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理工陶崇园事件”看网络舆论的困境及对策

2018-08-30 10:48王玉婕
新媒体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把关人刻板印象网络舆论

王玉婕

摘 要 在网络舆论飞速发展的今天,它的负面作用引起了广泛讨伐,但积极意义却被忽视,使网络舆论本身陷入一种人众声微的境地。以2018年3月“武汉理工陶崇园事件”为例,站在网络舆论制造者的角度,分析网络舆论本身的困境,打破“贴标签”“一棒子打死”网络舆论的现象,突出网络舆论的意义,指出网络舆论突破困境的相关对策。通过本事件的探究,网络舆论在两个方面处于困境:其一是网络舆论内在制造者方面,主要有“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失效,“犬儒主义”的产生;其二是网络舆论外在“把关人”方面,主要有“刻板印象”的存在,“把关人”的束缚。

关键词 网络舆论;沉默的螺旋;犬儒主义;刻板印象;把关人;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2-0034-04

在这个网络媒体传播时代,网络舆论被定义为通过网络空间传播的由于特定事件刺激而产生的公众态度、情感、观点、意见等的集合。公民的话语权在网络舆论中得到充分发挥。在不少观念里,网络舆论一呼百应,威力惊人,使相关部门压力倍增,严重影响网络环境下舆论的健康发展。无数网络案件的发生确实印证了网络舆论大肆传播的危害和困境,但从大部分网络舆论的制造者来看,现代的网络环境也是对他们的一定限制,大量的“贴标签”使得网络舆论陷入困境,舆论的监督功能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具体的作用。

2018年3月26日,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研三学生陶崇园在宿舍楼坠亡。之后,其亲属在微博发聲称陶崇园系因导师王攀“长期精神压迫致死”,并给出相关证据。这一事件在微博热搜榜挂了一夜后被删除。学校没有及时做出回应,并以陶崇园与母亲争吵和晒被子等说辞试图处理危机。4月4日,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负责人在《新京报》的报道中表示:“没有发现王老师有明显不符合师德师风、刑事犯罪的地方。”又在4月8日中午,武汉理工大学发布《情况通报》称导师王攀与学生认义父子关系,并未侵犯学生利益期间,知乎和微博对此事件的关注及舆论大多被删除,至此,此事件引起了较小波动,知情公众却对此十分不满。

本文站在网络舆论制造者的角度,分析网络舆论本身的困境,旨在打破“贴标签”“一棒子打死”网络舆论的现象,突出网络舆论的意义,指出网络舆论突破困境的相关对策。

1 网络舆论的困境

1.1 网络舆论内在困境

在一件热点事件发生时,网络舆论制造者内在的心理变化是舆论发酵和传播的基础。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更新换代,热点事件的层出不穷,大众喜好和欲望的不断发展,网民的心理也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淡化了舆论监督的作用,影响了网络舆论正常发展。

1.1.1 “沉默的螺旋”的失效

“沉默的螺旋”理论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杂志》所发表的论文《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理论》。这一理论探讨了舆论是如何形成的问题。诺依曼认为在大众传播时代,舆论受到大众媒介、人际交往和从众意识的影响;而大众传播影响舆论的方式是通过营造“意见气候”来实现的;最后“意见气候”使得非主流意见处于“沉默”和趋同的状态,从而使得主流意见更加优势化,非主流意见更加“沉默”,形成螺旋状的循环①。

“武汉理工陶崇园事件”中,在众多声讨陶崇园导师王攀并要求学校给出解释的言论中,不乏各种相左的意见。他们从其他各种细小的角度表达自己的不满,包括支持“学校没有责任”、指责“陶崇园自己心理承受能力差”、指责“陶崇园逆来顺受不会反抗”等。这些“大胆”“另辟蹊径”的个人言论势如破竹,在真相被揭露之前猛烈抨击受害者及其家属,严重污染网络舆论场的健康发展。总结起来,混淆视听的言论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逆反倾向,即和主流舆论完全相反,如支持王攀的言论;二是批评倾向,即批评打击受害者,如指责陶崇园心理承受能力差;三是辱骂倾向,即辱骂受害者家属或辱骂社会等,如造谣辱骂受害者家属诬赖学校,寻求索赔。

可见,“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在如今的社会下已经开始失效,诺依曼认为的大众的“屈从性”开始瓦解,由于网络可以匿名自由发表言论,每个人都在展现不同问题不同角度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个性化的大发展。虽然主流舆论还在发挥作用,但“沉默的螺旋”不会一直“旋转”下去。换一种说法,“意见领袖”的地位下降了,个体言论以不同的形式“对抗”主流意识形态,“蹭热度”已经成为网络的主要态势,靠着奇葩的话语夺人眼球的评论屡见不鲜。另外,“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不能从好坏的方面来评价,一方面它抑制了创造力,一方面它打击了少数破坏分子。确实大众的一致性大多可以导致“群体极化心理”,塞奇·莫斯科维奇也了提出“集体疯狂”的概念,认为社会的过分强调以及群体对个人的完全融合容易出现集体疯狂的举动②。但意见的分歧应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应注重舆论监督、分析问题的重要性,而不是用“骂战”和“蹭热度”满足自我欲望,混淆舆情。这是这一理论失效后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1.1.2 “犬儒主义”的产生

“当代犬儒主义是一种‘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的社会文化形态。犬儒主义者的彻底不相信表现在,不相信别人的热情,不相信别人的义正辞严,不相信有所谓正义的呼喊,他们甚至不相信还能有什么办法改变他们所不相信的那个世界。他们把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冷漠、一种‘不反抗的清醒、一种‘不认同的接受,独善其身,只要自己不受伤害即可。”③热点事件的层出不穷消磨了大众的心态,网络舆论的正义呼唤变成了少数人的责任,民众不再相信所谓舆论监督的存在和意义,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或者随波逐流的看客。这和“沉默的螺旋”理论不同,不是大众意识形态的趋同,而是民众的一种围观。这种沉默和围观,更加剧了“意见领袖”的丧失,主要表现在热点事件中,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实名主体,为了躲避舆论侵扰而选择不发声、不理会,从而使网络舆论更趋复杂且充满变数。

在“武汉理工陶崇园事件”中,一方面由于官方删帖,一方面由于武汉理工牵涉复杂,肯站出来真正发声的人急剧下降,尤其作为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在事件发生后,被学校进行“洗脑教育”后,大多数为了保全自身而选择沉默,只有少数在知乎中匿名阐述情况。当事件从微薄热搜榜上撤下的时候,大多数人选择的是“遗忘”,正如人们所说的“冷漠的人性迟早会忘记这些和自己无关的事。”

网络舆论因为“犬儒主义”的产生而变的人微言轻,让“另辟蹊径”的个体占了主流,进而造成了网络舆论的混乱局面。另外,除了制造者的心理变化外,更需要考虑的是外在相关部门对网络舆论过度地“围追堵截”。

1.2 网络舆论外在困境

网络舆论因为它的草根性、自发性、多元化、盲目性使管理困难,外在的相关部门十分惧怕网络舆论所造成的压力,认为这种话语民主超越底线、脱离正常轨道,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造成巨大危害。随着这些担忧加剧,相关的防范手段也层出不穷,却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络舆论有意义的

发展。

1.2.1 “刻板印象”的存在

“刻板印象”是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是指对一件事物的想法及观念,就像刻在木板上一样那么的难以更改、抹灭。它也是一种“标签效应”,即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作用,从而使得自己的行为和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另外,这种“刻板成见”也称为“首因效应”,是指“人们的第一印象一经形成便很难被后来的异质信息加以动摇和修正的现象”④。

在“武汉理工陶崇园事件”中,社会的“刻板印象”把正义之声“一棍子打死”,民众沸反盈天的网络舆论大部分被删除。可以看出,大众和相关部门已经对网络舆论形成了“刻板印象”,这种对“网络舆论猛于虎”的看法已经根深蒂固,并常常被“贴上标签”,即认为网民的言论都是极端的,都是情绪爆发下的非理性产物。如在“江歌案”中集体“审判”刘鑫的网络舆论造成了一种网络暴力,如在“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中网络舆论跟随媒体报道的一拥而上,这些事件把网络舆论最坏的一面暴露出来,使相关部门为所有的网络舆论贴上“压力”“危害”等“标签”,淡化了网络舆论积极的一面,这也使得更多网民开始不相信“民主发声”,选择事不关己的沉默,最终导致“犬儒主义”的大面积产生。

1.2.2 “把关人”的束缚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在研究群体信息流通渠道时提出,“‘把关人指那些在决定某个信息的性质和流量方面有着一定权力的人或机构。在传播网络和传播过程中,正是这些人或机构决定着什么可以被传播和怎样传播”⑤。这也就是说,只有被把关人所认可的信息才可以被传播。

在“武汉理工陶崇园事件”中,一夜间微博热搜被撤销,几天后微博根据相关信息只能搜索到少数新闻,网络舆论被大部分清理。其间,学校始终“关起门来解决事情”,对事件不予正面回应。之后知乎上的高阅读量回答被删帖,搜索引擎无法查到对应信息,大部分信息只停留在媒体网页上。4月8日凌晨,一位自称是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学生周蔚的微博账户发布了“480名校友关于武汉大学陶崇园事件的公开信”,呼吁公开、彻底、透明的调查,认为校方不应该禁止学校雇员和学生接受采访。一天之后,这封公开信及周蔚发布的与之相关的微博都被删除,周蔚在微博被禁言。“把关人”权力之大,让网络舆论无法说真话,这不仅激发了民众的愤怒,也使民众对舆论监督产生怀疑,更甚,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这是一种舆论危机,也是一种社会危机。

而事实上,“把关人”这个概念是有意义的,在群体性事件中,它可以对时间的具体细节进行审核,力求提供给民众的信息是真实、准确的,并且可以在一些事件中排查破坏分子的污言秽语,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但随着近年网络舆论的迭起,“把关人”不再是一种有价值标准的限制,而成为一种网民言论的束缚机制。阿尔温托夫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而现在的“把关人”像拥有了世界,可以把信息随意的过滤,只要金钱和权利到位,就可以成为“把关人”。有人会说这是一种有效的危机公关,但损害了民众的话语权就不是一种妥帖的措施,网络舆论不全是无理取闹的攻击,它是民众的一种理性和非理性的“舆论场”。当一个事件爆出一个问题时,大多群众的言论不是嘲笑和打击,而是要让当事人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看真相如何被歪曲和掩盖。

2 网络舆论应对策略

2.1 培养意见领袖,壮大网络主流舆论阵地

“意见领袖”又称“舆论领袖”,指的是社会中有威望的、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人对事件形成自己的態度观点,再传播给他人。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意见领袖”对于信息的传播和“同化”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热点事件中,一方面,应该发挥“意见领袖”的舆论带头作用,在网上形成主流的舆论阵地,并改变、约束其他传播者的失范行为。即在一定程度上,要挽回“沉默的螺旋”理论失效的局面,打击个人偏激主义,保留部分理性主义。另一方面,要创新主流网站传播形式,力求以客观真实呈现事件,杜绝以炒作负面信息和虚假信息来获取点击量,发出主流之声,引领网民正确发表见解,形成主流意识形态。在“武汉理工陶崇园事件”中,“意见领袖”应带头站出来从事实说话,权衡双方的形势,等待真相,不应以煽动性言语挑拨民众。主流网站传播信息不应以偏激性字眼引起民愤,而应有理有据,客观公正。

2.2 推行网络实名制,强化网民社会责任感

网络的匿名为民众提供了自由发声的机会,但也为暴力偏激性言语带上了保护伞。网络的匿名使网络舆论走势复杂,形成爆炸式“控告”。除了主流舆论的理性评判,更多的是“扭曲三观”的极端言论。一方面,网络的实名制有利于增强网民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净化网络环境,可以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网络的实名制让民众看出了相关部门对网络舆论的认真态度,一定程度上可以扭转“犬儒主义”下事不关己的态度,不仅端正了舆论监督体系的责任,也加强了相关部门对舆论的监督,相互监督机制可以改观相关部门对网络舆论“危险”的“刻板成见”,一定意义上促进事件圆满解决,使网络舆论真正有所价值。

2.3 发布及时信息,提供事件真实面貌

面对热点事件网络舆论的混乱局面,大多是源于信息发布的不及时、不真实。俗话说:“当真理还在穿鞋时,谣言已经跑遍整个世界。”对于网络舆论的制造者而言,评论的所有目的都是为了寻求真相,初衷是对热点事件的关注,而知情权一旦受到“威胁”,网络舆论就会有变质的风险。所以,当一个事件发生时,“首因效应”是比较突出的,不仅是群众对于事发信息的“先入为主”,也是事发者和相关部门对网络舆论的“先入为主”,都说明第一条信息和表态是重要的。事件信息的发布要遵循以下原则:及时、主动、准确、互动。在“武汉理工陶崇园事件”中,学校方明显违背了这一原则,造成了网络舆论的失效。首先,学校在新闻发出后没有第一时间回应,而是蔑视舆论、删除网络评论,选择“鸵鸟”式躲藏;其次,学校没有主动提出调查,直到知乎等平台舆论迭出才予以通报;再次,学校事件发出后以虚假信息侧面传播,造成公信力危机;最后,学校不采取平息,正面回复民众呼声,而是“以权压人”,以“把关人”身份删除网络舆论,造成民众激愤,进而网络舆论变质,损害舆论监督的积极价值。由此可见,要真正做到网络舆论地正常发展,首先事发者“要做事件发生的‘第一定义者”⑥。

2.4 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询问反馈机制

监督机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建立网络舆论监督社会事件的监督机制,即网民们真正有“话语权”对事件起推动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保障民众“话语”的价值,杜绝“把关人”权利过大,审视网络执行机构,减少“肃清”信息以逃避责任的行为。另一方面指相关部门对网络的监督机制,充当适度的“把关人”。为严格控制关于危害国家、违法犯罪、极端暴力的言论,这种“把关人”角色必不可少,并且这种意义上的“把关人”要监管其他渠道“越俎代庖”的“把关人”,确保民众“话语权”不被侵犯,确保公开透明的信息制度。这两种监督机制需要互动性来协调,要建立询问反馈机制,当民众的相关言论被删除撤销时,可以有相关的机制来询问和恢复,当民众发现极端“蹭热度”分子时,可以及时举报处理,有效地控制了“把关人”的过度束缚,建立良好网络舆论环境。

3 总结

热点事件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兴起的,网络舆论也随着热点事件的层出不强而“愈演愈烈”。大多数人看到了网络舆论传播中消极暴戾的一面,却忽视了网络舆论的意义,任其在近年来定位不清,作用无法发挥。从“武汉理工陶崇园事件”来看,网络舆论本身确实存在困境,从制造者心理角度来说,一是“沉默的螺旋”的失效,极端个性化混淆视听,二是“犬儒主义”的产生,冷漠的大多数营造社会消极氛围。从社会外在环境来说,一是“刻板印象”的存在,使网络舆论处于“危险”定位,而使“把關人”的束缚,网络舆论举步维艰,基本丧失提议监督的作用。针对以上的困境,探讨了四方面应对之道,一是培养意见领袖,二是推行网络实名制,三是发布及时、真实信息,四是健全监督、询问和反馈机制。应对的对策是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体现时代的变化,主要是突出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正视网络舆论制造者、发声者的真实心声。

注释

①毛峰:《传播学概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2-235页。

②[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徐贲:《情绪互联网时代的犬儒义》,http://www.aisixiang.com/ data/76304-2.html.

④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8页。

⑤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2页。

⑥卿立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1]董博.自媒体时代舆论传播的特征与困境研究——以“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8(4):26-27.

[2]李伟.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教研部,2013.

[3]姚刚,黄立婕,刘慧.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影响力探究[J].行业研究,2018(3):13-14.

[4]李若新.网络大V对舆论产生影响的原因及对舆情失范的防范对策[J].视听,2018(3):130-131.

[5]安琪.吴嘉洞.从“榆林产妇跳楼”事件看网络舆论议程设置效果[J].新媒体研究,2018(6):15-22.

猜你喜欢
把关人刻板印象网络舆论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恢复高考至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变迁研究
污名视域下“屠呦呦获奖事件”解读
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把关人”
新媒体时代报媒“把关人”的角色定位
高校新闻媒体如何引导校园网络舆论的思考
网络集群自组织特性对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