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摘要:汪曾祺的散文多取材于生活琐事,文字浅显易懂,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画面感与色彩感相呼应;文字通俗易懂又清新脱俗,质朴的风格中有一种平淡冲和之美,文字的语言空白处意蕴无穷,令人回味。
关键词:汪曾祺;散文;平和冲淡;清新脱俗;独特韵味
汪曾祺的作品“所关注的往往是小事,生活的一角落,一片段。”[1]在《蒲桥集》中主要题材类别涉及:探访游历古迹(《国子监》、《杨慎在保山》等)、缅怀旧人(《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金岳霖先生》等)、追忆旧事(《桥边散文》、《跑警报》等)、赏鉴自然景观(《翠湖心影》、《昆明的雨》等)、品味生活(《故乡的食物》、《泡茶馆》等)。[2]这些题材在其他散文中也寻常可见,这说明汪曾祺的散文风格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散文的影响,而他散文中的独特之处则体现了其人生观和价值追求。在散文集中主要描写对象有饮食、民俗、自然风物、历史古迹等。文章通俗却不庸俗,反而透出一股清新脱俗的味道,文人雅士的士大夫之气荡漾在作品中,这正是汪曾祺散文的独特魅力。能够敏锐的捕捉到生活中的诗意和美感,抓住一瞬间的灵感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也许就是作家与常人最大的不同之处。
文章《昆明的雨》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三卷。题目虽然是昆明的雨,文中却并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之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娓娓道来。肥硕的仙人掌,种类繁多的菌子,黑红黑红的“火炭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与友人的雨中小酌都是记忆中的一部分。文章信笔拈来,无拘无束,看似有些“散”,但其中贯穿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怀念。作者如此细致的记忆,若没有一份浓情蕴含其中又如何会回忆的如此清晰,分毫不差?虽然感情浓烈张扬,但文字中却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情味。
文中第一句提到“宁坤要我给他一张画,要有昆明的特点。”[3]熟悉汪曾祺作品的读者不难发现,宁坤是作者在西南联大时的同学。西南联大在汪曾祺人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与妻子的邂逅,挚友的相知,恩师的相遇都发生在西南联大读书期间。如此看来,文章看似简单随意的第一句已然为下文写作奠定了感情基调。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4]浓绿的仙人掌,在经过雨季之后,吸收了充足的水分而显得过分丰满,“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5]炽红的“火炭梅”,如兵乓球一样大,颜色是黑红黑红的;缅桂花密密的叶子与印象中家乡的花相比更多了一分生命力,叶子似乎把整个屋子都映绿了。院子里的木香花也爬在架上,把院子遮的严严实实。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平铺直叙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细枝末节。红色、黑色,绿色,黄色,强烈的色彩冲突中也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
作者在提到昆明的菌子时,分别列举了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干巴菌,鸡油菌等。用拉家常似的闲话,一一介绍了每一种菌子的价格和做菜时的味道。为了便于理解,作者在文中还穿插了一个笑话,让读者在幽默的文字中了解到名贵的鸡枞在昆明却是随处可见的。这种口语化的语言,读来显得随意亲切又平淡自然。文中经常会使用一些儿化音,语气词和刻意的不符合正常语法规范的句子,来增加这种“朴素之气”。除了口语之外,典雅古朴的措辞也透出一股文人雅趣,对古诗词的信手拈来,对饮食文化的理解,在不经意间,文化底蕴已然显现。谈及青头菌的价格比牛肝菌略高时,作者在文中使用了“格调”一词,“格调”一词原本是形容艺术品而在这里用“格调”来形容菌子,竟然没有丝毫突兀感。这种口语与书面语的完美结合,显示了作者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力。
汪曾祺对于昆明的食物,哪怕是细节之处,都描摹的非常精细,也许对他来说“民以食为天”。所以当提到与“吃”有关的东西时,更像是一种信手拈来。但留在作者记忆中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更是记忆中的人。房东和她的女儿亲自送来满满的缅桂花,这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人的心软软的,让人感到温暖的其实是这份邻里间的关怀,一份朴素又让人怀念的人情美跃然纸上。家家户户挂仙人掌的门头,也是有讲究的。倒挂的仙人掌一方面可以用来辟邪,另一方面也便于存活。卖杨梅的苗族小姑娘,头戴一顶小花帽,脚穿一双绣花鞋,娇滴滴的吆喝声也使得空气变的愈发柔和。与友人在莲花池旁的小店小酌,半斤放在绿釉土瓷杯中的市酒搭配一碟猪头肉,在蒙蒙細雨中也别有一番滋味。正是这一份对昆明生活的热爱和怀念,即使在四十年后作者仍然对那天的情景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昆明的雨是描写昆明生活的切入点,以此表达了一份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回味。如作者在文末所写“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淡淡的文字中却表达了沉甸甸的感情。
参考文献:
[1]汪曾祺.汪曾祺小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05.
[2]仕永波.论汪曾祺散文的“三美”—以《蒲桥集》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33:(11).
[3][4][5]汪曾祺.汪曾祺全集第三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