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建设新篇章

2018-08-29 01:30:58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区建筑建设

雄安新区位于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境内,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对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区域实行托管。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雄安新区定位二类大城市。设立雄安新区,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雄安新区迎来建设高峰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引发了工程建设行业与企业持续广泛关注,雄安新区的设立对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众多行业企业都纷纷思考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抓好与用好这一重大历史机遇。

业内人士认为,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城市和智慧城市将是雄安新区整体规划中的重点内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高速公路、铁路、城轨、地下管廊将在新区迎来高峰。目前,雄安新区现有交通设施薄弱,地下管廊空白。雄安新区起步区距最近的高铁站均有一定距离,铁路建设具备重新规划需求;公路建设空间大;新区生态与市政建设对地下管廊需求较高,当前已建成面积小,更易于铺设。

具体来看,雄安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地下包括管廊式基础设施、地下工程、交通水电气灾害防护系统等,地面包括一系列道路、房建基建和绿化工程。仅轨道交通领域,高铁、轻轨的基建量就不容小觑。而这些领域都是大型建筑企业的传统优势市场,雄安新区的基建业务将成为大型建筑企业的增量市场之一。可以说,雄安新区作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深京津冀一体化的人口、经济密集新区,将伴有长期的公共设施及交通网建设增量,工程建设行业将长期受益。

在雄安新区建设七个方面重点任务中,第一项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雄安新区的重要工程——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中标单位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该项目。

据悉,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额8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0.02万平方米。该项目是雄安新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承担着雄安新区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会议举办、企业办公等多项功能。该项目采用投资、施工、运营运行、基金管理一体化模式,由雄安建设投资集团与中国建筑联合体共同设立基金并负责基金的管理。中国建筑为项目提供一体化产品解决方案,以项目投资商、建造商、发展商与后期运营服务商的角色,为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全生命周期建设以及长期稳定运营发挥重要作用。近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8个单体进入大面积装饰装修收尾阶段。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参与雄安新区建设,是商业机会,更是政治任务。从目前的情况看,央企建筑龙头表现出了进入雄安的强烈意愿,部分建筑企业更是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与此同时,一些民营建筑企业巨头也已明确表态。在未来雄安新区的建设中,建筑央企和民营建筑企业巨头将同台竞技,共同推动雄安新区的全面建设。

紧抓历史机遇 修炼核心竞争力

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因此,无论哪个行业、哪个企业要想在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道路上做出贡献,并不断发展,那么这个行业或是这个企业一定是先进的,并具备核心竞争力。在雄安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如果还因循传统的方式方法,将没有办法登上竞争的舞台。先进性体现在技术含量上,技术性则体现在企业有没有知识产权、能不能形成可变现的专利,这对于企业而言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工程建设行业正逐步向复合式发展,在资本运营、投融资能力、技术应用、项目建设与管理、运营维护等方面综合实力强的工程建设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并具备较强的市场优势。同时,工程建设行业也不再是简单的工程承包关系,其中包含投资法律关系、建设法律关系、运营法律关系等,这在客观上要求工程建设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升级。此外,交易方式的变化催生了新的交易习惯形成,目前很多行业都在积极制定新的交易习惯,工程建设行业也不例外。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也使工程建设行业的法律规制愈加显著。

作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经过前期的规划设计,逐渐由设计规划阶段向实施阶段过渡。2018年,雄安新区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外围以交通建设为代表的铁路、公路陆续进入招标、开工阶段。这对于具有全产业链、总包能力强的大型工程建设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当然,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对于工程建设企业来说,建设需要成本和资金。国家这艘巨船在向前行驶的过程中,财政带来的资金是有限的,这就给社会资本、社会投资人带来了很多的机会。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依靠先进技术带动先进的产业,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工程建设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把握这一政策导向,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浪潮中夺得先机。

猜你喜欢
新区建筑建设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经济与管理(2022年3期)2022-05-20 10:38:10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雄安新区的期许
商周刊(2017年10期)2017-08-23 13:30:41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