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现状研究

2018-08-28 09:44石丽娜
北方文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小学生

石丽娜

摘要:本文采用访谈法、测试法、课堂观察法,对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英语口语教学处于薄弱状态,许多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更是不容乐观,“哑巴英语”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导致城市和农村小学生口语水平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途径少,资源少;教师教学理念落后以及学生的自卑心理。

关键词:英语口语;小学生;农村现状

一、研究背景

在日益頻繁的国际交往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让学生具备语言交际能力是外语语言教学的终极目的。《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目前农村地区学生大部分还学习的是“哑巴英语”,学校只注重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因此,对农村地区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对于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研究

国内对于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研究始于90年代中期,主要是调查了中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周蓉蓉(2011)通过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学生学习口语的现状。她发现学生在口语学习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有较高的兴趣,个别地区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上采用了多样化的方式。同时,她也发现农村地区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有着相差很多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口语的灵活性等。程闰闰(2012)认为农村小学生虽然可以相对准确地做英语练习题,但是口语表达的结果很令人担忧。张荷(2017)认为农村英语口语的教学资源和教师基础弱,学校只注重应试教学,英语口语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成绩,这就导致英语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国外学者对于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的看法

Chomsky认为语言能力是一个生成过程系统。语言运用是语言在具体情景环境中的实际的运用。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在1971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书中提到,“除了语言能力以外人们还需要另外一种能力——交际能力”。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使用语言的能力,且这种交际能力不只包括语法知识、还包括交际、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综上,目前国内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研究虽多,但对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相关研究较少。关于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较为匮乏,大多数集中在对于教学现状及交际能力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本探究旨在揭示铁岭地区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现状,主要回答以下3个问题:1.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堂学生状态如何?2.农村小学英语教材选择的依据是什么?3.农村小学英语课堂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因此,我们选取了铁岭地区5所教学质量不同的农村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黄旗寨中心小学教学质量较好,小寨子小学、增家寨小学教学质量一般,大寨子小学、上顶子小学教学质量较差。我们首先采用测试法,对每所学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全部进行一对一口语测试,以音频的方式将口语测试内容记录下来,以便了解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之后,我们采用访谈法对这五所小学的领导就选择英语教材的依据以及英语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进行了了解,对一线英语教师就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依据,教材选择的看法进行了访谈。此外,我们也使用录像设备对这5所小学三至六年级的英语课堂各进行了45分钟的教学录像,旨在对教师教学方法及学生上课状态进行记录。

四、农村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现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一)表达现状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学生方面: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

通过访谈法及对视频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参与口语交际并不积极。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口语却十分糟糕。对于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她们因为害羞和怕说错的心里障碍,习惯了等待答案,而不是“说”出自己的见解。目前绝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已然成为农村英语课堂的常态。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全权决定一切的教学方法,客观上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应付,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的现象。在进行一对一的口语测试中我们发现: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她们的词汇及语法储备量也很少。词汇方面只会说“good,ok”这种城市小学生上学之前就会说的单词;语法方面不能掌握连词、谓语动词的用法,说出的句子仅仅是单词的罗列。

2.教师方面:教学理念落后

相比城市小学的多媒体英语教学方式,农村教学方式有些机械死板,许多教师将教学模式禁锢在“讲单词-读课文-说语法”模式中。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说明在低年级阶段本着“听说为主,读写跟上”的原则。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各级各类的测试都侧重单词短语的拼写与含义,句子的理解,却忽视对口语能力的考查,这类测验和考试的目的实际上是对“读、写、听”的强化而不是“说”的强化。这种情况主要因为农村地区普遍福利待遇较差,很多优秀的农村教师受利益的驱使放弃农村带编制的工作机会,去城市私立学校或者补课机构追求更高的收入及生活质量。久而久之,农村英语教师队伍青黄不接,很多小学甚至没有专业的英语教师,对于英语教学无疑是雪上加霜。

3.学校方面:学生学习途径少

农村小学英语课程一般从三年级才正式开始的,每周两节英语课的课时量对于农村学生学好英语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只有课堂上四十五分钟学习英语的时间,没有其他机会来让他们接触英语。同时,英语课时相比数学、语文来说较少,他们接触英语的机会也就少了许多,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从记忆力还是创造力都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很少有学生能把握住这段关键期,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薄弱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应对方法

1.英汉双语授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语言应用能力越发重要。英语口语则是学生英语素养的体现。因此,我们提倡农村课堂进行双语授课,中低年级(4年级以下)英汉比例为6:4,高年级(5、6年級)英汉比例为8:2。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英语在课堂中使用比例也逐渐增加,螺旋式上升,学生容易更适应,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2.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对于语言学习来说,只有在实践中才可以不断提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轻松的环境,逐步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在他们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给予表扬与肯定,激发他们日后敢说、想说英语的信心与勇气。周莉(2011)认为在小学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归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放矢地进行分层次教学。这能很好地解决大班教学时学生练习口语机会少,师生双向交流面小,不易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等问题,分别培养和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定期开展英语角活动

英语角作为城市学生练习英语的流行途径,我们希望可以将其引入农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培养新型国际人才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英语角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引导学生想说、敢说,最终创造一种大家一起无英语不谈的良好局面。通过特色英语角主题单元形式锻炼农村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对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益的。

五、结语

综上,要提高农村地区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教师不仅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素质,也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敢说、愿意说英语;同时还要尽量提供第二场所——如英语角等给孩子们练习英语的机会,长此以往,农村地区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现状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程闰闰.农村中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周蓉蓉.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3]张荷.农村中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2017(12):294.

[4]周莉.小议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其教学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1(30):104.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口语隐喻类型和功能分析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