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允如
[摘 要]在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召唤下,语用训练已经成为当下阅读教学的主要潮流。教学中,教师应紧扣课程根本,聚焦核心语言开展语用训练;依托典型文本,聚焦写作方法开展语用训练;积极落实生本,聚焦认知需要开展语用训练。
[关键词]语用训练;课程根本;典型文本;强化生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9-0052-01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关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的根本价值就在于为学生搭建起扎实可行的语用平台,组织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实践训练。但教学中,很多教师忘却了语言实践训练之本,致使阅读教学中的语用走向了歧途,没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认知理念,依“本”而行,从而真正让学生借助语言实践发展语用能力。
一、紧扣课程根本,聚焦核心语言开展语用训练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这个“例子”的教学价值,就在于为学生研读、揣摩写作方法、感知写作效果,提供值得辨析的对象,更为学生的语言运用提供指导性的范本资源。因此,语言实践就不能脱离语文课程属性的根本,只有将教学的重心聚焦在语言的感知、积累和运用上,语用训练才能精准落地。
如《莫高窟》一文用大量的四字词语、整饬的典型句式展现了莫高窟中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教材配置的插图,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领学生感知了“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等描写彩塑的语言,借助“翩翩起舞、倒悬身子、彩带飘拂”等展现飞天形态美、动作美的词语感知了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准。在深入理解之后,教师又通过自主诵读、选词填空、自主积累等方式,促进了学生对这些精美词语的内化与悦纳。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关于莫高窟的其他图片,引领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已经积累的词语,对这些图片进行描写,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扎实推进语用训练。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的语用训练就紧扣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以文本语言为抓手,引领学生经历了感知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思维过程,使语用训练紧扣课程特点,可谓是练得精准而富有实效。
二、依托典型文本,聚焦写作方法开展语用训练
文本是语言的依托,更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具体范例。这就决定了有效的语用训练绝不能挣脱文本的特质。教师要善于从文本呈现出来的价值特点入手,在理解内容、感知表达秘妙的基础上,设置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为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架设桥梁。
如《钱学森》一文在结构设置上就没有按部就班地依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写,而是在开头直接描写了钱学森乘坐油轮劈波斩浪回到祖国怀抱的场景。这种倒叙的写作手法,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以概括的方式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并进行质疑:“这明明是事情发展的结尾,可作者为什么在课文的开头就直接写出来呢?”教学之初就设置如此悬念,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内隐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始终都带着疑惑展开学习。而在教学行将结束之际,教师再引领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学生在对比中意识到:将故事的结尾放在开头来介绍,不仅顺应了主人公钱学森急于回国的急切心理,展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谓一举两得。此时,教师又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写作体会进行思考:“哪些事情的描写可以运用倒叙的方式?尝试写一个倒叙式的开头。”
这一案例中,语用训练资源绝不是教师随心所欲的选择,而是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紧扣文本的特质研读、遴选出来的,收到了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
三、积极落实生本,聚焦认知需要开展语用训练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学是为学生而教的,这种生本准则任由教学理念如何发展都不会改变。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常态化的口头表达、书面作文中察觉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中的缺失,从教材文本中积极开掘出富有针对性的资源,让学生练得其所。
如雨果的小说《船长》中,作者不仅以质朴的语言描述了事情发展的脉络,同时课文中还有大量与情节发展无关的议论性语言,对渲染小说的氛围、凸显人物的高大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教师将文本中这些议论性的语言全部剔除,形成单一的故事框架,引领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学生就明显意识到修改后的文字相对單薄,缺乏理性和力度,表达的效果大打折扣。随后,教师引领学生运用学习过的《诺贝尔》《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等课文,尝试对人物言行的细节补充议论性描写,在迁移训练中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的语用训练就是从学生写作的实际能力出发,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积极落实了生本理念,强化了学生语用能力的不断发展。
在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召唤下,语用训练已经成为当下阅读教学的主流,但这种训练不能是空穴来风似的不着边际,而应该紧扣课程根本,凸显文本特质,积极落实生本,这样才能达成预期的效果。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