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水司构建“智慧水务”大平台

2018-08-29 08:11陈列东通讯员刘玉英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宜春水务管网

文|陈列东 通讯员 刘玉英

从“十五”到“十二五”,江西省宜春市宜春水司信息化发展经历了起步萌芽、基本建设、业务应用三个重要阶段。已经初步建成“621”智慧水务体系,智慧水务体系涵盖了生产管理、管网管理、客服管理等各个方面,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取得了显著成效。

智慧水务创建成果

宜春水司自二十世纪初期开始了供水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建成“621”智慧水务体系,“6”指六大管理系统:生产调度系统、智能抄表管理系统、产销差管理系统、管线GIS信息系统、办公管理系统、报装收费系统;“2”指两个平台:公众微信平台、指挥中心平台;“1”指一个模型:水力模型。

1、生产调度系统。公司的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整合了SCADA系统、水质在线监控系统、热线报修系统及应急处理系统等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水压、水质、流量的24小时全程监控。目前监控参数达387项,其中各厂参数117项,管网测压点参数42个,二次加压泵站参数228项。

2、智能抄表管理系统。公司结合中心城区普遍建设的小高层和高层建筑的趋势,以及户表改造成功经验,采用水表出户、分层挂表、集中显示的模式,引进了水表户外显示系统。有效解决了单管排列、集中挂表造成的流速减弱、水压降低等问题,使户表安装更快捷、抄表计量更准确、市民用水更稳定。到目前为止总共安装远程水表105210户,已经实现数据远传的有82106户,占远传水表总数的78%。

3、产销差管理系统。自2012年开始,在智能抄表管理系统基础上,利用GPRS网络,对大流量表实施远程抄表,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利用压力、流量曲线图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漏水区域,提高维修抢修及时率,降低产销差。包括大表监控、户表监控、产销差监控、电子地图及系统设置5大功能模块。目前,宜春水司城区管网大表监控点共有55个。

4、管线GIS信息系统。公司于2009年,正式启动了供水管线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运用地理模型,为空间数据研究和决策提供服务的通用系统。包括管网编辑、信息查询和统计、多级闸阀搜索和查找停水区域、设备检修维修和阀门状态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系统应用涵盖了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项目开展以来,共采集管线数据536181.54米,其中DN100以下171401.97米,DN100以上364779.57米;节点数据106545个,其中阀门9679个,消防栓324个,水表箱9679个,水表数据54568个,其他连接点33112个,基本摸清了我市供水地下主管网信息。

5、办公管理系统。是综合管理平台,主要通过建设门户网站打造办公协作平台。公司网站“宜春水司网”于2008年投入使用,经过多次改版,整合了OA办公、档案、财务、设备资产、人力资源、物资供应和仓库等运营管理软件,现有公司概况、企业文化、服务指南、信息科技、管理规范、客服专区六大模块。

6、报装收费系统。2013年,通过与技术厂商合作,在原有的收费软件基础上,开发出集客户资料、客户定价管理、工程报装管理、抄表管理、收费管理及现金报表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实时跟踪用户抄表、用水计量计费、收费的全过程,提高了用户报装、抄表管理及水费收缴等工作的服务效率。

7、指挥中心平台。2013年初,公司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将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智能抄表管理系统、产销差管理系统、管网GIS信息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等单个独立的网络系统进行合理整合,通过有线、无线、视频、语音等多种通信终端进行调度指挥,实现对内部管理、生产、维修、工程的综合调度,有效满足了现行远程控制的需要。2015年公司还新增用户意见反馈模块,及时处理用户诉求,听取用户的意见建议。

8、公众微信平台。公司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将传统企业自传播的中心从官网转移到了移动端的交流互动平台。公司公众微信平台于2015年4月正式上线,包括水信息、水服务、水公告三大模块,涵盖了业务指南、水费查询、在线缴费及停水公告等多项内容,使用户能第一时间了解企业动态和最新资讯。2017年增加模块推出了点对点电子账单发送,增强了与用户的沟通互动,提升了宜春水司的品牌形象。

9、水力模型。公司在2016年中旬启动水力模型建设,于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水力模型为公司科学管理,优化调度、管网规划设计、供水客户服务等方面提供了科学分析,做到了及时反应快速抢修,降低管网漏损,提高服务水平,为今后规划建设供水设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智能”水务应用效益分析

宜春水司通过“智能”水务建设及在安全供水、挖潜节能、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企业管理更加规范。通过计算机对信息的监控、分析和处理,建立了科学严谨、高效规范的管理流程,避免了越权办事和推诿扯皮的现象。

2、调度管理更加科学。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为调度人员随时掌握生产各部位的运行参数和运行状况,及时调度指挥生产设备和处理各项异常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分析依据。

3、应急抢险更加快捷。通过对“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智能抄表管理系统”、“产销差管理系统”、“管网GIS信息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及“水力模型”进行整合打造的指挥平台实现了内部资源的集中、统一和高效配置,做到了及时反应快速抢修,降低管网漏损,提高服务水平。2017年6月21日的三阳镇政府水量异常、2017年8月的青龙桥下DN400爆管和2017年11月25日的张家山加压站旁被人为破坏爆管等情况,都是通过平台报警指挥,及时发现了水量异常,及时组织抢修爆管,将停水影响范围、时间及损失降到最低。

4、产销差率逐步降低。通过“621”智慧水务体系的应用,宜春水司的漏损率从高峰时期的32.5%降低到了现在的16.32%,为公司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发挥显著成效。

5、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通过门户网站“宜春供水网”及公众微信平台,增强了与用户的沟通互动,用户可查询了解宜春水司收费网点、水价标准、业务流程、用户须知、停水公告、查询水费及在线缴费等。目前,“宜春供水网”浏览量已达到300余万人次,获得用户及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提升了宜春供水的品牌形象。

“智慧水务”建设展望

宜春水司虽然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实现供水“智慧”化仍有一定差距。为了推动着信息化建设向“智慧”水务层次发展,宜春水司紧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围绕供水中心工作谋划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设“智慧水务”的五年规划。旨在通过不断完善智能消防栓、智能水表、智能阀门、智能泵站等硬件设施,构建精准、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体系。同时。运用互联网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对“621”智慧水务体系进行整合,架构一个统一的“智慧水务”平台。“智慧水务”平台将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各类关键数据进行实时监视和智能分析,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供水生产运行中的知识、技术、经验进行模型化、软件化、复用化。使之不仅能够实现供水生产远程指挥,提升供水产能,确保水质达标;还能通过分析管网材质、使用时间等因素,科学调度供水水压,确保水压满足需求的同时又防止爆管事故的产生;以及还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及时地对供水故障做出诊断、分析和预测,并采取自动关闭相关阀门,调整水厂生产,及时通知受影响区域用户,向相关责任部门下达故障排除指令等处置方式及时、科学、准确地对供水各种故障进行处理。以更加精细的“人工智能”方式管理水务运营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使之更加规范化、信息化、智慧化,从而达到"智能"的状态。

“智慧”水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充实和完善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与治理理念的全方位变革。企业必须认识到“智慧”水务建设的重要性,并根据各自的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重规划、强管理,把企业的生产控制、对外服务、办公管理以及更高层的决策系统有机的整合起来,才能完成“智慧”水务建设,为实现安全稳定供水,做好用户服务提供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

猜你喜欢
宜春水务管网
智慧水务在大港油田水务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方面的运用分析
四月轻语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宜春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织起一张共管网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
让新闻报道充满正能量——江西宜春“夺刀少年”报道的启示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