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城市”的自救

2018-08-30 05:39李明子
北方人 2018年19期
关键词:人行道步行空间

文/李明子

烈日炎炎的上午,北京雍和宫大街东侧正在如火如荼地整修街面,马路西侧的人行道树影斑驳,68岁的胡同居民朱权走走停停,他希望整修后的街道走起来能更平整、更安全一些。

这段人行道宽的地方有5米,窄的只有1米多,绕过树坑,躲过店铺门口伸出的台阶,还要注意凹凸不平的路面和破损的砖石。除了这些,“城市历险”还要经过:路中间突兀的配电箱、胡乱堆放的自行车,以及胡同里随时可能窜出来的快递摩托……

这条南北长约1公里的马路上并没有设置过街信号灯,过马路需要“胆大心细”。在朱权看来,附近的安定门内大街虽然为行人设置了红绿灯,但也好不到哪里去,绿灯只保持20多秒,但马路很宽,走得慢一点,灯就变红了,更不要说胡同里岁数更大的老人了。

一般来说,朱权不会在上午9点到天黑之前的时间走这条路,最多在胡同里或北边的地坛公园“遛弯儿”,如果赶上周末人多或是大雨等恶劣天气,更是宁可待在家里。

“我们的城市处处与人为敌”

朱权的日常经历似乎不值一提。然而,李迪华对城市中不友善的步行环境却有着近20年的观察。6月初,这位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把自己的观察汇总在一场演讲中,演讲的题目叫做《“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

51岁的李迪华在半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近乎咆哮地抛出他的观点和疑问,这些城市的痛脚击中了很多人的心。据统计,这段演讲视频累计已有619.3万的点击量。演讲后的半个多月里,陆续有50多人通过微信向李迪华表达自己的遭遇和感受。一位网友留言说,“我每一次步行出门,都把它看成是一次修行。”

第一次因为走路让李迪华感到气愤是在26年前。1992年夏天,还在北大读研的他时常接待外国专家,负责这些人的安全成了让他头疼的事。外国人不懂得让车,不习惯中国的地面上有那么多沟沟坎坎。一位欧洲学者开玩笑说,到中国之后自己不会走路了。至今想起那段经历,李迪华还会觉得“特别辛苦、特别气愤,为什么我们的路修成这样?”

外国专家反复向李迪华提到,在他们的国家,“步行环境中绝不会有这样的危险存在,如果有人受伤,责任人将面临能导致破产的那种巨额赔偿。”从那时起,李迪华开始注意生活环境中危险的细节。

2000年,李迪华迎来自己的孩子,父亲的身份让他更加留意周围一切潜在的危险因素,而这一习惯又让他看到了日常生活中更多被忽视的危险。

孩子爱玩的天性让他们无法意识到这些“魔鬼”:小区里五颜六色的健身器械,或地面雕塑周围种满尖锐的剑麻,路面总是坑坑洼洼,路上冷不丁就杵着一个水泥墩子……孩子们最喜欢接近这些突兀的物体,一不留神可能就刮伤、磕碰、牵绊、摔倒。

“最初我没想过要影响大众,只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未来可以从使用者的角度去设计城市环境。”借着在深圳办学的机会,李迪华在2005年开设了《景观社会学》这门课,让学生感受城市的细节。

一切似乎都在证实他的观察:粗放式发展的中国城市充斥着不人性的细节,但同时令他欣慰的是,“大家开始意识到,我们的城市处处与人为敌,简直寸步难行。”

根据潘昭宇等人2010年在《城市交通》上发表的《北京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改善对策》,步行系统主要存在人行道空间不足、残疾人通行不便、行人过街不便、服务设施不足、步行环境舒适性较差等问题。同时,74%的步行者认为步行环境不安全,77%的人对步行环境不满意。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道路承载的市政服务设施很多,但与车行道、绿化景观或公交站台等设施相比较,人行道更多是被忽视和牺牲的那部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心工程师张超说。

2014年,张超完成了硕士论文《城市街道步行环境安全隐患》,他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北京市海淀区二环至五环的106条道路(包括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调研显示,近六成道路存在“市政设施布置混乱”的问题:过街天桥、公交站台、行道树、电线杆、标识牌等各种市政设施占用了人行空间;另一方面,仅有的步行空间又存在诸如铺装松动、井盖凸起、行道树穴裸露、路面缺损等问题。

这些都是行人发生崴脚或跌倒等意外的诱因。由于市政设施对步行空间的侵占,行人会倾向于选择绕过被占用的路段,到外侧的机动车道行走,这带来了更大的安全隐患。

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工程师姜海龙至今还记得四年前读书时看到的一则新闻:上海普陀区一位老人在公园晨练时摔倒,几小时后抢救无效身亡。惊讶于这起极端案例的危害,他马上去查了相关资料,结果更让他坐立难安——老人因环境因素受伤是普遍现象。

结合2014年以前的相关研究,中国老年人年意外伤害发生率至少在10%。这意味着,每年约有2400多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受到意外伤害。

姜海龙于2014年在北京4家医院的骨伤科门诊及住院处、7个社区公园、2个居住小区调研访谈了202位老人。排除老人自身身体原因,“跌倒”在意外伤害中占到82.2%,环境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超过70%,其中超过六成是在走路(上下坡、上下台阶)时受伤的,还有两成发生在锻炼、闪躲障碍、推小轮车或婴儿车时,发生最多的地点依次为城市街道、公园和居住区。

“不少城市就像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人”

除了遍布城市街道的各种不安全的细节,高强度集中降雨给城市带来的暴击,就远不止路牙下的积水了。逢大雨必涝,已成为中国很多大城市的通病。

7月15日晚10时起,接连不断的暴雨冲击了北京多个区域。城市北部的回龙观首当其冲,到16日上午,部分路段严重积水,甚至导致交通中断。育知东路轻轨桥下积水最深处达3米,小汽车顶在水中若隐若现。据蓝天救援队介绍,共8台车被困水中,所幸无人员伤亡。

当天上午,一处十字路口中间的下水井盖被冲开,白色的水柱直冲高空十几米处,水压大时还带出黑色的淤泥,看起来就像是电影特效。

北京老城区也面临着大雨过后积水的难题。东城区后鼓楼苑胡同5号院里有一块低洼地,这里有一个排水口,污水管和雨水管都走这个排水口,为了防止积水倒灌,居民们把这个排水口用水泥堵上了。如今,打开这个排水口,居民担心污水倒灌,不打开又担心雨水无法排出,境地两难。

就在北京发生暴雨的十天前,南京、西安、成都、广州、厦门、景德镇等城市早已进入了一轮“看海模式”。

洪水带给城市的危害不仅仅是房屋、街道和汽车被淹,在“看海模式”下,很多潜在的危险因素被暴露出来,造成致命的伤害:6月8日的强降雨造成广东多地发生市民在积水的街头疑似触电的事件:肇庆市一男子漂浮在水泊中,疑因触电身亡;当天下午,广州机场路上一名17岁学生“疑似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当晚,佛山一对母女在公交站触电身亡。

在广州的另一起导致一名65岁男子死亡的案例中,小区的快递柜插座被怀疑是导致其触电身亡的元凶。在事发现场,一个简易电插座腾空支起,电线连接处有明显的铜线外露。

“对于我们身边发生的每一个公共环境中的悲剧,都要去把悲剧的原因和责任搞清楚,才可能避免下一次再发生同样的事。”对广州暴雨中发生的多起事故,李迪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人缺乏安全意识、方便人的意识,也没有追责的意识。“这一次没有受到伤害的人,就觉得,这条路我天天走,但不是天天下雨,而且就算是下雨,我绕开走就行了。”

“在我国近30年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大部分城市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土地快速开发上,并没有科学地关注城市生态空间功能的重要作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与工程分院副总工程师任希岩说,“如果将城市比作一个人,那么中国不少城市就像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人。”

市貌即为肌肤和肌理,以路网和地下管网为主的基础设施犹如骨架和血脉,而城市面临的内涝问题,就如同血栓和溢血。在任希岩看来,没达到一定经济总量和富裕程度时,快速的城市化过程是一把双刃剑。

城市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1978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建设相当缓慢,改革开放后,经过20年的经济建设,中国城市化率从17.92%增长到1998年的30.42%,迄今已达58.52%。

“现在看来,这段城市化进程是有点粗放的。”任希岩说,过度关注地上发展,选择性地忽视城市和自然融合的机理,由此带来的诸多城市问题,正在城市规模扩张的催化下越演越烈,城市内涝就是其一。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一场大雨就能检验城市的文明程度。“而我们的城市是有历史欠账的。”任希岩说。

“大城市的死与生”

如果说,海绵城市的建设因其复杂性仍需要时间的积累,那么城市步行空间的问题,却至今未被关注。

在地面空间,备受宠爱的是以小汽车为主导的城市交通和彰显现代化的玻璃幕墙大厦。“步行空间,或者说城市里的‘人’,并没有受到重视。”李迪华打比方说,如果说城市是一本能够被读懂的书,为行人提供活动空间的街道、步行路、广场和公园是城市的语法,“那么中国大多数城市都是一页写满危险符号的纸,不仅千篇一律,且语法几经涂改,近乎名存实亡。”李迪华用夸张的方式表达着他对城市步行空间现状的不满。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欧洲率先大胆增加步行空间的城市。和大多数二战后的欧美城市一样,哥本哈根也曾追求以汽车剧烈增长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牺牲了城市里步行者的活动空间与生活,导致城市缺少活力。

如同美国记者简·雅各布斯1961年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本书提到的:人行道不知道来自何方,伸向何处,也不见有漫步的人。快车道抽取了城市的精华,大大损伤了城市的元气。这不是对城市的改建,这是对城市的洗劫。

此后50年,许多研究者与城市规划理论家都对“城市的死与生”进行讨论与验证,关注城市中人的感受,让城市重拾活力。

1962年,哥本哈根主要的传统街道Stroget被改造成一条步行路,同时,以减少停车位等方式不断弱化汽车交通的优势地位,增加城市公共交通和自行车交通的便利度,例如用重构街道网格,增加自行车空间;为自行车设计特殊的交通灯,保证自行车先行……

在1995年到2005年间,哥本哈根的自行车交通成倍增长,2008年的统计显示,37%的个人上下班交通都是通过自行车,到2017年已经有一半以上的哥本哈根人每天骑车通勤,63%的国会议员骑车到市中心上班。

自行车交通带来的不仅仅是绿色生态,还有城市的活力。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城市的街道逗留和行走,城市中对人的关注和服务也会被突显:值得被玩味的城市建筑,被沿街商铺或表演吸引的行人,凭窗眺望街景的居民。

“这已经是被反复提及的经典案例了,”李迪华解释说,“慢行交通让人与城市有了交流,因此才创造了服务人的安全的、健康的、有活力的城市,但这是几十年的工作,急不得。”

“这是时代的惯性,作为设计师,30年前读书时就知道‘小街区、高密度’的模式更宜居,但也无法左右因重视经济发展而出现‘大街区、高建筑和低密度路网’的情况。”王凯无奈地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城市步行空间不被重视、甚至被挤压的原因。

“现在确实是中国城市转变的时机。”王凯说,城市化率在达到30%(1998年)之后,将进入到极为迅猛的高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率在30%~70%期间,也是城市问题频繁暴露的时期。“我们总希望可以未雨绸缪,但现实总是亡羊补牢。”

在宏观的城市规划和具体的城市建设之间架起桥梁的是设计。“规范缺失、不足,与研究发生冲突,是目前步行空间设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张超分析说,例如,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仅规定了:沿人行道设置行道树、公共交通停靠站和候车亭、公用电话亭等设施时,不得妨碍行人的正常通行;人行道宽度应按人行带的倍数计算,最小宽度不得小于1.5米。

“规定并没有对市政设施给出具体的空间布置类型,最关键的是,没有指出有效步行空间。”张超解释说,不论人行道宽多少米,重要的是有效使用宽度,不然行道树占一米,配电箱再占半米,人行道就被占没了。

除了土地的有限性,步行空间还受限于另一个现实因素——成本。

“规范说宽度不小于1.5米,但每宽出一米,那都是钱呀!”张超说,“在现实建设中,规范作为最低标准往往是施工的最高要求。”而在施工和后期维护阶段,部门间基本各自运行,以至于作为最终使用者的市民在遇到问题时很难找到一个解决部门。

在陈立群看来,人行道和公共空间中的诸多问题只是现象,这里存在的结构性和系统性问题在于,“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在城市管理中往往被划分为多种不同的功能,比如行车、绿化、步行,交由不同部门进行管理,这样就可能造成管理的缺位或重叠,这可能仅仅是空间上的,但更多的是职能上的缺位或重叠。

早在1961年,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就写道:设计一个梦幻城市很容易,然而建造一个活生生的城市则煞费思量。

猜你喜欢
人行道步行空间
魔方小区
步行回家
空间是什么?
跟踪导练(一)
创享空间
城市道路人行道铺装材料及工艺解析
世界最宽人行道:40米
五个小段落组成的自传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