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和三川地区古建筑彩绘的传承与发展

2018-08-28 00:50白凤英
群文天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土族彩绘古建筑

白凤英

古建筑彩绘是中国的一种形象艺术,是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传统古典文化艺术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中国民间巫傩文化和封建社会圣贤思想融合的产物。其装饰纹样的多样性、形象性、可观性、实用性、寓意性和传统性,都对当代设计具有很深远的影响。民和三川地区古建筑彩绘,历经4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土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族民族智慧的一种延续,其主要表现在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和宗教信仰价值上,颇受人们的青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民和三川古建筑彩绘面临即将堙没的严峻形势,如何做好传承和保护,如何将这个民族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是关键,本文就民和三川地区古建筑彩绘的传承和保护,提出创新、保护和发展的策略。

一、三川地区基本概况

自古以来,我国从华夏到汉唐,乃至元明清时代,都将黄河流域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河湟文化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位于青海省最南端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三川地区,濒临黄河北岸,两省四县之交处,南与甘肃省积石山县、临夏、拉卜楞寺相接,西南与循化县著名旅游景点——孟达天池相连,西与化隆县相邻,北与古鄯镇为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包括官亭镇、满坪镇、前河乡、甘沟乡、中川乡、杏儿乡,两镇四乡,有八十一个行政村,近300个自然村,总人口有9.04万多,有藏、汉、土、回、东乡等民族。这里人杰地灵,有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刺绣文化、古建筑群彩绘、工艺美术资源。有国家级、省级文物:喇家遗址、黄河临津古渡、尕玛卡遗址、祁家汉墓遗址、张家寺古城遗址、丹阳城遗址、古刹卡地卡哇寺、崖尔寺、才旦寺、文家寺、华尖寺、卧佛寺、大禹故里、官亭尼玛山等。

二、古建筑彩绘的历史渊源

中国的古建筑彩绘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论语·公冶长》中有说“山节藻悦”,其中山为山型纹,节为斗,藻为卷草纹,悦为柱。说明当时建筑上的柱子和斗拱构件上已经出现了山型纹和卷草纹一类的纹饰。还有就是在《礼记》中有提到“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驼”。说明当时建筑的柱子上已经涂有颜色,并且有了等级的差别。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建筑上进行彩绘了。

三川地区传统古建筑彩绘技艺,代代相传,从吐蕃時期延续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时期到如今。故有“山西的客娃,三川的喇嘛”之说,在黄教圣地——塔尔寺提起三川有“三川艺人及喇嘛满寺红”的说法,西藏佛教圣地设有卡地米参(办事处),有“不拜卡地卡哇何来三大寺”之说,可见三川土乡著名古刹卡地卡哇寺的藏文化声名远播,青海、甘肃、四川、西藏、内蒙等藏传佛教地区,古建筑传统彩绘技艺也随之流传。特别是三川地区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古建筑传统彩绘的工艺美术师,如满坪镇朵卜村的全氏三代画师,大庄村米家画师,甘沟乡韩家七代画师,中川乡祁家的何氏画师,官亭镇先锋村的普巴喇嘛画师,青海省著名的土族画家白峰,塔尔寺土族喇嘛驰名中外。藏传佛教界的鲍家画师扎西尼麻,如今的省级民间工艺大师卡地卡哇古建筑传统彩绘师李海山等。这些古建筑彩绘传承人学习古建筑传统彩绘技艺,把汉、藏、各派各系技艺相结合,从事民间绘画事业已有1400多年的经历。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特点。

三、河湟谷地三川地区古建筑彩绘特色

三川古建筑传统彩绘主要画藏式六、七宝、八吉祥等图案,汉式明暗八宝等经典故事,卷包云子、佛、神像、吉祥动物。如:龙、凤、藏狮子、麒麟走兽等,各种折带、别子(几何图案)、莲瓣、花卉树木、飞禽走兽、瓜果、风云雷电等。以上图案,标志人类征服大自然起到祝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吉祥如意之意,使古建筑显得富丽堂皇、金碧辉煌、栩栩如生,供世人欣赏。其作品主要特点:一是图案、线条优美,层次分明,颜色鲜艳,布局合理,设计新颖,立体感强,光度亮等;二是民间传统色彩浓厚,具有一定的民间传承性;三是绘画工艺程序复杂,而且难度较大,图案设计精致,一般用红、绿、黄、蓝、白五彩色料调配,还有祖师爷们言传身教的秘方,如:用核桃仁、杏仁、蜂蜜、红蒜、明矾、桃胶等配方。

四、三川地区古建筑传统彩绘技艺的重要价值表现

文化价值:古建筑传统彩绘技艺作为当地及西北地区民间艺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是特有的一种民族民间彩绘艺术。

艺术价值:三川地区的各大寺庙、文化场馆、民间用具的彩绘,图案古朴,别致精细,人物、飞禽走兽的形象活灵活现、生动逼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观赏性,以及浓郁的汉、藏、土族文化相结合的特点和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经济价值:从事古建筑的彩绘师们到各地寺院庙宇、旅游景点、文化场馆、农家院、风情院民间承揽各种传统绘画工程,年收入可达15万元,这些绘画艺人还可以带动一部分年轻人学艺,也是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一种有效途径。

宗教文化价值:通过制作唐卡,雕塑佛神像,形成浓郁的宗教文化,其中含有劝化人心、崇尚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化自信的目的。

五、三川地区古建筑彩绘的传承现状

古建筑彩绘在中国遗存两千多年,在历史的变革中存在与发展着,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传统艺术。但在继承和发展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就三川地区而言,一是艺匠们的工艺水平有所下降,其次对传统图案纹饰内涵的理解逐渐被忽视,而仅从装饰感出发,忽略了彩绘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目前,三川古建筑传统彩绘的有些传承人退化,部分工艺流程简化,随之面临失传;二是思想保守,难以发展。目前,三川古建筑彩绘的传承仅限于家族式的传承,对技艺传授带徒过于保守,难以形成气候;三是因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创收,无人学艺,培养传承艺人难度较大,加之活路少、无人学,缺少传承人,培养传承艺人难度更大,濒临断层的状况。

六、民和三川地区古建筑彩绘传承发展之对策

古建筑彩绘就是一个“古”字,蕴含的就是泱泱大国的文化底蕴,彰显的是悠久历史长河的滔滔情怀。这是古建筑彩绘甚至所有的传统工艺的生命力所在,传承和保护势在必行。

策略一:通过政府引导,发展旅游事业,把传统的没有生命力的巫傩文化和当地的一些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民俗产业与传统工艺集聚在一起,弱弱联合,形成一个传统文化的汇合点。吸引大量游客,形成一种具有民俗特色的商业中心,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古建筑彩绘在此,也有了市场,需要大批的彩绘人员,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彩绘事业,并成为他们谋生的一种手段,使这种工艺得以传承下来。

策略二:打破民间艺人墨守陈规,不思变法,使发展的途径变窄之现状。古代的建筑结构构造束缚了图案的延伸性,古代等级制遏制了色彩的丰富性,古代封闭的观念封存了图案的创新性现实市场的需要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让建筑彩绘的精神依附在现实市场的需要上,从而促进其发展。如打破其构图局限性的现代墙绘,把建筑彩绘形式延伸到包装设计和家具设计的创意上。

策略三: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可行的措施,重点保护有重大影响(彩绘的建筑物)的技艺精湛的艺人及其作品,保护三川地区传统彩绘的工艺流程、图案、图纸,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重视和扶持现有的传承人及艺人们的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让三川古建筑传统彩绘技艺文化遗产进一步发扬光大,永久传承下去。

策略四:将古建筑彩绘引进校园,让学生们了解掌握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积极开展古建筑彩绘的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让学生对家乡产生自豪感,通过学校设置的课程,让学生学有一技之长,培养出一批批彩绘爱好者,使该项技艺得到保护和传承。

猜你喜欢
土族彩绘古建筑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关于土族聚居地区汉、土双语教育实施概况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中国古建筑
快门风景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
吃土族
神秘的土族人
彩绘生活
西部大开发与土族文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