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丽红
“走过三十年,中关村在不断孕育高科技引领世界的传奇。希望中关村能够在重大原创技术上不断突破,重大的科学技术研发能够获得更有力量的持续创新。”
1988年,打了辞职报告的王文京来到中关村,从双榆树街道的一间房开始,创办了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
1990年,用友转为了中关村最早的一家私营高科技企业,用友软件服务社也更名为北京市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
1993年,编号为SY0001的用友,成为了最早被认定为高科技企业的私营企业。
迄今为止三十年,从1.0时期到3.0时期,王文京带领的用友专注于企业和公共组织信息化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他们推动着中国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推动企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利益共享者。
问:从最早的工业时代的财务软件,到现在的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用友是如何做到持续创新,如何起到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
王文京:用友的创新有几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是行业的特点,因为技术要不断更新换代,高科技的产业推进实际上是波浪式前进,因此我们就是要抓住浪潮,抓住发展的轨迹。
第二是我们有自己的发展方针,我们叫立足长远,持续创新,坚持发展。我们用友从创立到发展,都有一个指导思想,我们希望能够持续创新。
在1996年,我们就意识到单一的财务系统是不够的,必须要整体企业的管理系统。尽管那时候我们的财务软件一直是市场第一、品牌和市场份额都是第一,并且一直呈现增长的态势。但我们依然组织研发了企业级ERP系统,这也促使整体企业管理结构和用友的发展进入到第二个阶段,这是用友2.0时代的来临。而用友云为代表的云服务,体现了社会级的革新,这是用友3.0时代的来临。总体来说,是用友战略核心的转移,缔造了用友的未来。
另外一个是均衡发展。从全球来看、从中国来看,很多高科技企業没有从均衡发展的目标上来走。我们看到全球所有的优秀高科技企业不只是一个方面强,他都是多个方面比较强,他们不是单项冠军的模式,一定是全能冠军模式。
问:同中关村一样,用友今年三十年了,三十岁的用友该怎么走?
王文京:三十年该怎么走?我们自己提出来了,那就是:用友30年再出发。我们前面的三十年,走得还算顺利,也在坚持发展。那么,我们面对未来,就要更好地顺应未来的发展。我们要站在三十年的基础上以一个再出发的心态面向未来,我们产品技术的创新还有更大的力度,我们企业内部的文化机制和体制的创新,我们的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公司制度和机制都不能落后于这个时代,还要在这个时代里进行引领。三十年,用友再出发。
问:用友从一间房开始,成长为产业园的规模,在中关村,是什么样的无形能量支撑着用友取得今天的成就?
王文京:我觉得首先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关村有几个方面:
第一是创新的氛围。中关村率先在全国进行了科技创新,实际上是在鼓励营造一个科技创新的氛围。文化是软的东西,但我觉得它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
第二是政策。在1988年试验区成立发布了18条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专业人员到中关村创办高科技企业。这个政策对多年从事科技创新的企业来说,有很大的促进,包括后来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在人才方面,在税收政策方面,我们都得到了一定的倾斜。这样从多方面促使了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投入市场推广。
第三是人才资源。因为中关村是国家最大的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聚集区,因此对于企业找到所需人才至关重要,而中关村恰好具备了这样的优势。
第四是整个产业生态。现在中关村有几万家科技创新企业,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有产业生态,大家共同发展,那整体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产业生态对我们企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
第五是金融服务环境。在1998年之前,很多中关村的企业融资还大部分依靠银行贷款,但是现在,风险投资,股权投资,以及与高科技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金融业态开始在这里快速发展。这也是早年硅谷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三十年,用友一直在中关村,一直在海淀,用友以后还将长期扎根在海淀。是中关村的土壤和环境,在支撑着更多像用友一样的企业持续创新发展。
用友的三十年,也成为中关村砥砺前行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在用友的1.0时期,服务了中国数十万家企业和政府机构;在用友的2.0时期,推动了中国超过200万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在用友的3.0时期,它成为社会级商业应用基础设施服务商,服务超过千万家中国企业互联网化、金融化,共同赢在企业互联网时代。
(本文刊发于“中关村海淀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