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胜
6月18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我国端午节的重要节庆民俗之一。粽子是什么时候跟端午节结缘的,我们今时端午节吃的粽子,他的样子和味道演化至今,又经历了哪些故事。
今时今日的粽子,几乎成了端午节的代称,甚至有人称端午节为粽子节,足见粽子作为端午的文化象征符号,在我国的影响力之深厚。
角粽与筒粽
但是根据历史学者的研究,粽子是不是与端午节直接相关,还有较大的争议。虽然南北朝时期的《续齐谐记》中记载,当时人吃粽子是因为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缘故,不过这只是粽子起源的说法之一。有学者就认为,历史上的粽子实际要比端午节出现的时间要早。春秋时期有用牛角祭神的习俗,而粽子起初的名字叫做“角黍”,这个名字就是取自粽子的三角形状,粽子之所以是三角形,最初的用途就是模仿牛角,因此粽子可以说是牛角祭神的一个替代品。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粽子是夏至食品,在南北朝时期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一书就记载说,当时人们已经习惯于在夏至吃“角黍”了。
虽然我们现在叫粽子,但是其实“角黍”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作为粽子的专称,使用的时间是最长的,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清代,一直有人使用这个词来称呼粽子。所谓“角黍”,“角”描述的是粽子的形状,而“黍”则描述的是粽子的馅料。也就是说,在南北朝时期粽子大量出现于历史文献之际,这时候的粽子只有一种馅料,那就是“黍”,黍是中国最早用于耕作的植物之一,也即是我们俗称的黄米。
这一时期处于初始状态的粽子,虽然叫做角黍,但是实际有两种形态。一种就是用菰叶包裹黍米的角粽,一种则是用竹筒盛装黍米的筒粽。角粽大多见于当时的北方,而南方则流行用筒粽。《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都记载说,当时人用新竹制作筒粽。
不过筒粽必然要用到竹子,在我国广大北方,要制作筒粽,在取材方面可不容易,因此经过魏晋南北朝之后,筒粽逐步在民间消失,角粽成为一家独大的粽子代言人。当然,作为南北生产生活习惯交融的一个例证,角粽在取代筒粽的同时,自身也根据南北地域差异做了改变,那就是包裹粽子的叶子的种类有了很大拓展,兼容了南北的材料差异,从最初的菰叶发展到荷叶、芭蕉叶、箬叶(一种竹叶)、芦苇叶等等。
味道的兴起
进入唐代,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已经扩展到大江南北,内地边疆。唐玄宗时期,宫中每到端午节,都要制作角黍、摆粽子宴。这种官府参与端午节吃粽子的风气,历经唐宋时代逐步建立了起来。1994年发现于新疆吐鲁番唐代文书中的草编迷你粽子,估计是唐代的儿童玩具或者配饰,一共5枚惟妙惟肖的草编小粽子穿成一串,在外形方面与如今我们食用的粽子几乎一模一样。这说明在唐代,粽子的影响力就已经充分辐射到了西北的吐鲁番地区。
也就是从唐代开始,我国古代粽子的味道和品种开始得到了不断的丰富。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糯米在唐代逐步取代了黍米,成为了粽子的主料。比起黍米,糯米更香更软,这也有利于粽子的进一步普及。
当然,既然涉及粽子味道,那么就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甜党”与“咸党”的千年之争。这种“甜党”与“咸党”是近年来互联网上兴起的一种戏谑说法,意思指代甜口和咸口的不同偏爱人群。具体到粽子身上,这种“甜党”与“咸党”的分歧仍旧存在,而且持续了上千年之久。
在粽子大量出现的南北朝时期,粽子的主流是白粽,也就是黍米为主料没有其他滋味。不过此时已经有零星的甜口和咸口粽子出现了,最初形态的甜口粽子,就是在黍米基础上添加板栗、红枣、红豆等。同一时期咸口粽子的最初形态也出现了,这就是当时偶尔用作礼物赠送的肉粽子,这个时候的肉粽实际是少量禽兽肉与黍米的杂拌,也被称为杂粽。
进入唐宋,随着粽子的普及,粽子的味道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尤其是宋代,甜口粽子得到了巨大的发展。首先是把蜜饯果干引入粽子馅料領域,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就在一首诗里说:“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由于在宋代,我国的蔗糖产量得到了很大提升,因此为甜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当时已经出现了栗粽、菱角粽等等,而且开始流行把糖蜜淋在粽子上来吃。当然,咸党在同一时期也不断于粽子领域开疆拓土。宋元时期已经出现了蛋黄粽、猪肉粽等咸粽新品种。进入明清时期,甜党又进一步扩展,豆沙、松子、核桃、枣泥等纷纷加入甜粽子馅料序列,而后又结合猪油,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甜粽。咸党则发展出了火腿粽子这种终极美味与甜党对抗。在清代著名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就记载了当时精品火腿粽子的制作方法:拣选品质良好的粒大洁白的糯米,用大箸叶包裹好,糯米中间放上一大块上好的火腿,封锅闷煨一日一夜,可成。还有一种方法,是选肥一些的火腿将之剁碎,以火腿肉丁混于米中。袁枚评价说,火腿粽子吃起来滑腻温柔,肉与米化。
(责编:石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