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成长影响探讨

2018-08-30 20:16陈渝鑫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家庭环境幼儿教育心理健康

陈渝鑫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幼儿的心理教育以及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学界内关注的热点,孩子在幼儿阶段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源自于周边的人和生活的环境,幼儿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奠基阶段,该时期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课题研究从此出发深入分析探讨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建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关键词】家庭环境;幼儿教育;心理健康

一、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孩子的幼儿阶段,家庭是他们所处的唯一环境,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认知都源自于家庭里的人和事,还是会模仿家庭父母以及其他成员的语言、行为因感情。家庭氛围在幼儿心理成长中有着直接的体现。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会传染,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家庭环境及氛围是每一个家长以及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也是指责所在。

(一)紧张不安的家庭环境氛围影响幼儿心理健康

家庭成员因感情或其他问题不能融洽相处,导致家庭成员特别父母间争吵不断家庭氛围比较紧张,此类家庭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都有不良的影响,让孩子慢慢形成暴躁易怒甚至冷漠的性格基础,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此类问题对幼儿的影响。紧张型家庭环境一般分为暴躁型父母关系和冷模型父母关系两种。其中暴躁型的父母对家庭矛盾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或是处理方式过于激烈缺乏沟通,同时在争吵时并不注意回避孩子,粗浅的认为孩子认知能力较弱,在孩子面前争吵不会有什么影响。但事实上看,在孩子面前争吵会让孩子害怕无助,还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孩子通常无法正确理解父母的争吵原因,因害怕失去父母的爱最后多半会把原因归为自己是不是惹父母生气了,同时孩子会模仿以及学习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在孩子日后的人际关系中会缺乏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习惯性的冲突解决问题,而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加大孩子心理负担以及负面情绪。最终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与暴躁型相反的是冷漠型的父母关系,这类父母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孩子感觉不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导致孩子丧失存在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通过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去获取他人注意,来提高自己存在感的心理问题。

(二)健康、和睦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有助于让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以及父母的关爱,让孩子对这个事情的认知和感触是温暖有爱的,奠定了良好的性格成长基础。同时家庭成员间的民主自由风气也能让孩子对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需求,增加了孩子的沟通能力。也让父母更容易了解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迷茫与错误以及对事情错误的认知,让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及教育,最终形成正确人生观及价值观。

二、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虎妈猫爸》是一部以孩子成长以及父母家庭教育为主要素材的电视连续剧,它体现出了很多典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如虎妈的严厉与苛刻,猫爸的顺从与溺爱。很多情节让观众尤其是为人父母的观众深思究竟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孩子健康成长,下文从溺爱以及棍棒教育两种典型方式分析。

(一)溺爱

对孩子的过于宠爱便是溺爱,此类服务对孩子的要求一项是全力满足无论对错。让孩子在家庭中有着特殊待遇,并一味顺从,此类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甚至造成不了后果。在孩子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认为父母对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丧失感恩意识目中无人、自己为是。在进入社会后因突然离开父母的庇护以及溺爱,因自我中心意识太强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不具备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导致心理压力加大。心理压力的加大会让孩子更加敏感无助,人际关系的构建能力进一步降低心理压力会进一步加大。恶性循环。同时在溺爱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通常较弱,不具备应对挫折的心理强度,在遇到坎坷和措施时不能正确调整自己勇敢面对,通常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因此溺爱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溺爱是一种对幼儿身心健康有着直接不良影响的爱。

(二)棍棒教育

此类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过于强势只重视管教和行为限制,不重视沟通和价值引导。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一切指令。偏激理解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言论。但此类教育方式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也较为负面。会让孩子出现恐惧和遗弃感,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讓孩子与父母缺乏沟通,父母发现孩子异常行为的真正心理原因。无法及时解决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及障碍,只是在行为上强迫孩子改变,孩子也不能理解父母的用心以及教育用意,无法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多的会认为父母对自己过于冷漠暴力,自己在家里缺乏地位和存在感,导致孩子出现自暴自弃、遇事冷淡、行为胆怯等心理问题。同时孩子的性格以及性情会变得敏感易怒,甚至模范父母对自己的行为对他人施暴。同时暴力的教育方式会疏远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甚至发展为仇恨父母。

三、总结

跟据前文的论述,孩子在幼儿时期,家庭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幼儿对外界环境的一切认知都来自家庭,周围人的生活环境、生活状态、人际关系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对孩子的性格成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勇敢、坚强、感恩,也让孩子懂得理解他人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反充满争吵和冷漠的家庭环境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孩子心理发育不健康,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充满爱的地方,一定是温暖、和谐的,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的建立,让家庭的美德去教育孩子,是最形象生动、直接客观的方法。通过建立良好的家庭规范、和睦的家庭氛围、民主平等的相处方式,孩子良好心理素质才能形成。

参考文献:

[1]潘文雅.“80后”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

[2]潘晴.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06):147.

[3]武敏.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时代教育,2016(06):58.

[4]常红.幼儿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的特点及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

[5]全海英.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家庭环境幼儿教育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