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侧重方向

2018-08-27 03:23卢栎
文教资料 2018年8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大学生

卢栎

摘 要: 就业指导课,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通过就业指导课有效完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面临新的形势,应有新的侧重,要坚持就业选择与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指导,坚持对思维与意识的培养,坚持启发式引导、媒介式引导,发挥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独特优势,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 侧重方向

为缓解就业压力,改善就业形势,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的号召,我国在大学中普遍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由分管就业的教师为学生就业进行专门的、专业的指导。

现有的就业指导课程已普遍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形式,与其他必修课程存在不同,当前一些就业指导课的线下部分缺乏一套体系化、规范化的课程模式,对待文、理、工等部分学科,就业指导课应当在有所侧重的同时,形成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从而提高课程的专业化水平,切实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面临着新的形势,应有新的侧重,要坚持就业选择与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指导,坚持对思维与意识的培养,坚持启发式引导、媒介式引导,发挥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独特优势,从而促进当代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完成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正如学者所说:“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提高学生的求职技能,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1]

一、坚持就业选择与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指导

有学者曾总结了高专就业指导课目前所面临的三个问题:“从高专就业指导课开展现状来看,高专就业指导课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专就业指导课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二是教学手段单一;三是高专就业指导课质量低下。”[2]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所提及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高专就业指导课当中,在广大本科院校,以上几个问题可谓就业指导课面临的“通病”,其中手段单一的问题广泛存在于各类就业指导课程当中。在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要与时代需求相结合,就必须对学生加以指导,摆脱就业指导单一化的状况。

就业选择与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指导,就是要拓展以往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不仅涉及就业的各项技能的培养,包括简历制作、应试方案、实习技巧等,还要进行拓展,将新近的就业方向不断引入就业指导课堂中,不仅要在内容上不断丰富,在形式上也要更好地创新。

具体而言,可以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侧重。首先,在内容上增加创新创业的内容。以往的就业指导课往往对于学生寻找相关专业的企业及报考机关事业单位进行一定的讲解与指导,而忽略创新创业这一最近国家十分强调的重要内容。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必须作为就业指导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缓解,加以重视。其次,在内容上除了增加创新创业的相关内容之外,还应当强调现有各种就业方式的多样化选择。在就业指导课上我们会陷入一个误区,指导学生对某一职业目标进行规划的同时,忽略对职业选择多样化的强调与指导,导致学生一旦第一职业选择未成功,就会陷入困惑的状态,失去继续发力的动力。强调职业选择的多样化、就业的多样化性质,就会有效规避上述问题,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健康发展。再次,在形式上,逐步改变教师一人指导的课程模式,让课堂活起来,每一节就业指导课应当设立专门的主讲人,主讲人的身份可以是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甚至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邀请每一个就业领域具有一定经验的人员,以开放式讲座的形式与学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促成兴趣、社会需求、专业价值三位一体的个人就业倾向。

正如某学者所说:“如何增强大学生的竞争力,使其适应现代市场,是各大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3]在坚持就业选择与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些内容传递给学生,切实提高学生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健康、有效、有序、长期化、规范化发展。

二、坚持对学生就业思维与就业意识的培养

归根结底,就业多样化属于一种就业思维与就业意识,将正确的就业思维与就业意识通过就业指导课传递给学生,就是所谓的“授之以渔”,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就业思维与就业意识指导自身的就业工作,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从而使高校就业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

培养学生的就业思维与就业意识,首先要抓教师。当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的老师,往往由相关专业的任课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员兼任,一方面他们有本职工作,时间精力都有限,无法做到“精专”地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相关专业知识不足,无法做到“专业化、专家化”,因此在指导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有学者指出:“高校可以从职业能力、职业结果、职业品牌三个层次进行就业指导课教师职业化的塑造。”[4]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为严谨的、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就业思维,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培养学生的就业思维与就业意识,关键在于就业指导课的课堂模式改革。要改变一直以来就业指导课的单一模式,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引入就业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生涯规划与择业兴趣,教师从中进行点拨,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强化学生资料收集与自主选择的能力。此外,要开拓学生思路,打破原有的“铁饭碗”本位的择业方式,通过引导将学生的择业就业意识带入时代所需要的轨道上。

培养学生的就业思维与就业意识,要突破学生与家长的心理瓶颈,我国现有的社会就业舆论虽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但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职业期望仍然停留在过去所谓的“好工作”、“稳定工作”上,因此,培养学生的就业思维与就业意识,突破这一心理瓶颈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三、坚持启发式引导,媒介式引导

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就业指导课的课程目标也发生着改变:“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的公共必修课,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对就业指导课的形式和内容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5]在这种更新、更高的大环境下,教师在就业指导课当中的定位也需要发生变化,从牢牢掌握課堂话语权,代表着课堂权威的地位,转化为启发者与媒介,这种教师的身份定位更加适合新时期就业指导课的培养目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及建议,以谋求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高质有效。”[6]

启发者的定位,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减少对学生就业方向的把控,以引导学生的自我定位、自我认知、自我思考为主,通过学生的不断自我思考,形成每个人不同的就业目标和生涯规划。在学生认知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供“职业性格”等方面的参考条件,给予学生科学性、严谨性的帮助,帮助学生找准学科方向,从而真正意义上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媒介式指导,指的是教师在就业指导课中扮演着媒介的作用,不仅包括学生与工作岗位之间的介绍媒介,而且包括学生与各种就业创业的新媒体平台、学生与就业成功人士,甚至学生与学生自己之间的媒介。通过媒介的作用,将各种适合于当前形势下的职业发展方向告知学生,让学生在不被干涉的前提下,既具有足够的自由度,又能够得到专业、系统、扎实的就业指导。

要之,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应当坚持就业选择与就业形式的多样化指导,坚持对思维与意识的培养,坚持启发式引导,媒介式引导,通过上述几个方向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指导作用,切实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不断调整人才供需结构,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更有社会价值的新时期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慧,裴翠英.浅析直观教学法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05):36.

[2]邹积荣.反思式教学在高专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7(03):166.

[3]李瑶.探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礼仪教育的意义[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84.

[4]杨辉,杨彩平.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师职业化能力的塑造[J].大学教育,2017(06):150-151.

[5]喻矿芬.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改革探析[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106-108.

[6]张洁,张红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7(34):41-42.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职业技能大赛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