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
摘 要: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品德课,需要老师精心去准备设计。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效率,挖掘课程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资源;品德;教育
古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想只有当一个人拥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才能让优良的品德伴随一生。因此,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小学品德课程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重在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质,热爱自身的生活。由于教材内的内容有限,如此一来,在小学品德课的设置上,就需要我们品德任课教师充分将身边的资源进行适当的开发并利用,从而丰富品德课程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接下来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如何利用身边的资源夯实品德课堂。
一、充分了解学生,挖掘学生自身资源
班级中的学生各有各的特点,很多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方,因此每个学生的认知体验都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在我们的品德课堂上,老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感知和相应的经历,将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大家交流分享。
依稀记得在《我的邻里生活》这一单元的课程当中,学生在课堂上就纷纷分享自己的邻里生活体验。老家是农村的孩子在课堂上就分享自己跟小伙伴们在田园间嬉戏打闹的场景,而一直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则是侃侃而谈自己与小区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戏的各种经历。班级里那個来自东北的女孩子在课堂上分享了自己过年回老家跟老家朋友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的愉快经历,让一直生活在沿海地区的孩子们好不羡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那么我们老师就可以逐个了解与分析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切实掌握他们的特点,从学生身上去挖掘教学资源。
二、留意生活,收集资源
在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当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生活当中的各种情境也能够开启学生思考的源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也应该做到让课堂更加贴近我们的学生。
在执教二年级的一节品德课时,我让学生们去寻找春天。在课间的制作上我就搜集了很多校园当中的花草树木,在课堂上给孩子们展现出来。学生们看到照片都很激动,因为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春天。因此整节课堂效果呈现得非常好,学生发言更是积极踊跃。我想正是因为我将教材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从而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享受生活,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生活处处是教育,只有让学生亲自经历,亲自体验,才能够真正达到丰盈自己的内心世界。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在课堂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真真正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三、发挥家庭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都知道对学生而言,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父母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本身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样也关系到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
因此平时的教学当中,老师也要充分利用家长的力量,在平日的家庭教育中就灌输给学生应有的思想品德。例如家长可以在周末的时候督促学生适当地做一些家务活,让学生在辛勤的劳动当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更加深刻地明白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我相信在课堂上课当中,学生一定会更加深有感触。记得在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中《我的劳动感受》这一课上,学生因为在家中多多少少都有过劳动经验,因而在课堂上十分活跃,纷纷举手发言。我想这样一节包含自己劳动体验的课才是最为真实,也是最为自然的。此外,抛却课堂,在平日里,家长更是要时时刻刻教育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品德优良之人。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学校教育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那么即使学校再努力,也是很难起到有效作用的。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品德行为是德育中最实在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家长若从小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生。”我们应切实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品德课堂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收获。
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我想我们老师也要做到让搜集到的教学资源紧扣教学内容,同时资源是有趣生动的,让学生愿意融入其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一直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我想当今社会,我们的学生不能只做学校里的学生,更要学会去做一名社会中的优秀学生。而这就需要我们品德老师充分调动并且利用好各类资源,将其融入我们的品德课堂当中,让学生学得更加开心,学得更为有效,夯实我们的品德课堂。
参考文献: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