猎广泛。教材的编者们从聆听的角度出发,所选作品不仅能够愉悦学生的感官,也能在技术的提升方面有利于学生的进步,编者们在保证此课程基础性、系统化和充实性的前提下,特别注重所选音乐作品的可听性,不仅旋律优美、节奏明快、音乐清新而且形式和风格各异,作品既贴近学生,也贴近社会和时代,注重体现艺术和创作的多元价值,使教学效果生动,提升了非钢琴专业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在体裁的选择上,教材兼顾了中、外作品的均衡性,也入选了20世纪以来中外作曲家的作品,提升了教材的新意,值得赞赏。
自从1997年起,武汉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学院就开始大胆尝试对非钢琴专业的学生实行钢琴集体课教学,并坚持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在笔者看来,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并非是简单地降低教学成本,更不是节约教师资源,而是通过教学形式的改革,对于“非钢琴专业学生”,尤其是对于音乐教育类“非钢琴主修生”,师生之间不仅可以有效互动,促进教学相长,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提供了较好的平台。钢琴副科“基础性”性质的公修课,也能够体现明显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能力的扩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