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圣芳
摘 要:在语用视野、文体意识的共同关照下,古诗教什么?试从关键词语、表现手法、典型意象三方面思考古诗教学内容的确定。
关键词:古诗;语用视野;文体意识
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教学中应当体现不同体裁的课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上的各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来,锁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课程性质定位,“语用”“文体”成为小语热词。在语用视野、文体意识的关照下,诗歌体裁中古诗这一类课文教什么呢?
一、教关键词语,体会语言之美
诗歌文体语言最大的特点在于精粹,古诗尤其如此,特别是用得精当的动词,抓住它们的传神之处,细细揣摩品味,往往如同拿到了一把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进入诗境的钥匙。
提到用字之妙,我们立刻会想到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之传神,让我们仿佛见到春风的到来,所到之处江南桃红柳绿,草长莺飞。一个“绿”字,化不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给人强烈的美感享受,可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典范。齐己《早梅》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原句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梅之“早”顿显。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王驾《雨晴》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蜂忙蝶乱的侧写令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除了这些有典可查的用词可教,古诗中精粹的词语俯拾皆是,都有教学的价值。例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枫桥夜泊》时,敏锐地抓住了“对愁眠”的“对”字引导学生理解、品味。王老师首先出示“对”在字典中的四个义项,让学生选择在这首诗中怎么理解,然后重点区别“面对”和“配合”。如果选择“面对”,诗人面对的江枫、渔火则是孤立的;如果选择“配合”,则江枫、渔火与诗人是互动、交融的。最终学生反复揣摩后选择的“配合”则还原了诗人的本意,获得了“以我观物”的审美感受。
二、教表现手法,感受技法之美
古诗的表现手法十分丰富。表达方式上,有描写,有议论,有抒情。修辞手法上,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等。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描写手法上,有对比、联想、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这就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无限可能。但是教学内容的无限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形成了一对永恒的矛盾,教学中我们就必须遵循学生的年段特点、训练目标,选取最能体现“这一个”突出特点的教学内容,凸显“这一个”的独特语用教学价值。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互文手法绵亘时间,拓延空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些诗句最大的特点是奇特的想象。而“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对比是这些诗句的突出表现手法。
三、教典型意象,领悟意境之美
意境之美,是古诗美的最高境界,学习古诗,最难的就是领悟意境,即所谓“入境”。意境是什么?它是诗人主观之情和客观之景的结晶。意境看不见,看得见的是意象。意象是什么?是诗人把自己的心境、情感投射到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上。古诗由意象构成,那一个个典型意象,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个生动符号。因此,领悟意境应由一个个意象入手,“由象入境”,为学生和诗人、学生和传统文化架设一座跨越千年的情意相通的桥梁。
例如,月亮是古诗中“出镜率”最高的典型意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诗句都借助月亮这一意象,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月亮代表“思念”。“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野草花”“夕阳斜”两个意象,寂寥惨淡的气氛、败落凄凉的背景立刻呈现在学生眼前。
王崧舟老师在《长相思》教学中,抓住了“故园”这一典型的意象展开教学,拓展“慈母手中线”“忙趁东风放纸鸢”“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等。这些诗句中的场景,便是中国人眼里的故园。“故园”的形象在学生眼里逐漸具体、丰满起来之后,引导学生想象、写话:“故园无此声,故园又有什么呢?”如此一来,“故园”的意象便在学生心里鲜活了、厚重了,领悟《长相思》的意境之美便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刘仁增.语用,开启语文教学新门[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05.
[2]杨斌.发现语文之美[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5.
注:此文属湖南省重点资助课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语用课堂的策略研究》成果。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