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侧出发分析辽宁省经济衰退的原因

2018-08-29 15:27徐超
时代金融 2018年14期
关键词:需求侧宏观经济学

徐超

【摘要】辽宁省投资不足、消费不足、对外贸易不足、劳动力不足,都是其经济衰退的主要表现。通过对需求侧的各个主体的分析,得出其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产业结构不合理。

【关键词】东北经济 宏观经济学 需求侧

近年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位列全国倒数似乎已逐渐成为常态,2016年,辽宁成为唯一经济负增长的省份。作为中国曾经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而今却因其经济没落而重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以辽宁省为例,探究东北地区经济没落的原因所在。本文的主要指导思想为凯恩斯理论。凯恩斯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论证市场经济中总支出也就是总需求水平决定了总产出、就业量和国民收入。根据该理论,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企业产量减少以及价格水平的下降,从而企业选择减少生产要素的投入,直接造成劳动力需求缺乏、对资本需求量减弱,而失业、投资缺乏又使得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在经济社会中,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有四项: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消费是指个人及家庭的需求,表现为居民各项消费支出;投资是来自企业的需求,以下着重讨论固定资产投资、就业量及工资水平;政府购买是来自政府的需求,而净出口则表示国外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本文将以实际数据为支撑,探究辽宁省各需求主体的现实需求状况,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

一、需求侧原因分析

首先看GDP增速,2002年至2011年,辽宁省GDP增速保持在10%以上,2007年高达15%,此时辽宁省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2014年以来,辽宁省GDP增速逐步放缓,2014年为5.8%,2015年为3%,2016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为负2.5%。2017年增速虽然重新回正,但其GDP仍低于2015年水平。

下面将对辽宁地区以上四种需求主体自近20年来数据做分析,所有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

(一)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进行对物资和劳务的购买,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包括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属于政府无偿支出,不计入GDP。

本文选取辽宁省政府支出数据后,再减去地方财政国债还本付息支出、地方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由得出的数据可知,辽宁省的政府购买总数从2013年起一改往年逐年上升趋势,开始减少。进一步细看减少支出项目的类别,变动幅度较大的有:科学技术支出、环境保护支出、教育支出、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交通运输支出、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其中,科学技术支出由2013年的118.99亿元减少至2016年的61.61亿元,减少了接近一半。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包括城乡社区管理事务、规划、公共设施、住宅、环境卫生、建设市场管理与监督、政府住房基金、土地有偿使用、城镇公用事業附加支出、其他城乡社区事务支出等。2013、2014年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大于800亿元,而2015年,迅速减少至490亿元,2016年进一步下降至390亿元。前后不到5年间,其支出额相差约300亿元。交通运输支出由2014年的310亿元减少为2016年的188亿元。以上数据说明,近年来,辽宁省政府对科学技术的支出减少,侧面反映了辽宁省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动力不足。而技术水平对社会生产增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该项支出的减少可能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影响。近5年辽宁省城乡社区事物支出的较大的变动,其中可能与行政因素有关。交通运输支出的减少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除政府购买活动趋于减弱。

(二)消费

消费是家庭这一经济部门的需求。而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之中,消费的拉动力最大。当消费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时,市场上有效需求也就不足,从而使得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无论是劳动力资源还是设备资源,其闲置对社会来说都是浪费,市场中的实际产出会少于潜在生产能力的产出,逐步导致现实经济增长的退后。

在凯恩斯的观点中,收入是消费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在这里,不妨剔除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仅对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做分析,观察近年来辽宁省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线性关系是否出现异常。选取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收入变量的观测值,选取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作为消费变量的观测值。以上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时间为2002~2016年。由此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Ct=a+bYt-1

其中,Ct指当期消费;a是自发性消费,是满足人最基本生存所需的消费;b是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人们愿意增加的消费支出额,b通常取大于0小于1的数,表示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Yt-1表示前一期消费,因为消费数额通常是由前一期收入状况决定的。以下将使用Eviews工具,借用计量经济学的回归分析方法来得出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得出回归结果如下:

Ct=1021.5430+0.7271Yt-1

通过t检验可知,a和Y的回归系数都显著。决定系数为0.9936,表明模型整体拟合程度高。该结果说明,辽宁省的城镇居民自发性消费为102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增加0.72元。

图中Actual表示观测值,Fitted表示拟合值,Residual表示残差,即观测值与拟合值之间的差,超出上下两条虚线时表明拟合存在较大误差。由图可知,2015年,消费与收入的残差较大,说明存在异常。2015年残差为负且较大,表明2015年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值远低于拟合值,但2016年又恢复到正常值。在这里,可以推断出辽宁省2015年消费支出的异常低值对2016年的经济疲乏有影响。2015年居民消费支出低,从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企业可能会因此在下一年减少产出,表现为2016年的产出减少,经济增速为负。

(三)净出口

出口是国外消费者、生产者或政府对本国产品或劳务的购买,出口的增加会使GDP上升;进口是指本国居民、企业、政府对外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购买,进口使支出流出国外,进口对于GDP而言是一种漏出。

选取辽宁省经营单位所在地进出口总额和经营单位所在地出口总额数据进行观察。将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得到净出口额。由数据可知,辽宁省的净出口额在2012年达到顶峰,随后快速下降,到2016年首次出现了贸易逆差,也即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其中,2012年以来出口额的较大幅度减少是主要原因,进口额也呈下降状态。其中,根据辽宁省商务厅數据显示,2016年辽宁省国有企业出口下降22.4%,占比22.5%;民营企业出口下降20.7%,占比35.9%。辽宁省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机电、设备等重工业产品,出口市场主要为日本、韩国、欧盟、东盟和美国五大传统出口市场。2015、2016年美元走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这对辽宁的出口造成了打击,表现为钢材、成品油等大宗商品由于价格因素而拉低出口20.1亿美元。由此可见,近年来由于辽宁省的主要出口产品及出口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其净出口受到消极影响,这也可以部分地解释辽宁省的经济衰退。

(四)企业投资

在宏观经济学中,投资的主体是企业,投资的对象是指资本品,具体来说,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并不是我们通常金融意义上的“投资。”下面首先对辽宁省按行业分类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分析。在20项行业分类中,无一例外的,所有行业的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都大幅下跌。其总量由2015年的14700亿元下降至2016年的3200亿元。占比重最大的制造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在2016年出现巨幅度下降,由2014年的7000亿元、2015年的6200亿元,减少至2016年的820亿元,该数额甚至低于2005年的900亿元;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断崖式”下降直接表现出了其支柱性产业——制造业的低迷。房地产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与2014年的峰值2700亿元相比,2016年的1000亿元下降了近六成。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金融属性,购房者对其前景越看好则购房需求愈旺盛,从而刺激房地产业加大投资。同时,住房需求高涨亦能体现购房者对其未来收入的良好信心。在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上升愈演愈烈之时,辽宁省房地产业的固定投资反而大幅下降,也直接反映出了辽宁省经济的衰退。

二、结论

通过对近年来辽宁省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四个需求项的分析,可以得出2016年辽宁省的经济负增长是由社会各个部门的集体式需求不足导致的。具体来看,有如下因素:

(一)产业结构落后

2014以前,辽宁省的第二产业占绝对比重,2015年以后,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但是,这并不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而是因为第二产业的产出在2014年以后开始快速下降,甚至低于第三产业产出。而其第二产业的生产产品种类又是极其单一的,重工业一直是它的经济支柱。随着2015年后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以及国内钢铁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境,辽宁重工业的往日辉煌突然受到严重打击。经济支柱一旦受威胁,其整个经济体系也就开始动摇。

(二)缺乏科技创新

近年来,辽宁省政府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呈下降趋势。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与时俱进是产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不断出现,才能刺激新的需求,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真正的动力。

(三)制度因素

社会经济增长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劳动力、资本存量,与社会的制度与体制更是不可分割。东北地区的官僚腐败、行政效率低下问题与其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不愿也不敢投资,人才也难以挽留,东北的政治经济体制上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猜你喜欢
需求侧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MBA宏观经济学[HT19.H]教学理念的多维视角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