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驱动 重构建筑产业新生态
——对话中价协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吴佐民

2018-08-31 07:03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8年2期
关键词:建筑业变革转型

信息技术井喷式的突破和广泛应用,推动了消费互联网的成熟和产业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带来了新一轮的数字化浪潮。各种数字科技的创新应用,正深刻改变着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模式。数字化浪潮下,我国建筑业的外部环境有何变化?数字化转型后的建筑业又将带来哪些革新与价值?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与中价协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吴佐民展开深度对话。

建筑业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革

近几年,我国建筑业呈现出企业生产逐步放慢,经营状况进一步改善,经济效益趋于好转的局面,建筑业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但是,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建筑业必将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吴佐民总结到:“近几年来,建筑业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治环境,二是经济环境,三是技术环境。”

他具体解释到:“政治环境的变化就是去行政化的改革,我们发现建筑业的资质正在不断被弱化,比如说已经取消的装饰工程、劳务分包资质等,在咨询服务方面招标资质和工程咨询资质也在取消。可以说这是一个大的趋势。相关资质的弱化一方面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加剧了一些建筑业低端领域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建筑行业产业链能够更好的进行重组、配置,使产业链的高低端都能够有机结合起来。”

中价协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吴佐民

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吴佐民表示:“传统的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增速正在逐渐下降,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则越来越多地引入了PPP等新型模式。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实施,建筑业也从原来简单的施工发包过渡到与投融资结合起来,并越来越多的考虑到融资能力、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因素,从而使整个建筑业进一步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

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技术环境的改变则更为剧烈,尤其是随着以互联网、云计算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整个建筑行业也要通过以BIM技术为主的信息化和装配式施工来改造既有建筑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生产运作方式。吴佐民强调:“建筑业必须通过技术进步来优化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同时也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而适应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要求,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建筑业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是建筑业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从深化建筑业简政放权改革、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优化建筑市场环境、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加快建筑业企业“走出去”等七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对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吴佐民认为:“未来建筑,高品质、智能化、低能耗将是一种大趋势,因此建筑业要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这也就促使建筑业必须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建造方式的精益化,最终实现整个行业的工厂化、精细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四化融合。”

然而目前整个建筑行业仍处于一种粗放管理的状态,同时整个行业仍有许多不透明的因素,比如说在人、财、物的供应链管理上,材料和设备方面的供应还并不是很透明;人工方面也仅仅局限于劳务工人管理,资金方面也没有与现代金融业和互联网进行有效结合,效率不高,可以说整个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比较落后。

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应逐渐过渡到互联网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并利用平台经济来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供应成本,从而提升企业利润。“当然,要想实现这一改变其主要动力还是应该来自企业,企业需要知道通过精益管理能够提升企业效益,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切切实实提高效率与效益。只有把信息化手段用好用足,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才会日趋流畅。”吴佐民补充到。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眼下的转型升级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吴佐民表示:”目前在整个建筑行业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这些企业在末端的供应链管理还不够成熟,因此越来越需要阳光交易;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战略的日益推进,进一步促使企业不能再用传统的以包代管的形式进行管理。这就要求企业基于平台化、信息化的管理,变更管理流程,从而逐步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很多建筑企业都在尝试进行转型升级,但也有一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互联网可能给建筑业带来的深层次冲击,而暂时没有采取行动。“只有当企业拥有互联网思维,才能真正做出变革。当然,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也需要相关软件工具的配合,需要有成熟的平台和工具才能推动管理流程再造,从而提升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吴佐民强调。

共迎产业数字化变革

近几年各国及企业数字化战略转型风起云涌,德国的“数字化战略2025”、英国的“数字英国战略”、法国的“数字化革命计划2017-2007”,中国在2016年的G20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结合的构想,并在2017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引入数字经济,并旗帜鲜明的提出了明确创新驱动的发展方针,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2017年,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以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建设为内涵。可以说,数字变革正颠覆着国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并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在数字化变革的大趋势下,建筑产业唯有顺势而为,主动拥抱变革,利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手段促进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实现建筑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环境下,“数字建筑”应运而生。数字建筑是指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业战略,它结合先进的精益建造理论方法,集成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实现建筑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参与方的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从而构建项目、企业和产业的平台生态新体系。

对于“数字建筑”,吴佐民有着深刻理解,他认为:“数字建筑的理念非常前瞻,它把建筑业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和未来建筑的数字建造相结合,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落地实施和推进。数字化是未来的方向,以后各个产业都要进行平台化、互联网化、数字化的改造,建筑业也要基于BIM技术等进行传统产业的改造。”

新设计、新建造、新运维是数字建筑的重中之重。作为数字建筑的关键驱动,“三新”可谓把握时代机遇、迎接未来挑战恰逢其时。对此,吴佐民具体解释到:“数字建筑的新设计是三维的,设计成果可以进行数字化交付。这种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的交付成果,可以在BIM工作平台上进行决策和设计信息的交互,把建造过程中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都能通过模拟的形式设计出来。这实际上就是把原来传统的建造过程中的大量工作进行前移,并模拟化,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既有的设计进行施工,这就是一种新型的设计。新建造则是在建造过程中按照既有的设计进行部品部件的构建,将相关构件进行工厂化加工,加工好之后在现场按照工厂化流程进行安装建造,按照既定的模拟方案将部品部件组装起来形成建筑。当设计、建造完成后,最终交付的也是一个带有数字成果的建筑物,即新运维。交付的建筑物实体上带有各类传感器,建筑模型也集成了各类数据信息,业主可以根据反馈的相关信息进行更有针对性地运营维护。同时,交付的建筑物也是智能化的,能够集成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参数,不仅能够感知环境变化,还能够反映人的需求,通过一系列数字科技,智能化地满足人们的要求。”

可以预见,充满想象空间的建筑业数字化变革,将逐渐从项目的数字化,发展为企业信息化,乃至重构建筑产业生态,实现数字建筑平台的全面搭建,最终对整个建筑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价值。

谈及数字化变革对建筑行业的价值,吴佐民总结到:

从政府层面来看,数字化变革将促进政府部门的行业监管与服务水平提升。以数字建筑为载体,汇聚整合政府部门数据与行业市场主体数据信息,建设行业数据服务平台,可以为建筑市场宏观分析、监管政策、市场主体公共服务三大方向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让行业信息更准确和透明,最终实现“宏观态势清晰可见,监管政策及时准确,公共服务精准有效”的行业监管,实现“理政、监管、服务”三层面的创新发展。

从企业层面来看,数字化变革将推动建筑业的进步发展。当然,要想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手段改造传统建筑行业,需要企业在理念上进行彻底的革新,也需要设计、咨询、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个企业共同建立共享的数据平台,从而可以让开发方、设计总包、工程总包、监理、咨询在同一平台上对项目实现‘管理前置、协调同步、模式统一’的全新管理模式,管理中的大量矛盾通过BIM标准化提前解决,减少争议,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项目管理的一次突破性变革。

从专业层面看,项目各专业可以在在互联网专业平台上完成各自的专业工作。基于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协同。

最终,来自政府、企业、专业的数据将汇总在基于互联网的统一平台上,实现各方实时、准确的彼此交互,重新定义建筑业,进一步推动数字城市乃至数字中国建设,从而构建全面的数字经济场景,实现建筑业的数字化变革。

猜你喜欢
建筑业变革转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动物“跨界”建筑业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变革开始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