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8-08-30 15:08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技能职业技能职业院校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300222)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6/22/content_8901.htm.,制造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转型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国家更加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不仅是行业企业人才选拔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再次强调了职业技能大赛在人才选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为企业选拔人才创造有利条件。自2008年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展以来,截止至2017年,大赛在赛项设置上已发展到77个大项,81个分项(中职组35、高职组46),具体赛项设置上融入了最新的生产技术,体现了技术技能发展的最新水平。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实现职业技能大赛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完美结合,对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十年探索与创新

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一方面加强了院校和企业的沟通交流、深化了校企合作,另一方面开创了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的先河,推动了我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回望10年发展进程,大赛已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善的参赛标准和评价机制。

(一)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体系逐步完善

2005年我国第一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在天津成立,为了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建设,教育部和天津市经研究决定每年开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08年6月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开展,此次大赛由10个学校承办,比赛内容涉及10个专业,设置了24个赛项,2000多名选手参加了此次大赛。2012年起,大赛开始在其他省份设置分赛区,分赛区申报单位应该具备一定的技能竞赛活动组织经验。2017年大赛共设置了21个赛区,承办院校发展至65个(具体见表1),②程宇.“国赛”十年:将职业教育改革进行到底[J].职业技术教育,2017,(18).极大地提升了大赛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表1 大赛各赛区情况

全国大赛的开展,带动了省级和校级竞赛的发展。2017年,全国30多个省市开展了各种类型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参加了全国大赛的选拔赛,随着职业技能大赛“一主多辅”竞赛格局的建立,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全国大赛为首,地方竞赛为主”、“人人参与,专业覆盖,层层选拔”的职业技能竞赛体系。

(二)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逐步合理

职业技能大赛作为制度层面的重要创新,完备的竞赛制度既为大赛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自2013年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委员会每年均会发布《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制度汇编》,对组织机构与职能分工、赛项报名方法、赛事筹备与实施、赛后工作等方面的具体的竞赛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经过10年的发展,职业技能大赛已经形成了覆盖面广、形式多样、规则明确的竞赛制度,有力的确保了职业技能大赛公平、规范的开展,增强了大赛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

(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赛项和参赛选手实现多样化

与2008年开展的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比,2017年大赛无论是竞赛专业、比赛项目还是参赛选手,在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增加,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竞赛专业由最初的10个专业类别增加到26个,比赛项目由24项增加到81项,参赛选手已经达到1万多人,高职组的获奖人数也由200人增加到4500人(具体见表2、图1)。

表2 2008-2017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业、赛项与参赛人数统计表

图1 2008-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获奖人数统计图

除了竞赛专业和比赛项目的多样化,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也致力于实现参赛选手的多样化。从2009年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每年均会邀请国外企业和国际选手参加和观摩大赛,10年来参赛和观摩大赛的各国人士已达到5000人①吕景泉.创新竞进,技能大赛演绎十年精彩[N].中国教育报,2017-06-06.。2015年,国家决定将五月的第二周定为“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周期间除了向社会展示职业教育发展成果之外,还会开展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国际挑战赛。2017年5月9日,工程实践创新国际教育联盟在天津成立。联盟成员不仅包括我国部分高校和企业,还包括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和职业院校,进一步深化了国际交流和合作。

(四)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获奖选手的职业发展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我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共同举办的一场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获奖选手必然是拥有精湛技能的各行业的优秀人才。自2015年起,每一届全国大赛结束之后,天津市主赛区均会举办“获奖选手就业洽谈会”,参加就业洽谈会的大多是全国知名的制造类企业。2011届大赛中职组数控铣工赛项一等奖获奖选手刘梅是历届大赛以来众多优秀获奖选手的一个典型,作为大赛唯一一名在数控技术赛项获奖的女选手,在获奖之后进入中国电子科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工作,并在2014年被评为“岗位能手”,2016年被评为天津市“最美军工女将”。

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形势之下,高技能人才已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群体。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层层选拔而来的获奖选手,是兼具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符合当前经济产业转型和企业实际需求。

二、我国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我国主要存在两种类型的高职院校:一类是由中等职业学校升级而来,这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教学方式的实施上还存在着中职学校的影子,忽视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另一类则是本科院校附属的高职院校,受“学历至上”、“重理论轻实践”等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这类院校大都直接套用了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训课程所占比重较少。②李明宇,刘柏霞.基于职业技能大赛视角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08).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可以从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从学校层面来讲,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育人模式,重视学科课程,轻视了实训课程和技能教学的价值,致使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能满足企业和市场的实际需求。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影响学生就业;从社会层面来讲,在传统教育观念中,人们通常认为高职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类型,对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技能型人才缺乏认同感,用“学历至上”的标准衡量人才的价值,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问题。

(二)校企合作力度不够深入

高职院校最大的特色在于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习得,实训课程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核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校企合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过程中存在脱节现象。一方面,部分企业对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没有意识到自身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重要性,不愿意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没有主动参加到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训指导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中,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上仍以学科知识为主,忽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很少对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进行专业技术上的指导,导致高职学生并不能在企业得到技能上的提升,“顶岗实习”趋于形式化。

(三)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不合理

与本科院校不同,服务地方是高职院校的使命,因此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实际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带有一定的区域性。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适应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时调整开设专业”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0611/t20061116_79649.html.。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上存在“跟风现象”,忽视了地方产业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盲目照搬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有的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划分过细,有的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不适应经济产业转型发展的要求,片面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既限制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

(四)“双师型”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主要有以下四种来源:高校毕业生直接任教、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其他高校人才引进、科研机构人才引进。其中高校毕业生为高职院校教师的主要来源。大部分新进教师虽然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但是缺少相关的技能实践经验和行业企业锻炼经历,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实训课程的指导。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条件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到校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大部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所占比重远远达不到“确保专业教师的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双师型”的要求。另外,很多高职院校还存在专任教师职称结构比例和学历结构比例不合理的情况。2016年全国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中正高级教师20502人,副高级教师117170人,中级教师190446,初级教师92080人,比例约为10:59:95:46,正高级职称教师人数仅占4%。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edu.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6/2016_qg/201708/t20170824_311823.html.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的原因主要可以从政府、学校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政府层面来讲,政府对高职院校的财政经费支持远比不上对普通本科院校的财政经费投入,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教师工资较低、实训基地条件和硬件设施较差等问题。政府对学校建设、教师工资、教师培训的财政投入不足,极大地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从学校层面来讲,高职院校由于办学经费有限,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时的竞争力不如本科院校,很难以高薪酬的方式引进高学历教师、聘请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一线技术人员来校任教,为在职教师提供的在职培训仅仅停留在理论培训上,技能培训没有落实到位,从而造成高职院校教师高学历教师、“双师型”教师比重较少,教师科研能力和实训指导能力不强。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存在着教师考核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在教师考核时重视教师理论教学工作和科研成果,忽视了考核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指导能力,在教师职称的评定标准和激励机制上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这些都阻碍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基于职业技能大赛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一)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技能型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应该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201003/t20100304_2488.html.

职业技能大赛作为技能发展的风向标,不仅体现出行业企业最新的技能需求,而且也指明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方向。“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在这种形势之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主办、承办或者参加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备赛及参赛的过程中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二)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加强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职业技能大赛不仅考察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也注重考察学生的职业素养,选拔的是技能和素养兼备的高技能人才。基础学科知识关系着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同时决定了职业院校学生发展的潜能、后劲,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养成多思考、勤动手的学习习惯,在实训的过程中认识到差距和不足,通过反思提高实践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职业技能大赛需要参赛选手拥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组织调配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③吴志立.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分析[J].职教通讯,2013,(26).能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三)以职业技能大赛为纽带,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训基地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为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对接拥有先进技术、管理严格、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以企业的选拔标准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的双重培养。

职业技能大赛的参赛过程,是各个高职院校之间以及院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一个交流和沟通的过程。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技能大赛的纽带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校际交流和校企合作,如由企业来制定相关职业标准,对高职院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进行指导,①张砚松.浅谈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启发[J].职业,2018,(1).从师资、设备、经费等方面加大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投入力度,新建实训室、添置和更新实验设备。通过完成生产任务解决专业问题,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有助于学生就业,而且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以职业技能大赛为指引,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和评价标准体现了经济产业转型发展的最新趋势,参考职业技能大赛各项标准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符合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最新需求。

在课程改革方面,高职院校应充分借鉴职业技能大赛的评比标准和行业标准,在课程设置上适当提高实训课程比重。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主动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制定过程中,实现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

在教学改革方面,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大赛参赛机会,将大赛的竞赛内容和评价标准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优化教学体系和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展示出高职院校“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的教学特色。②刘月梅.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和技能大赛有效衔接的探索与实践——以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为例[J].职教通讯,2015,(11).

(五)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能够反映出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优秀的职业技能大赛选手,身后必定有一个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为了培养一批符合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和企业实际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该以职业技能大赛为依托,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借助技能大赛的平台邀请行业专家或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到校任教,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建设一批高质量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和完善专任教师在岗或脱岗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培训课程由院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为老师提供教育理论、操作技能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另外,高职院校应该建立有效的教师评价机制,考察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对拥有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的教师进行奖励,鼓励形成“一专多能”的师资队伍。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8年开展以来,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和教学改革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高职院校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职业技能大赛,实现职业技能大赛和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不断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高技能职业技能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高技能人才“四元三阶六同”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浅议高技能人才培养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