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小璐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是立德树人。实现这一目标涵盖育智与育德两个方面,智,主要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德,主要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智与德分别从科学文化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两个维度考察教育效果,这两个维度不可分割、互为前提。智为德之基,只有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懂得什么是正确的“三观”及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三观”;德为智之魂,只有具有正确“三观”的人才懂得为什么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和将学习的知识用于何处。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育智 育德 辩证关系
育人是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功能与价值目标,这一功能与目标表现在育智与育德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互相渗透、互为条件。德建立在智的基础之上,智以德为灵魂彰显其价值,两者辩证统一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
一、智为德之基:育智是育德的前提与基础
“智”的内涵不仅有聪明、智慧的意思,还包含作为个体的人所具有的判断是非善恶、辨析事物的能力。“智者不惑”是儒家的至理名言。思想政治课的育智功能主要表现在教师通过传授书本知识,将物化的智力成果(教材的客观知识体系)同学生的主观智力成果(主体的认识能力)相结合,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弄懂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及表现形式,为学生个体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奠定智力基础,成为适应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公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育智对育德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在智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影响上。
智是道德认知的必备前提。“道德”一词是道和德的合成词。道,指人生的方向、道路;德,指人的素质、品行。要成为有道德的人,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道,走什么道,这就是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的问题。因为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它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等特点。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具有继承性,更具有适应时代变迁的创新性;同一历史时期的道德对不同的社会群体既具有共同的一面,又有差异的一面,也就是说,一部分人认为应当遵循的规范,另一部分人可能不以为然,这就是道德选择。比如,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之所以选择诚实守信,是因为人们懂得这是共同生活的需要,只有诚实守信,社会共同体才能维持和谐与秩序,社会才能稳定与发展,才能共建共享。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总有人为了一己私利选择欺诈蒙骗,这是因为他们将个人私欲凌驾于群体之上,这些人在行为选择时忽略了一个基本常识,即如果大多数人都像他们那样抉择,最终将导致社会失范、秩序混乱,他们自身也无法在混乱中幸免于難。他们之所以会选择那些不道德的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少文化科学知识,缺少社会共同体意识,缺少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一切归结为一点,就是智的缺失。因此,只有在智的基础上,人们才会选择正确的道,即确定人生的价值目标,然后形成自身的素养与品行,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才具备德。儒家的人生哲学将个人的价值目标定位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就是探究事物的发展规律,认识道理,这属于育智的范畴,有了智,才能“正心、诚意、修身”,“正心、诚意、修身”就是进行道德修养,它属于育德的范畴,有了智与德才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目标。
智是道德情感的源泉。构成个人道德意识的要素主要有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其中道德情感是个体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自身道德行为的中介与桥梁。所谓道德情感,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主要包括公正感、义务感、责任感、自尊感、羞耻感等心理感受。主体通过这种情感体验,作用于自身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即强化或弱化自身对权利义务、责任担当等规范的认识与实践,决定有所为、有所不为。这种情感的产生与变化,是由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它诉诸理智。因此,育智的过程同时是培育道德情感的过程。教师如何在育智过程中以理育情、以智养情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这门艺术,教师应当把握好三点:一是善于捕捉学生心理特征的直觉表现。因为道德情感源于人类内心的善良天性与自尊自重的荣辱感,即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当我们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时,在育智的过程中就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二是深刻认识学生内心的道德良知需要用理性激发与真情感化,即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在理性的基础上由自发变为自觉,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道德情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选择典型案例,用美感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其向往真善美、憎恶假丑恶。三是紧紧抓住“耻感”教育这一关键之点。因为道德的规范作用源自两种力量,一种是外在舆论的评判,即他律;另一种源自个人内心良知的约束,即自律。这两种力量都源于人类特有的羞耻感,即人懂得荣与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是唯一知道脸红的动物”。因为人类意识中包含知耻与自尊的意向,这种意向使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褒奖,害怕他人的否定与贬损,脸红蕴含着让人懂得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通过育智固化人们内心的荣辱感,达到明荣知耻,培育、固化人的精神中固有的向善、向德、向荣的道德感情,这就是儒家的“羞恶之心,礼之端也”。
智是道德意志的基石。当作为个体的人具备了道德评价能力,即在智的基础上能够正确理解和思考什么是德并开始确立道德选择的前提下,还需要培养其道德意志力,这种道德意志力培育同样需要智。当个体确立自身的道德选择之后,在现实生活中还可能发生动摇和改变,因为人们生活的环境是变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不可能依照人们的理想前进,而是在曲折中向前,因此人的主观意识不可避免地在客观条件的变化中经受各种挑战。比如,当一个社会利己意识泛滥,利他行为就会受到挑战;当社会意识中物欲横流、私欲膨胀之时,谁要想不受金钱、美色的诱惑而独善其身就会难上加难,经受这种挑战需要非同一般的定力,这种定力就是道德意志力。所谓道德意志是指个体能够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调节自身行为免受不良现象侵害的一种定力。它通过行为主体超越自我的力量控制不良因素的诱惑,坚持将道德行为进行到底的意志力量。这种意志力量建立在自身的道德信仰之上,它的源头是智,“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有了是非之心,才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做事。在“是非之心”的基础之上,人就会产生自信意识,因为自信是人的一种心理素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自信虽然是主观意识,但这种信心是建立在客观依据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自信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准确、清晰的认识,而不是盲目的自负。当个体的道德选择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把握之上,而不是盲目的行为,也就不容易改变自己的选择,就会有定力。因此,在育智的基础上才能巩固道德意志,践行道德行为,才能做到“千磨万击愈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德是智之魂:育德是育智的灵魂与核心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是育人,育德是育人的题中应有之意,因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才是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所谓育德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以使受教育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在我国,育德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多方面。初中教育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体,高中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体,这些教学内容都可以归结为育智与育德的统一。
德为智提供价值目标。当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遵守道德规范,思想政治教育的育德功能,首先表现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价值的认识及评判观念;而价值则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的价值有其特殊性,当个人作为价值主体,社会作为客体,社会对个人需要的满足程度称为个人价值;当社会作为价值主体,个人作为客体,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称为人的社会价值。价值观念决定人们内心的价值导向,提供深层次的人生信念,主导人的现实行为。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个人的才智才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自身发展,价值观教育是育德的重要内容,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价值观的导向。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这一目标被写进教育部颁布的2017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科书必修课2《政治生活》教材就是以培育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目标而编写,该教材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入手阐明什么是政治;从阶级关系入手阐明政治的根本属性;从公民的日常政治生活入手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种逻辑分析方法正是为了让学生从日常社会生活中认识什么是政治、政治与自身日常生活的关系及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政治方向,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最终将自己的才智贡献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样,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观念与科学文化知识的统一,最终将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大的空间。
德为智提供发展动力。理想信念教育是育德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类有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既源于人类发达的大脑,又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对人生价值目标的追寻,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这种价值追寻形成了人的信仰,在信仰的指引下形成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又成为人生奋斗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个体的理想信念越是远大坚定,奋斗的动力就越强,人生就越有价值。“志当存高远”是中国人的古训。这样的典型事例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数不胜数:北宋的理学家张载确立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使命,一生为研究、宣传儒家思想奔走呼号,历经磨难,矢志不渝,最终形成北宋理學这一鸿篇巨制,影响中华千年文化,使张载本人位列中国儒学大师。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价值目标成就了他一身正气、与日月同辉,受到国人世世代代的敬仰。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时代精神,归结为一点就是为了人民利益英勇奋斗,百折不挠,虽九死一生仍然义无反顾,就是因为他们懂得社会发展规律;他们远大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古往今来这些中华民族伟人共同的精神世界可以用“德配天地”四个字概括。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理所当然地需要理想信念的指引和激励。所谓理想指与主体价值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是设想与向往,它与主体的价值观相联系。理想具有想象的一面,也具有现实的一面,即它既源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推断和把握,又基于人们对事物发展的丰富想象;完全脱离实践的想象可能的空想、幻想,完全基于现实的思维只是现实的复本,不具备引导力。任何科学发明、科学创新都是一定思维推论与想象下,促使人们反复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当人们对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指导未来的向往坚定不移地执着追求就形成了信念。当代中国青年需要确立的理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理想是以全人类的幸福为价值目标的社会理想,它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具有科学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理想在中国的实践,六十多年的历史证明,它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确立这样的理想信念作为人生奋斗的价值目标,是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它可以使个人的才华、智慧、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最终成就人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德为智提供价值保障。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规范的本质是对人性的完善。人性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定义纷繁复杂。中国儒家的两位著名代表人物孟子与荀子的结论就截然相反,孟子是性善论代表,荀子则是性恶论代表。其实,无论“性善”还是“性恶”都是对人性的不完全理解。如果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看,人之初并无善恶之辨,人的本性只能从社会实践中理解、认识。人性具有二重性特征:首先,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性具有自然属性,这一自然属性就是人作为自然实存的固有本能,或称生物性本能,用荀子的话就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与此同时,人性还有另一面,即人的社会属性。从远古开始人类就依靠结成社会共同体(原始群)而生存,因为在大自然中单个的人只能是弱者,只能依靠集体的力量在自然界取得生存地位。同样是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就认识到:“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人能群,彼不能群。”群,就是人的社会本质,它是人性的另一面,即社会属性,是人作为社会实存所具有的本质。人的自然属性如果不加以制约,任其膨胀,人类共同体就可能在个人利益的冲突中走向崩溃。为了让单个的人在共同体中和谐共处,如何处理和维系共同体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共同体关系的道德规范便应运而生。这一规范主要通过人的意识中的自尊与羞耻之心约束人的行为。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羞涩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如何克服人的自然属性,即人的欲望的过度张扬而导致社会共同体的不和谐局面,中国儒家提倡“修身养性”,通过自省、自律实现人性的和谐统一;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则主张个体通过学习知识、接受教育认识真理,获得“自救”;在无法脱离的自然中追求“自善”;从本能欲望中超越,实现人的自由本质,即“道德的本质就是道德规范对人欲的束缚,让人自救”。几千年前的东、西方哲学家对道德的作用和本质已经做出了合乎实际的科学解释。没有德的约束,一个人的才能越高,可能对社会的破坏越大,从而失去人生的任何价值。有了德的保驾护航,人的智慧才能对社会有益,对个体自身有益。德智一体,互为前提,互为保证,互相渗透,是实现思想政治课育人目标的必由之道。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孙熙国.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