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级城市社区和村级的基层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

2018-08-29 11:32崔全虎
中文信息 2018年8期
关键词:文化扶贫基层图书馆贫困

崔全虎

摘 要:文化扶贫是精准扶贫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贫困群体的变化,文化扶贫在作用和功能方面,需要适应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本文着眼于东部欠发达地区县级城市中社区和村级基层图书馆的功能,探讨基层图书馆在文化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扶贫 贫困 基层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8-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到2020年要在中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重要指示。然而,在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全会召开后的三个月时间里,虽然各级各地图书馆都在认真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但针对文化扶贫的思路和办法,却迟迟没有切实的抓手,对基层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的作用,没有足够准确和清醒的认识。

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战略是切中要害的,一来要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更重要的是要针对贫困户形成贫困的不同原因和贫困的不同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基层图书馆要在文化扶贫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其次要着眼于发展来考虑问题。

一、找准定位是关键和核心

基层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的定位是最为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和文化扶贫的效果。找准定位基于三个主要因素,一是贫困人群构成,二是贫困人群在社区和农村的分布,三是贫困人群的精神状况。

贫困人群构成方面,主要以残疾人、老人和照顾残疾人、老人的家庭为主,其中第三種群体,主要是因为家里的残疾人和老人需要照料,实在无法参加工作,导致贫困的。这三种贫困群体构成大约各占三分之一,其中残疾人和老人的比例略高一些。这样的贫困人群构成,说明贫困发生的原因与交通闭塞、环境破坏、产业单一、经济薄弱和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连片贫困区的贫困发生原因有很大的不同。这些贫困群体实际上是扶贫路上的“最后一公里”,既无法通过地方财政和社会力量兜底实现脱贫,又不能使其通过自身力量转变贫困现状。这样的贫困人群构成情况,同时也是国家连片贫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实现整体脱贫后,面临的最难解决的贫困群体。

贫困人群分布方面,除了国家连片贫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东部大部分欠发达县级城市的社区和农村贫困人群实际上是不存在“孤岛效应”的。[1]在大多数县级城市里,这些贫困人群的分布是零散的,分布在温饱之家甚至是小康之家附近的。在贫困人口率和贫困发生率比较低的社区和农村,基层图书馆覆盖的人群中,贫困人群的比率也是非常低的。也就是说,基层图书馆的图书和服务配备,贫困人群无论在使用率上,还是在接受程度上,都是很低的,这是无法回避的现状。

贫困人群的精神状况是基层图书馆配备图书的主要依据。实事求是的说,东部欠发达的县级城市虽然欠发达,但实现富裕和小康生活家庭的比例,相较国家连片贫困区县级城市还是比较高的。欠发达地区和连片贫困区的贫困人群,虽然贫困的基准线是一样的,但心态上可能并不相同。同时,贫困人群构成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国家连片贫困区县级城市的贫困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年人和中年人。因此,东部欠发达县级城市贫困人群与国家连片贫困区贫困人群在精神领域内,对基层图书馆的需求应该是不同的,是要区别对待的。

二、着眼于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

东部欠发达县级城市贫困人群的脱贫方式,由于贫困人群的结构决定了无法通过自身能力的转变进行脱贫,因此,比较可能和可行的方式还是采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社会力量定向帮扶和地方财政兜底三个方面共同努力的方式。

这样看来,基层图书馆着眼于技能提升和知识扩展的逻辑,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基层图书馆面对的主要群体毕竟是非贫困人群,不可能从公共服务的角度为那么少的贫困人群单独进行图书配备。同时,以残疾人和老人为主的贫困人群,即便脱贫,也在贫困的边缘线上,难以走上小康和富裕的生活。

在东部欠发达县级城市的社区和农村,不贫困的老人也很多,不贫困但是家有残疾人和老人的家庭也不少,基层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理应从社会事业发展的角度去进行图书配备。

因此,基层图书馆的图书配备,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要以舒缓心情为方式。因为贫困人群大部分都是沃尔曼所指的“甘于贫困”的人,对于任何促使他们发展(比如教育)和增加财富的事物都不感兴趣。[2]一来是个人能力所限(比如残疾和年迈),二来是知识结构所限(文化程度本身很差),所以他们和一些社会不安定相比,文化程度更低,个人能力更差,所以并不会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组成部分。即便如此,人的心情仍然是要宣泄的, 舒缓心情不论对于贫困人群还是社会人群,都是很重要的。

二是要以简便易懂为出发点。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贫困群体,更需要配备简便易懂的图书,最好是画册和从前的小人书。简便易懂的图书更适合会去基层图书馆阅读的群体,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改变阅读群体和阅读方式了。

三是要以科普常识为目标。科普类的图书,对当前的贫困群体来说,目的已经不是为了摆脱封建迷信束缚和避免迷信活动发生了,因为他们实在无法给迷信活动的发起者带来任何收益了。科普类的图书,主要应以医疗保健、健康养生、科学饮食等内容为主,考虑到社区和农村许多老人带着孩子,所以配备上应区分老幼,合理配置。

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是根据农村社区的真正需求来决定,而是根据地方决策者政绩需要来做决定的。部分决策者热衷于投资见效快、易出政绩的短期公共项目,热衷于新建公共项目,热衷于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产品,而农民真正需要的公共产品却得不到提供。[3]这样的现状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仍然是现状,但内涵已经大大变化了。因为社区和农村所需要的公共产品也已经分流了,需求层次逐渐被拉开,需求的内容也五花八门。基层图书馆更加不能默守陈规,也应该以更现代的方式,迎接传统阅读向现代阅读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周扬.刘继来.中国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特征及其精准扶贫策略,《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269-278

[2]边晓红.段小虎.王军等.“文化扶贫”与农村居民文化“自组织”能力建设[J]. 图书馆论坛,2016(2),1- 6

[3]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J],财贸经济,2001(10),75-77

猜你喜欢
文化扶贫基层图书馆贫困
“互联网+”助力文化扶贫
贵州民族乡村“文化扶贫”探析
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基于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的基层图书馆服务工作探讨
浅析基层图书馆“一卡通”服务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