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歇后语

2018-08-31 11:17小桔灯
学生天地·小学中高年级 2018年6期
关键词:同音字熟语惯用语

小桔灯

亲爱的小朋友们,“我”叫歇后语。“我”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幽默、形象的语句。

“我”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作用,像谜底,就像红花和绿叶一样,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我”的本意了,所以“我”就有了特殊的名字——歇后语。当然了,“我”还有“笔名”呢,你高兴了还可以叫“我”为“俏皮话”或“缩脚语”。

“我”的这两个笔名,也是大有来头的:一是原始意义的“我”,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就叫“缩脚语”。二是扩大意义的“我”,也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来”。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偷偷告诉你,“我”的顶头上司名字叫熟语,管理着“我”、成语、谚语和惯用语四个下属。

“我”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当然,在《辞海》里,“我”在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比如說“围棋盘里下象棋”,表示路子不对;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寓意歇后语,另一类是谐音歇后语。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的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一栏里就安排了一组歇后语,这组歇后语是第一类,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例如: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第二类是谐音歇后语: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更加有意思。比如: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秀才作诗——有两手(首);

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冻(动)人。

亲爱的小伙伴们,如果你想和“我”继续交朋友,那就去想办法多多收集和积累些有趣的歇后语,并与同学们分享吧!

猜你喜欢
同音字熟语惯用语
面向语音合成的藏语同音字研究*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同音字 我会分
让同音字辨析不再困难
浅析熟语认知机制的分类——以中韩熟语为例
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对策探析
论日语惯用语构成中的同语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