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雁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注重方式方法,才能使班级形成团结向上的凝聚力,组建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让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下面谈谈多年来年担任高年级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后进生
一、培养班干部,让学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所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每接手一个班级,我都会依照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有的放矢地培养各小部门的小干部,各分其责,定期培训和监督他们的工作并加以总结、表扬和鼓励。如,各科的课代表和各科的小组长负责监督并提醒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如班长刘××、何××,他们每天跟值日的同学一样的时间到校。他们监督值日组长安排值日工作,组织好早、午读的内容和纪律。放学时,刘××组织放学,何××带领负责科室班务管理的同学搞好班务工作。这样,我们做老师的也不用早早就回到班里管理值日和读书的事情了。卫生组长管理学生每天三个时间段的值日工作;图书管理员管理图书角的借阅以及书本的摆放;安全卫士管理学生上下课的安全,防止学生追逐打闹以消除安全隐患……当然,在整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我都会一直跟踪,进行检查和总结,并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做得不足的地方我及时向他们指出并要求改正。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班干部的工作能力都会得到大大的提升,班里的班风、学风都会有质的飞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學习生活,显得有序、和谐,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规范细节,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战国末期伟大的政治家韩非子在《韩非子·喻老》中就用“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样的警句揭示了细节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很早以前我们的先人就肯定了细节的重要性。(1)在班级管理中,我总是用“细节决定成败”这句俗语来警示自己和学生,如我时刻注重学生的坐姿、站姿及文明用语使用的教育,同时对学生上下楼梯和课余时间的活动安全教育常抓不懈。(2)学习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书写规范、按时上交作业的好习惯的养成;学生课堂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态度自然大方,说话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楚。(3)仪容仪表方面,做到随时检查。(4)教室卫生方面,我要求卫生工具都要整齐有序地摆放在指定的一角,每个座位都要实行包干制,谁的包干区有垃圾谁负责;注重学生心理的辅导……通过一系列的细节管理落到实处,常抓不懈,班级管理都会朝着常规规范化发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关注后进生,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差异,导致每个班都会有后进生的存在。后进生的教育一直是班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要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转化后进生是关键的一环。为此,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在转化后进生方面下足功夫:了解每个后进生后进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对他们施行心理辅导,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优点,使他们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今年我任教的班级有几个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孙××和杨××、何××。别的学生平时做卷子时,我让他们做基础题和一些简单的阅读题,只要做对一半多就给他们打“优”,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杨××虽然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他热爱劳动,每次他劳动后我都表扬他,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喜爱,感受到自己也是优秀的学生。上学期有一次,我叫同学们捐一条旧毛巾回来给班里搞卫生。孙××竟拿来了三条新毛巾,于是我在班里大力表扬了孙××热爱集体的精神。之后,我发现她在自己练字帖了,她的字渐渐地变得漂亮多了。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她的语文竟然取得68.5分的理想成绩。
对于一些纪律差、成绩差,甚至屡教不改的学生,一方面我选一些有能力又与其相熟的班干部对其进行帮助,让他们组成师徒关系,让“小老师”有当老师的光荣感。安排座位时有意识地安排动静、优差生搭配作为同桌,让他们在性格上互补,更有利于学习进步。如班长何××跟全班成绩最差的孙××,好动、字差的何××跟写字漂亮、自我约束力比较强的洪×,成绩优秀的张××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何××同坐。小老师要负责徒弟的上课纪律、下课游戏的安全等。在平时的上下课时间,老师要找机会有意识地表扬做得好的小老师和徒弟,如,“何××这节课上课认真,张××老师,你功不可没。”这样,在表扬后进生的同时,也使小老师享受到了成功感和自豪感。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这需要各科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多方面配合,我们做老师的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动态,我们要以人为本,以金子般的爱心来对待学生,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位学生,对班级工作多一份关注。这样才能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
参考文献:
[1]崔爱云.浅谈仪式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7(10).
[2]谢妮娜.放手也是爱 谈班级自主管理[J].学周刊,2017(31).
[3]王兴.论班级管理的刚与柔[J].校园英语,2017(33).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