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可
外地朋友来上海,尽地主之谊的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带大家去吃正宗的本帮菜。到底什么是最正宗的本帮菜?恐怕只有美食家可以辨别清楚:哪道招牌菜来自苏帮,哪道招牌菜来自扬帮,哪道菜又是徽甬锡广混合的产物。
“浓油赤酱”,这就是锁定在异乡人脑海里的上海菜本命。于是,在吃完了一圈老正兴、王宝和、上海老饭店之后,带外地朋友吃上海菜的任务就变得一次比一次艰巨——连锁店那么多城市都进驻了,何必贪恋上海一家本店?老洋房私房菜虽然有点新意思,又好像少了点烟火气。都说上海人爱凑热闹,就欢喜排队,异乡人来一次,也要入乡随俗一哪家店门口的板凳排得最长,就去哪家蹲点吧!
于是就齐齐走到了“巨富长”——外地人不知道什么是巨富长,但说起延安中路高架,那一定是如雷贯耳的地标。就在延安中路高架南面,并排伫立了三条后街:巨鹿路、进贤路、长乐路,串起他们三位的,则是另一条后街:富民路。短短四条小马路,每隔十几米就能见到一溜小板凳,看到小板凳的时候,你也就明白,它们的背后“大Boss”,正是沪上那些让人排队排到脚软(因为连小板凳也坐满)的网红本帮菜了。
巨鹿路上的“homes私房菜”“南麓浙里”,富民路上的“保罗酒楼”“懂经爷叔”,长乐路上的“上只角餐室”,进贤路上的“兰心餐厅”“春餐厅”“海金滋”“锦园上海菜”……“巨富长”最知名、排队最长的本帮菜,都不是什么名师大厨出品,反而常常有—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老板娘,守着几张小小的台面、一爿不大的领土,日复一日地烹制着上海人最落胃的家常小菜——每家人家都有几个拿得出手的招牌小菜:保罗酒楼的瑞士牛排、青豆泥做足几十年,兰心餐厅有红烧肉、干烧鲳鱼、酱鸭,到春餐厅就要品一品毛蟹年糕、油爆虾,响油鳝丝,海金滋的葱烤大排、酒香草头是一绝,锦园上海菜则能吃到现在阿姨妈妈们都不大烧的田螺塞肉……都不是什么名贵的食材,烹饪手法也不见多少创新,摆盘更是基础到只有简洁的白瓷盘,但慕名而来的食客依然络绎不绝,尝的就是一口热闹地气,一口家常滋味。前几天保罗酒楼创始人去世,还被多家公众号写成了纪念文章。这便是食客与店家的情谊,不深,却也不浅。
除了排队排到脚软的网红本帮菜,巨富长一带还聚集了许多更方便陜捷、更便宜惠民,一到中午饭点照样排起长龙的小小饮食店——依然保留了公私合营时期的风貌,名字起得朴素到家,就叫××饮食店、××小吃——“金刚饮食店”的猪肝面、大肠面,“弄堂小吃”的炸猪排、辣肉面,“大大旺特色大馄饨”的荠菜馄饨,“襄乐包子店”的蛋黄肉包……连BBC来上海拍纪录片都要来—碗大肠面(还被不想上电视的店主赶走),你又有什么理由错过?
异乡人来一次,也要入乡随俗——哪家店门口的板凳排得最长,就去哪家蹲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