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实效性

2018-08-28 13:55金天成
时代金融 2018年15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实效性

金天成

【摘要】农村人口在我国所占比重较大,其经济发展状况关系着整个中国的经济水平。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总是与其经济增长水平一一对应,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农村经濟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村金融发展现存的问题,指出农村金融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关键词】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实效性

一、引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建国之初,农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意义上来说,农村的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农村金融的正向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当前国家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是资金的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对资金的需求。农村金融发展越好,体系越完善,资源配置效率也会越高,最终农村经济增长速度也得以大大提升。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经济状况的农村金融体,并取得了长足进步和长远发展,然而由于受到经济体制等各类因素的影响,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迟迟未建立起来,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村金融基础薄弱,投资环境不理想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资本形成能力较弱,农民收入低且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农业效益低下,造成对农业和农户以及农村企业的利润相对过低,贷款风险大大增加,甚至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选择撤出大部分农村地区,客观上影响了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和融资。此外,农村经济整体发展不均衡,其产业科技含量严重不足,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滞缓,城乡和地域结构差距较为明显的现状,也制约了相关农业金融机构信贷对“三农”的支持投入。

(二)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规避风险能力差

农业需要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和时刻变化的市场风险,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缺乏能够规避农业自然风险和社会人为风险的完善机制。我国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和改革的根本目标缺乏“三农”的实际基础和“结构-功能-行为绩效”的构建观念,导致其发展仅仅建立在机构体系理论的基础上,严重脱离“三农”建设的实际需求。出于对投资利润的考虑,多数农业投资者选择了减少对农业的投入,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也减少了对农业的贷款,农村客户对金融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农村金融资源的投入之间的矛盾不断扩大,造成了农村金融覆盖率持续下降和客户“贷款难”的不利局面。

(三)农村金融供给单一,供需矛盾不断扩大

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供需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严重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存在农村小企业贷款难的现象。我国农村与城镇之间的资源、人力、基础设施等条件差距显著,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一定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对而言,农村金融的供给品种受到其人员素质、金融认知水准、规模效益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导致其供给水平远低于城市的供给平均水平,银行业务量也不如城镇地区,而供给成本却相对高于部分城镇地区,当地银行也无法提供许多所需的中间业务,最终造成整体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远远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新要求。

三、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农村金融自产生到现在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许多积极作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紧密支持。农村金融作为乡镇企业和农村建设的重要命脉,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有一定的良好基础,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升级调整更是起着关键的融资和引导作用。

(一)农村金融发展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新农村建设和“三农”政策的具体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推进,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阶段,农业需要引进新技术、购置优良品种以及重新规划农田,开办农产品展销会或批发市场需要进行广告宣传和场地租赁,再加上建立农产品加工厂需要购买器材、聘请技术人才和劳动工人,这些资金来源除了企业筹集自有资金以外,后期更需要农村相关金融机构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农村企业自动化改革的经营过程中,充分激发了资金的潜在需求,进而转化成其他实际需求,从而促进农业产业化需求的快速增长,为农村进一步的经济建设和农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保障。

(二)农民收入增加,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加快

我国农村金融及其服务体系的发展已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政府积极实施惠农政策,使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也推动了我国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持续增长;农村金融结构的改善,扩大了各大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的信贷支持,缩短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之间的差距。此外,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包含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稳步促进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贷款力度,更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走向商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发展道路。

(三)大大推动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有助于调节新农村建设

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通过金融调整货币供应量,从而稳定社会基本需求总量。农村金融不断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降低对“三农政策”的贷款利率和要求,来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鼓励和智慧农村民营企业的发展,推动其农产品结构的升级调整,从而提高了企业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此外,农村金融的发展降低了农村生产者的融资成本,帮助其得到更多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最终能够逐步缩小城乡金融发展的差距。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始终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农村金融发展的目标正是在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强化农村金融在经济中的引导驱动作用。大力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使之又好又快稳定发展,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村金融创新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刘文东.河北经贸大学,2016.

[2]江西省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郑学涯.长江大学,2016.

[3]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D].钱力.复旦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实效性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